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8日前后(10月8~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防燥”至关重要,无论温燥、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特征。因秋为肺的时令,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肠相表里,外合皮毛,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根据“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建议可以煮百枣莲子银杏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晚秋时节,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进入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秋天腹泻多发,还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艾灸、按柔腹部、中脘、天枢等穴位,达到温通散寒保健作用。同时,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五行音乐中秋天对应商音,建议在每天15:00~19:00欣赏《阳关三叠》、《阳春白雪》、《黄河大合唱》等,并随着曲子的旋律轻松呼吸,便会取得养肺的效果。
中医保健:艾灸、拔罐、刮痧、点穴。
1、经络疗法
秋季肺经当令,拍打手太阴肺经。肺与大肠相表里,两经并调。
推荐穴位:合谷——主治发热、感冒、牙痛、头项痛等实热症;曲池——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疹、高血压等热病;太渊——脉会,主治无脉症,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2、灸疗
通过中医正确的辨证、诊断,辨明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并在相应所属经路腧穴上,采取正确的补或者泻法,使用正确的灸疗方法,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督脉灸的适应症: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阳虚体质者,宫寒女性,手脚冰凉,脊背发冷怕风,肾阳虚症,气虚血瘀症等。例如痛经;腰突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失眠、感冒、脾胃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亚健康人群属阳虚体质者,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进行治疗。
腹部铺灸
属于隔物灸,可先将制成散剂的药物铺撒于施灸部位,再将姜、蒜等物捣烂制成隔灸物铺置其上,再铺置不同形状及规格的艾绒施灸,(以神阙(脐)为中心的大腹部包括了内脏中许多重要的器官,分布着任脉、冲脉、带脉、脾经、胃经、肾经等多条经脉,还有很多脏腑的募穴)。可起到温经散寒、消癥止痛;调理冲任、温补下寒;调理三焦、利水消肿;温阳补气,升阳举陷等功效。腹部灸的适应症: 以慢性顽固性、虚寒性疾病、痛症为主。包括痛证:胃痛、慢性腹痛、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身痛等。其他:不孕症、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慢性腹泻、体质虚寒、免疫低下、慢性疲劳、亚健康等。
温馨提示:炙疗可以防病保健。通过中医正确的辨证、诊断,辨明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并在相应所属经路腧穴上,采取正确的补或者泻法,使用的正确灸疗方法,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
(作者:中医科 颜玲玲)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