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是印着深浅不一圆珠笔痕迹的蓝色校服袖子;是篮球跃上篮筐时刺眼的阳光;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壮志;是毕业以后魂牵梦萦的母校。
开学之际,纪念那段最美好的青春。

今年的开学季,大伙儿在办公室纷纷讨论起各自母校,一时间热闹不已。
母校,台中,遥远而又熟悉的名字,回想起来,竟是百感交集,有许多话想说,真待落笔,却不知从何说起。

遥远,因为那是已经跨越十五年的漫长时光,漫长到那个年代还是劲歌金曲的《十年》都已逾期,足足成了经典老歌。不知那时为了心仪女生伤感的年轻小伙们,再听到陈奕迅的歌声,内心可还会泛起一丝涟漪。熟悉,是因为北固山下的老台中,承载了太多像小编这样从这里走出来的老台中人的青春记忆。北固山、东湖和校门口窄窄的北山路,串联起老台中的坐标。2003年入学那个夏天,校门口挤满家长和新生的场面,和那时候空气中灼热而欢愉的气氛,仍然清晰记得,似乎就在昨天。

回忆起高中,思绪不免神游,每个人都有自己高中生活的专属记忆。但有一点,对于那些在老校区待过的老台中们而言,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校区外迁,老校区改弦更张变为台初校园的惋惜。故地重游时,面对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总不免有种物是人非的伤感。那几年,我们有幸成了台中历史上最“辗转”的一届。2003届的老台中们,高一是在老校区就读的,一年过后,恰逢新校区落成,高二搬到了新校区,没错,就是现在的台州中学,确切的说,那时候应该还是半个工地,没有完工的科技馆、还是土坑的荷花池、尘土飞扬的篮球场应该是很多人的记忆。

到了高三,一届学生、24个班级,又浩浩荡荡搬回了老校区。隐约记得,当时盛行的说法是老台州风水更好,高三毕业班搬回来有利于高考好好发挥……哈哈,真真假假早已无从考证。那几年,诺基亚的辉煌刚刚崛起,学校里一小撮人最先开始有了手机,白屏诺基亚已经是高端配置,彩屏的塞班智能机稀罕程度完爆今年的Iphone X。哦对,那时候,苹果还只是一家做电脑的新公司,更不知iPhone为何物……

那几年,校园里流行将校服下摆的松紧带拆掉,宽松晃荡的校服是许多人后来回想起来穿过最舒适的衣服……那几年,街上还没有这么堵,哪家同学家里有私家车还是新潮事儿,马路边也没有各种小黄小蓝小绿共享单车。校门口旁,蓝色自行车棚里,五花八门的自行车是绝大多数人上下学的“专属座驾”,有辆捷安特山地车,已经是“高富帅的”配置……

那几年,没有“王者荣耀”、“吃鸡”占据课外时间,老台中的篮球场是男同学去的最勤的地方。且不说周末,课间能去扑腾几分钟也是极好的,若听闻文化科老师“借用”体育课,教室里往往哀嚎四起……1867年,台州中学的前身成立,初名“广文书院”;1902年,始称为“三台中学堂”;1912年,改名“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校”;1937年,增设高中部,并更名为“浙江省立台州中学”;1956年,改名为“临海第一中学”;1985年,复名“台州中学”,而后沿用至今。

时光荏苒,百年台中不断谱写辉煌,名称更迭变化,校区扩大更新,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这里度过自己人生最充实的三年。时至今日,位于灵湖侧畔的台州中学新校区,早已绿树成荫,运作如常。不知,现在的台中学子们,可否知晓,北固山下的老台中,或许承载了更多人的台中印象和母校情怀。
(照片来源: 格一特三人影像工作)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