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6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袁华明)“我长期观察一家台州公司,做塑料产品,为世界最大的快餐企业提供刀叉等产品。”6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的演讲中,给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可以说,在这次论坛上,台州很意外地抢了这样一个镜头。事实上,对于长三角,台州从来都很有迫切感,其在长三角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从上海来了位新书记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台州与上海之间互动频频,单单是刚刚过去的五月份,就有不少往来——
上海杨浦区党政代表团到台州“走亲”考察,上海互联网企业拼多多与台州签约为台州制造业带货,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会见在沪浙商并座谈……
去年12月24日,时任上海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赴台州上任。两周之后的的1月6日,台州市五届四次党代会开幕,一如大家所预期的那样,“融入长三角”作为五大重点之一被写入这次党代会的报告。
在会见杨浦区党政代表团时,李跃旗表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台州发展站在了一个广阔平台之上,要跳出台州发展台州,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希望两地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图景下,着力构建交流合作体系,建立完善“紧密抱团、深度互动”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产业、科技、民生三个方面率先开展高效务实合作,不断扩展合作范围,深度推动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互利互惠。
事实上,台州和上海的距离被不断拉近。从上海市中心到台州市中心,高速公路里程约为400公里。400公里是快消品物流中经济合理的半径,在高铁时代之前这也差不多是地缘相亲城市的最大距离。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台州到上海的时空距离被一再压缩,预计于2021年通车的杭绍台铁路以及规划中的通苏嘉甬铁路通车后,将进一步缩短两地交通在途时间。
一些台州人则希望新书记能把更多的上海经验带到台州。
上海杨浦滨江——百余年前,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40年前,曾是机器轰鸣、装卸繁忙的大型国营企业集聚地;如今,这里是摄影爱好者喜爱的取景地,时尚一族常晒的“网红打卡地”,运动达人慢跑、打球的健身场……
上海杨浦把“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对于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而言有着特殊意义。台州制造业发展的几十年,先发优势与先发劣势并存,要改变的有制造业产业自身升级迭代、转型发展问题,还有产城融合、城市有机更新等宏大命题。当地人期待上海来的新书记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拿到长三角扩容“门票”
多年来,长三角的企业家和老百姓,一直奔走在一体化的路上。沪苏浙皖之间,彼此投资建厂、产业联动、物流往来,这些市场行为早已有之。
台州商人是较早到上海发展的浙商群体之一。源自台州的腾达建设、爱仕达电器等企业在上海发展得风生水起,当然还有曾名噪一时的台州智能马桶。在沪台州籍企业家已成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力军,进一步立足上海这个龙头,集聚新动能、延伸产业链、拓展大市场,充分借力区域协同发展的东风壮大自己。
“只要能进上海,就能进入全国市场。”1983年,来自台州黄岩的腾达集团开始进入上海市场,最开始他们就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尽管最初的两年面临的困难几乎无法想象,但啃下了硬骨头之后,他们在黄浦江上游引水、浦东国际机场高架、地铁二号线等上海诸多项目中崭露头角。
同样来自台州的爱仕达创始人陈合林也把出击上海作为外销的重要一步,当年他在上海外滩某大厦购置了2000平方米的门面,建立营销中心、设计企划中心,通过这一窗口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台州与上海的渊源非常深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不断扩容正是从台州开始的。
十几年前,台州就开始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交流。事实上,对当时的台州来说,要挤入长三角并不容易,这是一张难求的“门票”。据相关人士回忆,当时台州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一一敲开了各个专家的房门,只为推介自己的城市,还进行了一场答辩。2003年,台州被正式接纳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这是长三角首次扩容接纳新成员,协调会首次扩容后成员城市由15个增加到16个。
协调会的前身,是1992年15个长三角城市协作部门负责人自发倡议的联席会议制度,此后有关正式文本中并未把台州算到长三角中,那时人们在提到长三角城市群时也往往继续称“15+1”。台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初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提出请求,终于为台州市挣得了一个“名分”——国家发改委2005年4月中旬出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总体方案中,正式把台州纳入长三角。
此后,长三角无论是规模层面还是协调会层面,又经历了多次扩容,直至去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沪苏浙皖41个城市全部纳入其中。台州作为长三角扩容第一城,如今回头看别有一番意义。
两张“制造名片”
上海人对台州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随机采访了几位上海人,他们中大多数对台州籍企业家李书福在央视为台州制造代言印象深刻。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支持浙江温州、台州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为民营经济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近年来,台州围绕“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和“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以“大湾区”建设为引领,突出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在区域开放协作大格局中融入融合、借势借力,成为活跃的“群员”。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台州是一座肩负“使命”的城市,即“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历史使命。2020年伊始,台州市五届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发展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台州的民营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制造业为主业,从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看,台州制造业与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制造之间有较大的互补性。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近几年把“上海制造”作为全力打造的四大品牌之一,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上海的高端、国际化、前沿性制造与台州的精细、分众化、“隐形冠军”式制造相辅相成,两个“制造之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实现着各自的价值。打造“上海制造”金名片,上海正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着力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上开疆拓土,着力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而台州作为长三角产业链上的一环举足轻重,正以“制造之都”建设为关键抓手,大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与甬台温临港产业带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将台州打造成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为更好发展制造业,今年台州将有很多新动作,其中之一是全面对接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对接上海国企、外企和世界500强,全面对接上海各重点产业园区,全面对接上海各商会资源,提出“要把干部派进去,把产业接进去,把活动办进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