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清晨,三门县雪贵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华法便忙活开来,哗啦带水的地笼倒出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红膏蟹,系绳、入筐、装车,前往青蟹市场。“自从养殖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后,不必经常换水,养殖环境稳定了,青蟹自然长得好,病害也减少了,亩产从五六十斤增产到80多斤。”陈华法笑着告诉记者。17日至19日,由中国渔业协会、省文旅厅、台州市主办的第五届浙江·三门青蟹节暨第三届三门小海鲜博览会在三门举行。活动以“寻味鲜甜·携手共富”为主题,来自全国相关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水产养殖科研专家、高校学者和渔业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绿色健康养殖共谋发展,互学互鉴。
作为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三门有着“中国青蟹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三门聚焦养殖环保难题,探索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模式,依托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制定《三门县养殖尾水全域治理方案》,开展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工程、养殖尾水生态治理等,实现养殖产业和绿色发展双丰收。
雪贵家庭农场位于海润街道涛头村,仔细一看,便能察觉这个养殖塘的不同寻常之处。几乎横贯塘面的海马齿生态浮床一片碧绿,排水口附近,用牡蛎壳装筐围了一圈生态滤坝,池塘底部铺设了增氧盘,岸边有一排贝类平面流池子,堤坝上立着一个布满管道的“架子”。“这就是尾水处理生态系统。这个架子是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光合细菌。贝类、藻类、光合细菌能够吸附、降解尾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氮、磷含量。养殖尾水经过爆气增氧、生态浮床、生物滤坝和平面流处理后,可循环使用。”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研究员肖国强说。
而在入海口,红树林连绵成片,其发达的根系也在时刻净化水质。“近两年来,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已累积种植了70多万株红树林。”肖国强说:“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排放的养殖尾水,基本能优于近岸海水水质,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当天,中国渔业协会《三门青蟹商品蟹等级评定》团体标准立项发布,三门青蟹标准化及万吨超低温冷链加工等项目签约。据悉,三门建立“省专家组—市专家组—县专家组—科技指导员—重点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辐射户”推广服务网络,进一步壮大养殖智囊团,推进三门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加快建设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