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新房子是大好事,必须支持。”7月25日,三门县横渡镇坎下金村67岁的村民刘创勤为“旧房退宅还耕”举措点赞。
坎下金村常住人口仅100多人,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此次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集体经济将大大宽裕。“村里有收入了,干事业就有了一个好基础。我们村两委班子商量好了,下一步准备发展水果种植业。”坎下金村党支部书记刘克宝说。
“横渡‘八山一水一分田’,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预计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3950亩,旱改水3045亩,建设用地复垦135亩,园地和内陆滩涂还耕3150亩。”横渡镇党委书记牟永宝介绍,镇里将打造万亩农旅基地。“这样既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也能提高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在横渡镇铁强村村后有一块待开垦的土地,如今成了村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施工点,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质地优良的水田。
铁强村是个富村,依托4000多亩滩涂养殖,村集体经济年稳定收益80多万元。“我们村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513亩,主要是‘旱改水’,其中一期260亩。我们的计划是发展观光农业,把它打造成村里的一个后花园。”铁强村党支部书记林建华说。
村民颜加友承包了此次村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元。“一期工程如今已完成80%。”颜加友说。
“我们根据省、市、县相关具体要求,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的原则,推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做好‘全域整治+乡村旅游’等文章。”牟永宝介绍,目前横渡镇所辖22个村都已委托省整理中心统一编制了《三门县横渡镇万亩农旅开发综合整治规划(2018-2020年)》,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目前,横渡镇已有7个区块完成设计、论证,县政府批准立项总面积1568亩,可以新增耕地506亩,旱改水987亩,其中两个区块已动工建设。
推进土地整体流转
东屏村,溪水环绕,群山如屏,集秀美、古朴、宁静于一身。2012年被浙江省列为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013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们村涉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4000多亩,一方面要保护好古村落,另一方面还涉及县里的一个水库建设项目,因此村两委慎之又慎,专门向县里递交了书面报告,县里同意村里现有耕地面积确权暂缓,村集体对土地统一流转经营,实行‘确权不确地’‘定量不定位’的模式。”东屏村村委会主任陈方献介绍,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里将发展民宿经济,已落实村民宅基地70亩,在建房屋286间。“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原本需逐年到位的项目现在可一次性到位,解决了村民的住宅问题。”
“化零为整”并地是实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横渡镇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融合推进,既解决了土地流转体制障碍,又解决了新增耕地受路、沟、渠、林等占用多且乱的难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当地已有10个行政村实现了土地整村流转,流转面积超1.5万亩。
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潘家小镇”成了当地一张旅游金名片。
如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给了岩下潘村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村把96亩土地统一流转,发展黄桃种植业,仅此一项可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20万元。目前,村里集体经济年收入40多万元。”岩下潘村村委会主任潘贤选介绍,村里成立了三门县岩下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里还把20多亩地出租开发建设农贸市场,出租45年,村里以土地入股,前5年免租金,之后每年保底收益20万元。
“我们还开发了总投资4000万元的玻璃天桥项目和总投资3000万元的水坊街项目,这些都能大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潘贤选算了一笔账,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收益能超过300万元。
“我们将率先实施村庄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三规合一’,重点打造5个‘旧村改造’项目,继续做好3个村新村建设,并启动集镇区块‘镇中村’改造和农贸市场改造。”牟永宝介绍,镇里通过农旅结合,将镇主干道路两侧的荒滩地、不规则边坡地、边角地等进行治理,优化沿线环境,充分展现横渡镇的田园风光。
“横渡镇通过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整出了空间、整出了财富、整出了生产力,为三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出了示范。”三门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剑说。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