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推广垃圾分类,咋这么难?
2014年06月24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王兰目前租住在台州经济开发区界牌社区,爱干净,凡事都喜欢打理得井井有条。尽管一人独居,她在家中放置了4只垃圾桶。

  “一只放在厨房,专门扔餐厨废弃物,最需要勤快收拾,每天或者隔天一扔;一只放客厅,一只放卧室,功能差不多,都是扔废弃纸巾、吃剩的果核、食品以及包装袋;还有一只专门放在卫生间使用。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个纸袋子,放在客厅角落里,专门放空塑料瓶、旧报纸、纸板,每周或者半个月整理一次。”

  王兰工作近8年,这个习惯也坚持了近8年。

  结果,出门在外,王兰倒经常不习惯了,“很多公共场所,没有设置分类垃圾桶。”

  住在界牌,位于东海大道的欧尚超市,是王兰经常去逛的地方。她发现,一楼的过道上,间隔十多米就设有垃圾桶,但每处都是“一桶式”,“各种各样的垃圾,都往里面扔。倒有些捡废品的老头老太,会往里瞅瞅,将可以卖钱的塑料瓶捡走,算是人工分类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王兰还是会在心中嘀咕几句:“第一道分类做不到位,后面就别提了。”

  她认为,且不论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强不强,在公共场所,相关设施应配备齐全,“至少上面还有回收不回收的字样,可以时时刻刻提醒市民。没有设施,反而助长了市民乱处理垃圾的势头。”

  今年60多岁的李女士,很赞同王兰的说法。

  李女士也住在界牌,退休在家,每天闲着无事,就去超市逛逛。“特别是一些家长图省力,直接把小孩的尿不湿扔在过道里的垃圾桶,这样的习惯真糟糕。”

  事实上,公共场所未设置分类垃圾箱的,何止一家超市。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办证中心、商场等,喜欢放置小型的圆形垃圾桶,同样缺少分类设施。”

  李师傅是一名保洁员,服务于市府大道一家事业单位。楼道电梯口的垃圾桶,在她眼中像个“百宝箱”,能从里面倒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特别是在设在一楼的垃圾桶,大大小小的纸团、烟蒂、发臭的果核、半旧的手机保护壳都有。有好几次,还有个小纸箱堵住垃圾桶的口子,上头硬塞了没有喝完的半杯豆浆,倾斜着,豆浆往下滴。”

  另外,即使居民在家做到垃圾分类,但扔到小区、社区的垃圾箱里,分类经常会变得无可奈何的难。

  就此,记者询问了20人,他们分别住在椒江康平小区、景园小区、界牌社区,临海巾山小区、白塔小区、大洋小区等地。超过半数以上回馈,未看到小区垃圾箱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孙露住在临海城区崇和路一老小区。小区没有建垃圾房,只在大门口附近放置了一溜大号的绿色垃圾桶。“没有标明哪个桶回收,哪个桶不回收,吃剩的、用剩的、厨房的、卫生间的,一包包的,哪只桶空着,就往哪只桶扔。”

  街头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上个周末,记者来到台州市中心医院。在门诊部输液大厅,记者看到,除了角落里固定的分类垃圾箱,每一条过道口还放置了垃圾桶,绝大多数系蓝色,夹杂着数只黄色的垃圾桶,上面标明“医疗废弃物回收”。

  可是,记者在旁观察十来分钟发现,在场的病人及家属完全忽视桶面上的提示。

  “你知道,这只桶干吗用的?”记者就近询问了一名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她正要把孩子吃剩的茶叶蛋往“医疗废弃物回收”桶里扔。

  “垃圾箱呗。”中年妇女用奇怪的眼神回看了一眼。

  “上面写着医疗废弃物回收。”记者道明。

  “噢。可是,大家都在扔。刚才还有个小孩往桶里撒尿了。”中年妇女未停止手中的动作,将塑料袋麻利一扔,回座。

  小范围的垃圾分类设施得不到合理利用,设在街头的分类垃圾箱更加被忽视。

  “可回收的箱里放着果皮果核,不可回收的箱里放着塑料瓶,这不是常有的事情吗?”上周三傍晚,飘着细雨,在临海东湖公园靠近崇和门广场的一处垃圾箱旁,环卫工人反问记者。

  这一带人流量大,当天适逢下雨,来往行人少了些。记者观察发现,5分钟内,有10个市民往垃圾箱里扔东西,均是没有细看回收提示,随手一扔即走。

  “在街上扔垃圾,你是否想过需要分类”,就着这个问题,记者同样通过QQ、短信等询问了20人,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没有”,有一两个表示“曾经想过”,但同时表示“做到分类的意义不大”,因为“绝大多数市民没有垃圾分类扔的意识,自己做了也白做”。

  同样缺少意识的,还有保洁人员。“捡几样能卖钱的,然后一股脑儿倒入保洁车就行。反正,上面没有明确要求分类,保洁车也没有这样的设备。再说,到了垃圾中转站,同样一车倒下去,一车运走,还不是没有分类吗?”

  细化的分类知识

  市民不清楚

  2010年,临海被定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项目,大洋街道的春天华庭小区就是试点小区之一。

  当时,春天华庭小区的做法是:每单元投放一组黄绿两色垃圾桶,在小区大门、小门各设一个红色桶;垃圾袋发放按照全年计算,其中,黄袋每户300只,绿袋每户100只,红袋每户30只;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发放到户,再安排清洁员对桶内垃圾二次细分。

  何女士在大洋西路一家银行工作,是两年前刚搬入春天华庭小区的新住户。她坦言,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挺到位,但从个人实施情况看,一来无法保证天天有空余时间去分垃圾,二来分类的时候,大类别分得清楚,小东西就分不清楚了。“比如化妆品的瓶瓶罐罐,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属于不可回收的,分不清楚。”

  类似的疑惑,不止何女士一人有。有市民提出,可以将垃圾分类知识再细化,通过多种途径,如纳入中小学校校本课程、社区学校课程,或者由相关部门组织,利用短信、微信等定期定量发送,供市民学习。

  “就像在日本,不少高校的第一门课程就是垃圾分类。横滨市向市民发放的垃圾分类手册,重点部分详细说明多达几百项。”王兰说。

  同样,住在同一小区的住户,相互影响着生活习惯。

  家住临海巾山小区的余波,经常把不要的塑料瓶、报纸整理好打包,扔垃圾的时候,就把这包东西放在垃圾箱边上,“需要的人会来拿的。”偶然有几次,余波发现,附近单元的住户也这样做着。

  “当然,光靠住户相互影响不够。如果能以社区或者小区为单位,再开展一些类似于‘收集可回收垃圾满多少送多少’的活动,送些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用品,居民的积极性应该会更高。”

  相关链接

  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原标题: 推广垃圾分类,咋这么难?

稿源: 台州日报 作者: 张莉贝  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