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8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杨群 罗亚妮)巍巍括苍山下,潺潺永安溪畔,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记得住乡愁。
在全省率先启动乡贤统战工作,率先探索乡贤统战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作用发挥体系的仙居县,目前,全县20个乡镇街道均已建立乡贤联谊会,并分别成立了126支乡贤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回村、产业旺村、生态美村、文化育村、善治安村、公益助村”6大行动服务队,汇聚乡贤3650多名。
泽被乡里,温暖故土。据不完全统计,仙居乡贤助推乡村振兴行动累计吸引投资项目53个,总额24.8亿元;乡贤帮助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100多起,参加公益事业650多项,筹集乡贤基金1700多万元,为全省乃至全国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仙居经验”。
安洲街道:乐善向贤美乡村
凌晨5点多,万籁俱寂,安洲街道岭西村乡贤联谊分会会长王丽华就拿着钳子在翻看各个垃圾桶。
岭西村紧靠县城饮用水源西岙水库,环境却“脏乱差”。2016年底,该村开展垃圾分类。但愿意做的村民很少,王丽华挨家挨户宣传。“刚开始一个多月,我天没亮就一个个垃圾桶重新分拣归类,人都臭了,大家被感动了后也愿意去做。”更多村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宣教队伍,岭西村蜕变成了美丽家园,村民们也提高了文明意识。
在安洲街道,乡贤在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雁”。西门社区乡贤投身旧城改建,17天打通停滞24年的西门街断头路。下园村乡贤依法治村,创建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村。岭脚村乡贤连续两年竞拍杨梅,善款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综合整治、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中也都能看到乡贤助推的力量。
一系列乐善好施的乡贤行动,都取决于安洲街道以“乐善”为宗旨,创建乡贤统战工作的特色载体。“安洲有很多乐善好施的历史典故,我们希望通过乡贤联谊会,组织乡贤引领乡风文明,把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该街道统战委员郑桓伟说。
传承之路一直在延续。下阶段,安洲乡贤工作将以“助学、济贫、解难、乐业、招商”五大方面推进,弘扬“乐善”精神。在该街道,乡贤成了“向贤”的标杆,这里以乡贤馆为窗口,颂扬乡贤故事,传承乡贤精神,引导干部群众文化寻脉、价值寻根、精神寻源,让乡贤文化不断润泽美丽乡村,花香满园。
白塔镇:竞相回归报乡恩
最近,白塔镇上横街村一片欣欣向荣,几户村民不约而同把房屋改造成农家乐。“村里16户农家乐300多个床位,经常满房,村民回村创业积极性很高。”该村村支书许子兵说。
走进村口,“乡贤公约”赫然在目,原本脏乱差的村庄“涅槃重生”,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40多万元。村民们说,这些变化都是从2011年许子兵经商回乡后才有的。
“大家信得过我,我就要做好,要发展产业,引进资本,让村子活起来。作为一名乡贤,我有这份责任。”许子兵兴奋地说,34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综合体刚结束招投标。
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和人物,在白塔比比皆是。在千年古村落高迁村,乡贤致力于古村落保护。当地历史风貌吸引大量游客,更是诞生了日卖500碗面的农家“传奇”。
重大项目的投资也不乏乡贤的身影。乡贤应金伟回到白塔投资12亿元,建设文化与旅游综合体。乡贤朱志华拟投资3.8亿元建设水上大世界,乡贤郭尚跃拟投资3亿元建高端民宿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今年以来,该镇乡贤前往多个村实地调研,形成“环神仙居美丽乡村”景区村庄创建、“绕台创园美丽乡村”建设、“白塔古街”特色街建设等工作思路,并已纳入镇党委政府工作计划。当前,在“农村环境整治大比武”活动中,众多乡贤活跃在各村。
乡贤的正能量蓬勃散发,离不开白塔镇创新建立的乡贤联谊会“1+3”机制,即乡贤联谊会例会制度、重大事项乡贤征询制度、乡贤领办微心愿制度和乡贤联络点制度。白塔通过引导乡贤参与中心工作,正以更加有力的步伐迈向生态发展型、旅游休闲重镇。
埠头镇:乡贤反哺带乡富
走进埠头镇,看到一排排的古民居气势恢宏,还有仿古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修旧如旧的水韵记忆广场,经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这里处处焕发着生机。
“6月初,我和仙居县留联会的乡贤们探讨,希望借助他们的资源优势,帮助村民致富。”在该镇宣传委员张韬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一幢木头与青砖建成的古宅,“这是我们的乡贤馆,也是‘乡村振兴’项目孵化基地办公场所。”
这个项目就是三黄鸡产业发展项目,仙居种鸡场向农户提供种鸡饲养,经商标注册、品牌设立等,再进入市场。张韬介绍:“我们会找一个村集中圈养,鸡舍也统一规格,由种鸡场指导进行规范化饲养。”
“种鸡场创建于1979年,每年三黄鸡销量200多万只,在埠头多年一直想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浙江省仙居种鸡场总经理叶轩是仙居县留联会一员。
在埠头,乡贤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其中在乡村产业品牌化建设中功不可没。该镇乡贤王国栋看准了家乡的发展潜力,作为“80后”的乡贤响应号召,积极回乡创业,将所有民宿打造成一个品牌,协助村集体成立旅游公司,规范融动整个区域业态产业的整体发展。这几年,在他的努力下,村集体纯收入每年连翻好几倍,走出了一条持续有效的乡村振兴之路。
过去船运发达时,埠头镇是内陆盐运的一个交通枢纽,物资富饶。现下,埠头镇要重塑往昔繁华。据了解,当地要利用三黄鸡、柑橘、中药材等已有产业,引导乡贤带着项目、信息和资金回归,开建乡贤农特市场,拓展深加工产品,从而带动当地产业振兴。
朱溪镇:协力攻坚助乡兴
时针指向零点,朱溪镇乡贤联谊会的微信群还在不停滚动着新的消息。
