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玉环清港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深度融入
2024年09月26日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盛秀冬 张叶

近日,玉环市清港镇成功举办了“才聚共谋发展,他乡亦显温馨”暨“青睐亲往”青年大学生深度融入服务活动,旨在助力在玉工作的外地优秀人才更好地融入清港、了解清港。清港镇党委组织青年党员与企业新进的优秀大学生开展联谊活动,10余位外省籍年轻大学生代表和党员们欢聚一堂,共话心声、共忆乡情、共谋发展。

品美食,话未来

锡饼是清港的传统美食,外省籍年轻人才在党员的指导下,亲手学习制作锡饼,将海鲜、粉丝、绿豆芽、肉丝、蛋丝等多种食材卷入饼中,一筒筒美味的锡饼在大家的巧手下诞生。“这是我第一次吃锡饼,更是第一次尝试制作锡饼,非常新奇。”来自辽宁在晶科就职的林冬雪感慨地说。她表示,虽然家乡的饮食文化与清港截然不同,但通过这次活动,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归属感,也更加珍惜在清港的工作时光。”锡饼不仅包裹着丰富的食材,更承载着情感的交流与融合。

忆往昔,传文化

“在我们清港啊,一年当中有8个节日要吃锡饼,它就是团圆的象征。说到锡饼的起源啊,其实与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将军有着不解之缘。当时,为支援戚将军的军队,百姓们用家中最好的食材制作成佳肴,但如何将这些美食送至军营却成了难题。于是,聪明的百姓发明了锡饼,将各种菜肴包裹其中,既方便携带又美味可口。慢慢地,锡饼便成为了清港地区纪念英雄、庆祝团圆的象征。”清港镇党委委员高雪向大家介绍起“锡饼”的来源。

“有这样的活动我都不敢相信,本来以为到新的地方工作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没想到现在让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看到满桌的可口菜肴,来自云南就职于尚博能源的周科妤很是意外,作为一毕业就来玉环上班的大学生,她充分地感受到他乡给予的关怀。“我刚来玉环清港,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好玩,也不知道哪里有好吃的,清港镇就派了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伙伴与我结对,帮我熟悉企业,也帮我熟悉周边的环境,我真是太感动了。”

趣方言,心相近

“方言猜猜乐”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参与者们纷纷亮出“看家本领”。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第一组挑战者跃跃欲试。党员盛秀冬用他那标准的方言说道:“我们这儿有种食物,叫做‘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给个小提示,刚刚晚饭的时候吃过的,是海鲜的一种。”外省籍小伙伴们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方言挑战难住了,他们一脸困惑地摇了摇头,纷纷开始回想刚刚饭桌上那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美食。是蛤蜊的鲜美?还是虾的Q弹?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却又充满了期待。就在这时,第一组的王梓林仿佛灵光一闪,试探性地问道:“蛤蜊?虾?”主持人微笑着摇了摇头,表示都不是:“那咱们再给一点点小提示吧,‘哈’有8条腿哦。”话音未落,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王梓林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兴奋地喊道:“是螃蟹!”那一刻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为他的机智和敏锐所折服。“对头,对头,就是螃蟹!看来你是个地道的吃货嘛!”

接下来的方言挑战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题目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则让人陷入沉思。当党员黄鑫用方言描述玉环特色水果文旦时,他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语言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来自尚博能源的周曼曼表示:“这方言真是太有魅力了,感觉每个字都藏着故事,我以后一定要多学学!”方言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中秋之夜共同体验了一场语言与味蕾的奇妙邂逅。

赏文旦,享秋意

刚听方言猜完“文旦”后,就到了赏文旦剥文旦吃文旦的环节了。清港文旦占全市产量70%,外省籍大学生们细端详着这些金黄的果实,纷纷赞叹不已,感受着来自清港的丰收喜悦。打开包装袋,文旦变身一个个“盲盒”:“前程似锦”“步步高升”“大柚作为”,体现着清港镇对外省籍大学生们的深切祝福。

随后剥柚子大赛则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外省籍大学生们与党员两两分组,共同挑战速度与技巧的极限。“剥文旦不能急,首先我们用刀把柚子皮横向划开一圈,但不要划到果肉,一圈划开后,再竖着多划开几圈,后面表皮轻轻一掰就剥下来了。”党员王刚辉分享经验道。听罢,小伙伴们或笨拙地尝试,或灵巧地操作,每一次成功剥皮都引来阵阵掌声与欢呼。

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鲜美的柚子,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与感受。

“因为我在企业负责的是生产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内,不知道清港有啥好玩的,休息日我也只能窝在宿舍打游戏。”来自山东的李泓谏说道。趁着这次中秋佳节结对游玩活动,清港镇党员向大家一一介绍了清港及周边其他乡镇的情况,并制作了一张周边游玩全貌图,标注了好玩、好吃、好看的地,让大家能够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外省籍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在清港过传统节日,感受到了清港的热情好客。而党员们则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促进交流与融合。

自年初以来,为全方位、多维度推进“三支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留住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清港镇聚焦外来优秀人才“归属感缺失、获得感不足”等问题,打造“青睐青往”机关党建品牌,鼓励每名35周岁以下机关年轻党员结对联系辖区内企业的优秀大学生人才,形成“对象明确、频次规律、内容多变”的结对制度,重点关注外来优秀人才的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全方位掌握、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推动了外来优秀人才留下来,让外来优秀人才管理从“有形”转向“有效”。截至目前,清港镇共派出35周岁以下党员33名结对外来优秀人才52个,帮助解决外来优秀人才实际困难65条。

下阶段,清港镇将继续以“青睐亲往”作为党建品牌,开展跟踪服务青年建大学生相关活动,并引导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留在玉环,为玉环企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真正变“他乡”为“家乡”,变“流入”为“融入”,变“外人”为“亲人”。

标签: 清港镇;学生;玉环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