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新冠肺炎战“疫”中 疾控人在做这些事
2020年02月23日 来源: 台州日报

  1月21日,台州市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月2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浙江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市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面临的又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台州市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迅速响应,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及流调组、疫情研判组、检验检测组、健康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应急机动队时刻待命,各项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1月19日至今,全员无休。

  综合协调组:扮演好“润滑油”和“桥梁”角色

  1月21日,中心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通报全国疫情形势,严密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综合协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而早在1月19日起,综合协调组的17个人就已忙到“飞”起。

  综合协调组要负责防控工作各类会议组织、文件起草、防控工作措施落实情况、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督查督办,以及综合协调等工作。

  副组长是中心办公室主任尹灵富,近一个月,他每天早早出门,回家时往往过了零点。他笑着说:“我们组长更忙,走路都是急行军的。”

  中心主任兼党总支书记蔡统利正是这个组长。1月17日,蔡统利回了一趟临海老家,妻子往他外套口袋里塞了一包西洋参片。回单位后,蔡统利一直忙于工作,直到2月初,一位同事说起最近工作强度大比较累,要吃点东西补补,他才想起那包西洋参,一摸,还在口袋里。

  因为一天三餐吃固定搭配的食堂快餐,蔡统利的胃受不了。一天傍晚,他请门卫师傅帮忙开了个“小灶”,煮碗青菜面。等了好久,热腾腾的面出锅了,刚吃了一口面,蔡统利就接到上级部门的会议通知。然后,那碗面静静等了他近1个小时。

  尹灵富坦言,为了做好防控工作,这段时间中心各工作组都在高强度运转。综合协调组的定位就是扮演好“润滑油”和“桥梁”角色,为保障整个中心的疫情防控机制高效运行做好服务,并且做好和上下级部门的沟通协调。

  最让尹灵富欣慰的是,至今没听到抱怨声。这就是对综合协调组小组工作的肯定。只要疫情不结束,他们的“发条”绝不会松。

  现场处置及流调组:

  “找茬”的目的是为了尽力补上所有漏洞

  疫情防控期间,每确诊一个病例,都要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这些密切接触者的范围框定,就是现场处置和流调组的工作之一。“找茬”和“补漏”是小组工作的重头戏。

  各地疾控部门完成病例流行病调查、框定密切接触者后,现场处置及流调组要对其进行质量审核,即大家来“找茬”。组员们通过综合研判,找出没有排查到的地方,提出建议,及时补救,争取不漏掉任何一个密切接触者。“这是个技术活,既要挖掉潜在的雷,又不能影响正常人的生活。”陈财荣说。

  此外,现场处置及流调组还要到一线实地“找茬”。对交通卡口、社区、医学观察点、医疗机构、养老院、超市、宾馆、酒店等机构和场所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存在的防控漏洞。

  这些“茬”不好找,中心特地邀请退休老同志张宗祥支援,张宗祥二话不说答应了。他是传防科老科长,因知识渊博,现场经验丰富,被疾控人称为“张博”。张宗祥和陈财荣他们一起跑现场,对各环节考虑得很周全,提出的防控措施精准到位,成为小组一大助力。

  “找出问题后,最重要的是补漏,也就是运用我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并指导开展疫点消杀(确诊病例长时间停留的生活、工作场所),消除隐患。”副组长陈财荣说。

  在17位成员中,最让陈财荣感动的是顾明明。顾明明和女友都是中心去年新进职工,本打算今年春节回安徽老家订婚。看到工作群中的疫情防控动态后,两位年轻人决定延迟订婚,提前从安徽返岗。顾明明是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硕士,迅速进入角色,找“茬”时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疫情研判组:疫情信息原创者

  台州新增确诊几例,病人具体情况,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几人,解除医学观察几人……这段时间,大家每天看到的疫情通报,其内容原创者就是疫情研判组。副组长胡雅飞和6名组员每天监测疫情数据,为全市防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疫情研判组是通过各种线索调查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掌握他们的生活轨迹,找出其传染源,进而推测出疫情可能的走向。”胡雅飞说,如果出现很多“不明原因”的病例,会影响疫情研判。

  在我市通报的疫情信息中,出现过几次不明原因的病例,但之后一一被核实来源。每一例不明原因的核实过程,犹如侦破案件。

  胡雅飞印象最深的是对患者叶某某的感染源调查。

  “叶某某没有武汉接触史,也没有接触过武汉回来人员,起初属于不明原因。通过她的活动轨迹,发现她去过商城A和商城B。我们在之前确诊的病例中,找出一位患者在同一天去过商城A,但没有找到他们共同接触的视频证据。在后续排查中,我们又发现确诊的另外一位患者和叶某某在同一天去了商城B,在一段监控视频中,看到两人在同一时间点、在商城B的同一个柜台有接触。花了3天时间,叶某某的感染源终于确定。”胡雅飞说,对于每一个病例,疫情研判组都要和公安部门一起追踪调查其发病前半个月的活动轨迹,一是明确感染源,判断疫情的扩散范围,二是找出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国家规定,每例新冠肺炎要在诊断后2小时内报告,并要在2小时内完成县市省三级审核,所以疫情调查组需要24小时待命,疫情高峰期半夜一两点回家是常态。

  “我们组有很多新手,之前没有接触过传染病,但没有人对工作推辞。这种情况在中心很普遍。在大的疫情面前,每个人都自觉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这是一种责任感。”胡雅飞很有感触地说,这次疫情中,虽然疾控人不像医生在临床一线抢救生命,但是在找出密切接触者、控制病例增量的忙碌中,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公卫人的使命,那就是守护好整个人群的健康。

