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演武社区居民余志法等27例为2021年11月浙江好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从2021年11月29日起至12月3日止。公示期间,各单位和个人对上述人选在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均可来电、来信向省委宣传部公民道德建设处反映。个人反映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电话:0571-87051454 。地址:省行政中心3号楼省委宣传部公民道德建设处,邮政编码:310025。
助人为乐6例
余志法,男,193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演武社区居民。余志法散步时常常发现,有些人随地乱丢烟头,不仅不卫生,还存在着火灾隐患,从2016年开始,他开始捡拾烟头,每天下午出去至少捡3至4个小时的烟头,而且他专门在烟头的“重灾区”捡,如等红绿灯的位置、有休息椅的周边、路边花丛里、垃圾箱周边等。徒步捡烟头成为了余志法每天的生活习惯。五年多来他捡的烟头加起来有近300斤重,估计数量超过5万个。捡个烟头平常人看着觉得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当这件小事和一位87岁老人1800余天的坚持、几万枚烟头的积累联系在一起时,分量就显得不一般。“烟头爷爷”的行动被人民日报APP、央广网、浙江在线等媒体报道。(宁波鄞州)
潘世锦,男,1944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瑞安,旅荷华侨总会名誉会长、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团成员。潘世锦人在国外,心系故土。多次出资为家乡修路、建基础设施,方便村民生活和出行。2016年底,他带头号召为水毁严重的湖岭桂峰公路捐款,100余名瑞安籍华侨响应,捐款累计1000多万元,修复后的盘山公路变成连通瑞安、青田和文成3个县市的致富路,惠及沿线61个村5.6万群众。除了修建公路,潘世锦还十分重视家乡教育,建校舍,成立助学金,不遗余力。作为“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会长,他领导基金会向瑞安市捐资150万元,受助学生达2000多人次。曾获浙江省老区扶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温州瑞安)
陈金生,男,1960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武义,武义县三港乡曳坑村职业菇农。1992年,陈金生率先做起了食用菌的生意,二十多年的实践让他成为了栽培食用菌的专家。2017年,我省推出为期3年的援疆食用菌项目,陈金生获悉后主动报名参加,前往新疆乌什县麻木镇支援黑木耳种植。进疆后,陈金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菌农,第1年,他便推动依麻木镇实现菌棒栽培108万棒,增收数百万元。到2019年底,他带领当地9个村共计680个贫困户通过种植黑木耳成功实现脱贫。进疆4年来,陈金生用自己的技艺为当地农户增收10倍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金华武义)
段岳明,男,1957年4月出生,64岁,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开化,开化县华埠镇东岸社区居民。段岳明自2007年担任东岸社区“老娘舅”以来,一直秉承着热心服务居民、为居民排忧解难的宗旨,在志愿服务、文明创建、五水共治等诸多社区工作中事事冲锋在前,不怕脏不怕累,真心真意为小区居民做实事做好事。2018年,段岳明做了心脏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手术,在家休息还时刻心系社区,仅休息了一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上,和同事一起投入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顶着炎炎夏日,走进每一个小区、楼道,耐心和住户沟通解释,为创卫的顺利完成贡献了力量。2019年8月,段岳明的妻子不幸被查出白血病,他一边陪着妻子多次辗转杭州求医,一边继续为社区群众服务,只要居民需要,只要时间允许,他都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提供帮助,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亲切地称他为“老段书记”。(衢州开化)
陈逢春,男,197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天台,天台县白鹤镇左溪村村委会副主任。陈逢春从2002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至今累计献血133次,其中全血27次、机采血小板106次,献血量达32200毫升。他于2017年组建了“天台机采血小板爱心团队”,经过3年多时间团队成员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如今的70余人,坚持每个月来回2次奔波于椒江和天台之间捐献机采血小板,搭建了一条椒江与天台之间的爱心通道。他不但自己参加、宣传献血,并且动员、组织村民们一起参加献血,从2011年开始,二甲村在陈逢春的组织下,每年2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全村200多人参加献血,截止2019年底全村累计献血量达225300毫升。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浙江省无偿献血之江杯等荣誉。(台州天台)
