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一段鲜为人知的 大国使臣故事
2019年04月21日 来源: 台州晚报

59aefbb7-95ab-4514-bd41-e3e174d2b4bf.jpg.1.jpg

  东西村龙里坦荷塘

  明朝玉环人陈钝出使朝鲜记

  不久前,我想去看莲花,便想到了玉环楚门镇东西村那成片的荷塘。

  当站在东西村的荷塘前,看着竞相开放的莲花,我便想到了去朝鲜当过使臣的陈钝。

  古时,东西村叫竹冈村,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小渔村。

  明洪武二十年(1387)左右,陈钝就诞生在竹冈村一户书香门第。

  年过四旬,入选作府学生

  明宣德八年(1433),担任温州知府的何文渊为教化温州子民,招收良家俊秀子弟入府学,年过四旬的陈钝以孝闻入选,成为府学生,与章纶、周旋、南昱、陈玑及梁宏等同窗,他们都先后跃入龙门,并留名明史。陈钝是明正统元年(1436)中丙辰科殿试金榜二甲第34名赐进士。

  明景泰三年(1452),坐稳了皇位的景帝朱祁钰,废去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建立东宫,必诏诰四夷诸国,朝鲜属于大明帝国的一个朝贡藩国,当然使知天下之大本已立邦国已定。同年八月,景帝遣时任稽勋郎中的陈钝、刑部湖广司郎中陈金为正使,行人司李宽、行人郭仲南为副使,携诏前往告谕。并赐各人金织罗衣一袭、钞五百贯。其中陈钝、陈金赐一品麒麟服。

  当时,陈钝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自鸭绿江至汉城,经平安、黄海、京畿三道,行程一千一百余里,从京师到汉城再折回,历时数月,路途艰辛可想而知。在明景泰元年出使朝鲜的倪谦,留有诸多访途诗文,我们从中可体会得到。

  “石路崎岖历五盘,始从山麓到山端。” (《盘道岭》)、“缘崖若鱼贯,屈曲劳攀跻。上合千尺松,下临万仞溪。藤梢射我眼,棘刺钩人衣。严寒冰雪深,十步九滑蹄。”(《陟高岭》)

  接诏仪式上,谁该行“五拜三叩头”礼

  自1449年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后,朝鲜对明朝廷的敬畏之心骤减。

  明景泰三年,朝鲜世子李弘暐即位,史称端宗。陈钝代表明朝廷在朝方国门的接诏仪式上,要求端宗行“五拜三叩头”迎接诏敕。而端宗则以《藩国仪注》无“拜礼”为由,以“鞠躬”礼迎接明朝诏书。陈钝清楚自己是代表国家发声,便郑重向朝鲜礼官提出要求出示《藩国仪注》,以验其真伪。并问:“你的《藩国仪注》是抄录本还是印刷本?”朝鲜礼官回答说:“是印本。”而端宗则命其都承旨姜孟卿、同知中枢院事金何向陈钝禀告:“高皇帝颁降的《藩国仪注》无此五拜叩头礼。”

  明朝使节再三看过《藩国仪注》后指出:“这本《藩国仪注》,是洪武三年所颁发,洪武十四年及永乐年间,已改定礼度,当依时制。”陈钝告诫朝方:“如今中国皆于迎诏亭行五拜叩头礼后,乃行。”很明显提醒对方,藩国行“五拜三叩头”迎诏,才以示敬重宗主国之意。而朝方姜孟卿据理力争,以景泰元年明朝翰林院侍讲倪谦与刑部给事中司马恂到朝鲜颁诏,世宗李季旬行的就是“鞠躬”礼为由。最后,朝方态度坚决,拒不执行。

  诏诰仪式上,双方发生的礼仪之争,这其实是两国政治文化的博弈,也暴露出朝方强烈的国家自尊意识。

  表现出大国使节的风范

  明朝选择使臣有相当严格的标准,如进士出身为准,要有一定文章学识、艺术才能,又要注重仪容形象。我们虽不知道陈钝的容貌如何,从他坚挺的外交形象,始终履行扬明廷国威的责任,坚毅、果敢的外交辞令,似乎看到一副“国”字脸。

  当我读到他订的《陈氏家训》:“吾家世业儒,今将二十世矣,读书这外,止务稼穑”、“有悖逆非为贻家声者,不许入祠,以俟悛改;仍旧习者,众以大义灭之,姑息者非孝也”中气十足的铿锵声音、倔强的礼学思想仿佛穿越时空。

  在陈钝他们回国之时,端宗向所有正副使臣赠以鸦青丝布夹圆领各一领、柳青丝帖里各一领、草绿绵搭胡各一领,并人参、各色毛皮、纸张作为使臣回国的路费。陈钝表现出大国使节的风范,毫无所受,再进再却,朝鲜人相顾动色。

  走在回国的路上,也许陈钝看到鸭绿江水蜿蜒曲折,两岸青峰耸立,急流险滩不断,思绪万千。为表心迹,为统一诸陪臣的认识,于是他作诗以明志:“手捧丹书下玉台,寸心肯许惹尘埃;陪臣莫作寻常语,天使非关贿赂来。”

标签: 朝鲜;藩国;玉环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杨群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