  检验检测组:确保每个标本的准确性

  1月19日,我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在中心检出,拉响了全市的疫情防控警报。

  对于那天的经历,微生物检验科科长沈伟伟终生难忘。“19日上午起,我们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梳理检验流程,整理检测用的器材。科室同事翁坚到杭州取试剂,回来已是下午5点半多。进行简单交接后,我和王东红马上按照三级个人防护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6点进实验室,其他同事都在实验室外随时准备协助。当晚11点多检测报告出来。”

  从那天开始,标本不断地从各地送来。检测人员两人一组,三班轮换,经常通宵达旦;每一组的辅助人员,都尽全力做好消毒、清洁、物品保障工作,确保检测井然有序。检测一个批次标本需要四五个小时,他们最多一次完成了77个标本的检测,上午9点进实验室,出实验室时已是下午2点多。

  每例新冠肺炎病人的确诊都需要实验室拿出铁证,这么大强度的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分担。微生物检验科成员李桂霞是广东人,半年前,她就和家人约好,春节要给父母过八十大寿。得知疫情后,尽管心有不舍,她还是退掉好不容易抢到的机票,和科室所有成员一起坚守在检测岗位上。

  “这次检测和以往最大的区别是,生物安全防护级别高。进入核心检测区的人,除了常规的帽子、工作服、鞋套、手套外,还需要穿上连体防护服,把医用外科口罩换成N95口罩,多戴一双手套,并佩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罩。”沈伟伟说,严密的防护虽然保护了大家的安全,但是也给操作带来了困难,“每一份标本的检测都必须经过五个主要步骤:标本编号、核酸提取、荧光定量PCR体系配制、上机检测和结果判断及报告。因为呼吸费力,手套里都是汗水,操作的灵敏度会受影响,所以每次进实验室都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出来。脱下防护服后大家都觉得轻飘飘的,那是轻微缺氧引起的。”

  为了加快标本检测速度,我市陆续有10家医疗机构和县(市、区)疾控中心申请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心检验检测组除了做好送检样本的检测,上送阳性标本到省疾控中心,还要到各实验室进行技术指导,传授生物安全防护和检测经验;对各实验室检测的标本进行抽查复核,监测各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截至2月19日,中心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标本583人次837份。鉴于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贡献,日前,上级部门给予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先进集体和单位记功奖励。

  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是应对疫情最好的“疫苗”

  为了避免疫情扩散,除了对已感染患者尽力救治,更重要的是让全人群了解新冠肺炎的预防方法,减少新发病人出现。所以,应对疫情最好的“疫苗”是健康教育。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更多人了解正确的防护知识?中心副主任刘令初牵头,联合宣传部门,以报纸、电视台、电台、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以及村级广播为载体,向居民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核心知识,科学指导居民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尤其是在农村宣传时,启用全市农村应急广播,通过录制本地方言版宣传视频和录音,常态化开展农村地区防疫宣传。

  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前夕,很多印刷厂都已放假。为了及时印刷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组员们多方联系,总算找到一家印刷厂同意加班,赶制出4万张宣传画和7万张折页,分发给各县(市、区)以及市级相关单位。

  宣传效果做得如何?从这组数据中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市各地发放30余万份科普宣传资料,由他们编辑、提供的内容,在各类媒体平台的阅读量达到50万余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全市新制作宣传栏3000个,同时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编辑发送疫情防控温馨提醒短信2亿多条。

  疫情发生后,各种谣言陆续出现。“疫情应急值班电话24小时在线,每天要接100多个咨询、投诉电话,手机根本闲不下来。我们整理出大家关心的问题及时回复,对于热门谣言,通过媒体平台及时辟谣。”组员说。

  目前,我市疫情进入相对平稳期,但也存在“外输入、内扩散”的风险,健康教育组的下一步目标是做好“返工返岗返学”的健康宣传工作,争取让每个台州居民都知晓并践行疫情防控知识。

  后勤保障组:仓库储备足,一线人员更安全

  “今天共发放医用口罩32930个,FFP2口罩500个,N95口罩1210个、医用外科口罩3530个……”凭着管理疫苗仓库积累的经验和细心,陈怡平和王慧群把出入库台账登记得清清楚楚,这一串串数字背后也凝聚着后勤保障组全体成员的辛勤汗水。

  后勤保障组承担着整个台州市疫情处置后勤物资的保障工作,为了备足“粮草”,副组长张永彬通过各种渠道采购防护用品、消杀物品等应急物资,确保一线防护人员的物资供应。小组成员们每天早早到仓库清点物资、整理出入库记录,做好每日一报工作。

  各种应急防护物资的入库和出库都是体力活,所以平时组员们最常见的角色就是搬运工。郑有斌今年即将退休,在搬运应急防护物资时不慎扭伤了脚,但第二天上午他仍然坚持搬运,直到下午脚肿得像馒头、实在不能行走才罢休。期间,同事们劝他不用搬了,他却为自己不能站好最后一班岗而感到歉意。

  陈兴利的腰痛已经是老毛病,平时一周要做三次理疗,医生叮嘱他千万不能负重。但是在严峻的疫情下,他早已把医生的嘱咐抛在脑后,每次搬运物资总是冲在第一个。

  中心3位驾驶员自从战“疫”打响以来,几乎每天都要在路上奔波12个小时,行程800多公里。他们的任务很重要:把样本送到省疾控中心检测,再去物资采购企业拉回应急保障物资。回来后,他们又自觉变身搬运工。

  “你在一线保护群众,我在后方保护你。”这就是后勤队员们的朴实心声。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徐子渊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