蒋国树,男,194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吴兴,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红丰西村居民。红丰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每逢遇到大雨,小区内常积水严重,甚至水淹住房。2013年小区排涝泵站建成,已经退休的蒋国树主动承担起社区检测水位、开排涝泵的工作。他8年如一日守护社区排涝泵站,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每年一到黄梅雨季,他就守在家中,随时准备处理险情。要是遇上恶劣天气,便不分昼夜地忙碌,几乎每20分钟看一次水位,排涝一次。2021年7月台风“烟花”一预报,他立马开始在小区里多次自检巡查。同时还帮助社区劝导居民,帮助小区独居老人整理阳台的花盆。对于小区里危旧房住户,他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大家搬离。面对台风“烟花”带来强风降水和坠物,他不顾危险、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日夜守着排涝泵站,在他的坚守下,社区从未发生积水淹房事件,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75岁高龄的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老党员的职责和担当。(湖州吴兴)
见义勇为6例
徐凤军,男,194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余姚,余姚市阳明街道富巷居委竹笆自然村村民。2021年1月24日下午3时多,徐凤军在去超市购物的路上,听到一阵呼救声。原来,一名孩子落入江中正在水里沉浮。他立即跑过去,纵身跳入水中,河水没过了他的腰部。他一手扶着水泥墩壁,一手急忙抓住水中挣扎的孩子。在水中,孩子个头小不是太重,但离开水,没有了水的浮力,想托举孩子上岸就变得很沉。因上了年纪,徐凤军用尽全力还是无法将孩子送上去,只能尽力托举着。幸亏有热心人把他们拉上了岸。孩子落水的河最深处达2米左右,而徐凤军身高不足1米7。他说:“事后想来还是后怕,但当时孩子快沉下去了,就没考虑这么多”。(宁波余姚)
陈灼,男,1979年2月出生,籍贯四川绵阳,嘉善县西塘镇个体经营户。2021年9月4日,陈灼正在西塘镇上西街110号自己店内做生意,突然听到急促而短暂的两声“救命”,等他往外看时,一男子正持剪刀向一对男女行凶,那名受伤的男子倒地后,另外一名女子逃至其店内,行凶男子手持剪刀紧追,紧紧地拽住女子的头发并向该女子肩部、头部猛刺。见此情形,陈灼不顾个人安危,随手拿起店内椅子去顶住嫌疑人,用身体做“挡板”,隔开持刀男子和受害者,以阻止该男子继续行凶,在此过程中陈灼被该男子用剪刀捅伤两处,但陈灼并未顾及自己受伤流血,仍然用椅子死死的顶住嫌疑人,直至警察及时赶到将该男子抓获。陈灼身上有多处被刺伤,最严重的伤口缝了10多针。他说:“比起两条鲜活的生命,自己的伤势不值一提,人命关天,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仍会选择第一时间救人”。(嘉兴嘉善)
邹石灵,男,199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江山,江山市石门镇村民。2021年10月7日,邹石灵在石门镇新群村下安溪深潭钓鱼时,遇到81岁的老人挑着水桶到潭里来装水。水挑上来的时候,老人因两个水桶甩起来而失去平衡,直接从河岸阶梯上滚下潭去,在深水中挣扎上不来。邹石灵看到这个情况,没有丝毫犹豫,衣服鞋子都没来得及脱,拿起扁担就跳下了水。邹石灵把扁担递给老人,让他抓住,把老人拉到潭边。因老人落水时磕破了头,伤到了膝盖,在水里挣扎耗尽了力气,邹石灵把他抱上了岸,并且带老人去就近卫生院包扎。在危难时刻,邹石灵没有丝毫的犹豫,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衢州江山)
任海辉,男,1984年8月出生,籍贯舟山普陀,舟山市新城挖掘机队司机。今年8月12日中午,普陀区东港街道一家海洋食品厂起火。现场火势较大,消防队员遇到了破拆困难,周边围墙和顶棚导致灭火药剂无法直接打到火源。任海辉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在消防队员的专业指导下,凭着精湛的技术,迅速打开灭火救援通道,并在现场持续协助救援好几个小时。这是他第三次勇创火场,2011年浦西灯具市场发生火情,他接到通知后立即冲往火场,协助消防员灭火。2018年他发现一辆装满纸板的大货车着火,急忙开着挖掘机过去查看情况,并协助司机和消防员灭火。他还多次抢险救灾,2004年岱山一水库因库底漏水,出现了溃坝的危险,接到险情信息后,任海辉义无反顾开着挖掘机前往险情发生地,面对随时可能蓄势而下的水库水,他听从指挥,坚守岗位,经过三天二夜的抢险,排除了险情。(舟山普陀)
贺钾键,男,2000年1月出生,籍贯浙江台州,北京某军官学校学生。今年8月24日,正在老家探亲的贺钾键路过蓬街镇二条河路时,遇到一位七岁男孩河边玩耍不慎落水。他没有丝毫犹豫,几个箭步冲到河边,纵身跃下。由于河底淤泥多,很湿滑,他一只手抓着岸边的树枝,一只手去够水中的男孩。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抓住男孩的手,把男孩一点点拖到岸边,在附近村民的帮忙下,成功将男孩救上岸。他看到孩子没什么大碍,便默默离开了现场。当晚,被救男孩的家长上门道谢,得知他手机因救人被水泡坏,多次表示要购买新手机作为补偿,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是一名军人,更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一句简单的话,彰显出新时代军人的本色。(台州路桥)