6月23日,是朱溪镇河口村、利坑村和沙头村首批移民搬迁的日子,乡贤联谊会秘书长周和海在群里发布了最新的工作信息,得到乡贤们的热烈回应,王祖应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王祖应得知此次房屋腾空搬迁,二话不说约上其他乡贤驱车来到利坑村。搬粮食、扛家具、搬砖瓦,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帮忙,搬迁现场穿梭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早在朱溪水库实物调查阶段,朱溪乡贤就以资政顾问团的形式参与到水库的建设中。2011年至2013年,朱溪水库实物调查进展非常缓慢,朱溪镇尝试让有名望的乡贤加入到这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本土优势、人脉优势,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搁置了数年之久的朱溪水库实物调查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从最初的实物调查到今年的房屋腾空搬迁,整个朱溪水库工作推进中都能看到乡贤们的身影。全镇120多名乡贤被分成10个“乡贤助推水库移民工作组”,入驻库区村开展项目攻坚,目前已实现移民安置协议签约率99.6%。
除了参与水库建设,朱溪的乡贤们还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在先后开展的乡贤联谊茶话会、各移民村乡贤座谈会上,乡贤们建言献策,参与完成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设计方案、飞翔小镇设计规划,并及时解决了杨丰山道路扩宽工程、岩画主题公园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朱溪乡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哪里有攻坚,哪里就有乡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乡贤;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乡贤”的宗旨。
大战乡:群贤共治促乡和
一支笔,一本记录本,这是应西川的日常标配。身为仙居县大战乡乡贤联谊会巡查调解组长的他,每天东奔西跑,兜里电话响个不停。
小到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大到针锋相对的陈年积案,这两年应西川经手过的纠纷矛盾少说也有百来起。回忆起下应村那件由邻里建房纠纷引起而搁置了近30年的省级信访积案,应西川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调解纠纷的三个多月里,应西川带着巡调组,一次次到现场实地踏勘,登门近百次,甚至在其中一户对象户家里出现经济困难时自掏腰包,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终于,在巡调组的真心和真诚感化下,两家化干戈为玉帛,30年的老积案一朝得以化解,搁置了几十年的房子也终于建成。
“调解工作没有报酬,还贴时间、贴精力,但我觉得有意义,也是乡亲们对我的认可。”应西川说。就这样,凭着一腔热情、一股磨劲,应西川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
应西川仅是乡贤巡调组的普通一员,在大战,有事就找乡贤巡调组已成为村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2016年以来,大战乡跳出传统调解模式,大胆整合乡贤资源,组建乡贤巡调组,成立亲情调解室,实行轮班坐岗制度,充分发挥他们信息来源广、到达现场快、纠纷情况熟、调处方法多等特点,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中“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找到了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今年以来,大战乡通过乡贤介入调解的矛盾纠纷就有80多起,其中信访积案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双庙乡:凝智聚力正乡风
“各位村民请听牢,烧饭结束勤快点,防火工作顶重要……”8月6日晚7点,顺口溜伴着快板的敲打声准时在双庙乡的街头响起,79岁的老党员应明德正在走街串巷宣讲防火防盗知识。
应明德是双庙乡的一名乡贤讲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农村宣传工作。一提起他,乡民们总是忍不住称赞。王洪福是双庙上料村的老党员,识字不多的他正是通过应明德的宣讲,及时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像应明德这样的乡贤讲师,双庙还有不少,他们组成了总年龄超过七百岁的宣讲团,打着快板、敲着腰鼓,走遍双庙的乡村和街道,向当地群众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和中心工作。
借乡贤才智,涵养文明乡风。除了乡贤讲师团,双庙乡乡贤联谊会、咨政顾问团、乡贤志愿者工作站等乡贤组织在助建文明乡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咨政顾问团成员就“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双庙美誉度”等议题,进行专题协商,与会乡贤建言献策,为家乡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双庙是翁森故里,历史文化浓厚,在外拼搏的乡贤们,也有着浓厚的恋乡情结,对双庙的发展关怀备至。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中,乡贤们通过捐款捐物、建言献策等形式参与其中,为双庙建设“翁森故里,花园双庙”添砖加瓦。目前,筹得各项项目资金144万元,翁森爱心助学和慈孝基金37万元。
在双庙,乡贤工作积极蓬勃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党建的正确引领。双庙乡的“乡贤+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出乡贤和党员的优势,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振兴事业。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