陈子献,男,197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松阳,松阳县半颗牙口腔诊所医生。2021年6月26日上午,陈医生听到诊所外公交车站人声沸腾,他下意识地跑过去一探究竟,只见一男子昏迷在地,不省人事,围观的人很多,有人打120,有人窃窃私语,陈医生毫不犹豫上前检查其呼吸和颈动脉,又给男子松开衣领,不断在其耳边呼叫:“兄弟,能听到我说话吗?醒一醒……”有人好心劝他:“还是等救护车吧,万一出事,还怪到你头上。”陈医生没有理会,及时开展心肺复苏急救,五六分钟后,男子终于慢慢睁开眼睛,意识也逐渐恢复,陈医生与同事合力将男子抬至阴凉处休息,并从诊所泡了糖水喂他喝下,细心照看,询问病史,一直等男子家属到场,千叮万嘱注意事项,并提醒及早送医。据悉,2020年正月,陈医生还主动申请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并在一次防疫执勤中,用专业知识及时救助了一名突发癫痫的路人,事后有人问陈医生:“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不怕惹上麻烦吗?他说:“我是党员,更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丽水松阳)
诚实守信4例
全春波,男,194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云周街道退休人员。自2000年起,全春波通过走访本村老人、革命老战士和收集史料,完整地复原了烈士全学梅的全貌,并筹集近百万元建造了占地9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陵园)。从此,他许下郑重的承诺:要坚守住烈士的英魂,传播好先辈的英勇故事。为这一句诺言,他踏上了义务守陵的漫长之路,从兼职守护变成了“专职”守护:陵园有人来缅怀烈士,他就义不容辞地准备接待和讲解;地面脏了,他就每隔几天清扫一次;竹枝树枝长了,他会及时修剪;纸、笔、扫把需要添置了,他就自掏腰包去买。多年来,他为广大群众、师生及革命干部等近10万余人次讲述烈士全学梅生平事迹。岁月沧桑,已到古稀之年的他,仍然饱含对烈士的虔诚之心默默守护。如今,全春波又许下新的诺言:“哪一天我干不动了,会让下一代人继续守护烈士陵园,把烈士的精神祖祖辈辈弘扬下去”。(温州瑞安)
俞守明,男,1944年2月出生,籍贯浙江嘉善,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村新四军纪念馆义务讲解员。俞守明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对新四军保家卫国的故事尤为关注,时常与参加过新四军的退役军人交流,记下他们讲过的抗战故事。1992年,还在教书的俞守明许下承诺:“红色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我要尽自己的能力把这些财富传承给下一代。”他把这个承诺当成一生的红色事业。在校任教期间,开出了红色教育课堂,向孩子们讲述抗战故事,还把红色故事编成歌曲、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寓教于乐。近30年间,他寻遍全县的退伍老兵,泡在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最终整理记录了40多篇、共计10万多字的材料,编写了《砂村故事》《抗战阳光在洛舍》等书。2017年,73岁患有白内障的他,克服种种困难在电脑上敲出了3万字的剧本,创作了红色越剧《日照苕溪满江红》。得益于俞守明收集的材料,砂村村文化礼堂开设了新四军纪念馆,从那时起,退休后的俞守明成了馆里的义务讲解员。(湖州德清)
史祁巍,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嵊州,嵊州市恒满益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自2012年创办恒满益生鲜基地以来,他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生态种植,施有机肥,种“放心菜”,产品品质稳定,销路也逐渐打开。随着基地的果蔬品种日益丰富,史祁巍也成长为田间地头的“土专家”,联合农科院和农技推广中心办起了“庄稼医院”,为附近的农户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和苗种选育的指导。他不忘初心,经营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前。“让居民吃上放心菜,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为了坚持这个理想,8年来他在田间地头汗流浃背、在机制改革上屡屡碰壁、在持续亏损的压力下被人嘲笑,但他坚持了下来,不仅圆了自己的“田园梦”,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头脑灵活的他打响了嵊州“农改超”的第一枪,几经尝试成为农超结合、自产自销农业新模式的成功范例,新模式为入股农户提升了50%以上的人均年收入。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政府助农项目,让滞销农户扭亏为盈。(绍兴嵊州)
陶岳贵,男,193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缙云,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村民。陶岳贵曾是穿梭战火的抗日少年战士,也是服务乡邻25年的老村支书,他长期在乡里生活,发现村里的留守老人在吃穿用度上能自给自足,但是理发却成了一个大难题,古稀之年的他开始自学理发,并对百姓半开玩笑地承诺:以后你们的“头”都归我管了。2001年开始,他拿起剃头刀,成为免费为留守老人理发的志愿者。从此,陶爷爷就经常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地到张公桥、双港桥等各个村庄为村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而且坚持不吃百姓一顿饭,不收百姓一分钱。这一坚持,就是整整20年,他带着“理发包”徒步踏出5万里“长征路”,足迹遍及附近乡镇的每个村庄,用坏了18个电推剪,自掏腰包贴补了数万元!陶爷爷的手褶皱粗糙,布满老茧,因为长期使用手推剪,右手无名指已经严重变形,他到底为多少人义务理发过,连他自己都说不出个准数。陶爷爷说只要身体许可,就会在这条“长征路”上坚持走下去。(丽水缙云)
敬业奉献6例
浦其斌 ,1974年出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治疗科副主任,中共党员。浦其斌是浙江省呼吸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他总在危急时刻、患者最需要的地方,怀着满腔热情,勇往直前。2003年“非典”,他第一批进入杭州隔离病房;2009年“甲流”,他临危受命赶赴外地参与浙江省首例危重患者的救治;2013年H7N9禽流感,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抢救危重患者的战场;2019年“新冠”,他奋勇担当,冲锋陷阵,始终坚持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在同行和同事眼中,他专业水平过硬,敬业奉献;在青年医生和学生眼中,他是良师益友,如兄如父;在患者眼中,他如同亲人,永远将患者安危放在第一位。2021年11月20日,浦其斌因病离世,年仅47岁。(省直推荐)
诸鸣,男,1977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嘉兴,杭州百缘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从业20余年来,他建立了国家导游大师工作室直播间,培训导游约15万人次,积极帮助全国各地进行旅游开发。2020年以来,他利用短视频平台介绍各地景区和风土人文,一条“花式劝游客别乱买景区特产”的短视频让他获赞53.4万,粉丝量暴涨400万。今年6月,他的一段关于浙江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短视频在抖音爆火。视频里,他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解说,6分钟时间里盘点了浙江11个地市的人均收入和旅游特色,单条视频就获得20余万次点赞转发。截至目前,他累计发布视频1179条,获赞8525万,收获粉丝981.9万。如今的他,已经被聘为首届“浙江有礼文明使者”,成为了文化的传递者和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导游、国家导游技术技能大师、浙江省旅游行业带头人、杭州市终身金牌导游等荣誉称号。(杭州)
侯炳根,男,195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安吉,安吉县报福镇上张村卫生服务站助理医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侯炳根就在上张村卫生服务站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工作之余他不忘刻苦学习,考取了执业助理医师证,又取得了全科医师资格。侯炳根从医42年,诊断患者20万余人次,无一起医疗事故。2010年之前,村里交通不发达,村民一旦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让侯医师上门给配药、输液。那时候,侯炳根经常半夜里接到村民的求助,他二话不说、提起药箱就赶往病人家,常常忙到凌晨。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以来,侯炳根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共计267人,每年完成的上门随访2100余人次,平均每个月随访近200人次。在侯炳根及其家庭医生团队几年的连续管理下,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连续下降。(湖州安吉)
姚红飞,男,197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海盐,海盐县澉浦镇欣兴工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1992年进入公司至今,他从一名当初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了如今行业技术领域的带头人,还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姚红飞劳模创新工作室”“姚红飞技能大师工作室”。这29年来,姚红飞以一颗“匠人之心”将自己淬炼成一把锋利坚韧的“金刚钻”,在“多刃钢板钻”成功研发后,带领技术人员继续不断进行技术开发与工艺革新,牵头成立了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着力于“多刃钢板钻”等系列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让欣兴工具成为了国内首家生产“钢板钻”的企业,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姚红飞先后主持100余项国家专利产品的研制工作,主导起草行业标准《钢板钻》制定,研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场馆工程、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等国内重点工程,出口至德国、美国、英国等地。曾获“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机械制造杰出青年工艺师奖”“浙江工匠”等荣誉。(嘉兴海盐)
杜永祥,男,1967年9月出生,籍贯浙江绍兴,绍兴市上虞区人防蓝天救援队队长。他曾参加过2017年6月兰溪洪水救援、2018年12月杭州湾海上翻船救援、2019年8月临海古城水淹救援等大型救援活动。特别是在2020年初,杜永祥带队率先成立蓝天救援抗疫突击队,连续28天不回家,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不畏坚险,主动请缨,对确诊病人住过的楼层和党校隔离医疗点等“高危”区域进行无死角全面消杀工作,确保给市民及师生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今年7月,台风“烟花”正面袭击上虞,在组织好队员防台抗洪的同时,杜永祥始终冲锋在一线,三天三夜没合眼,无论是乡镇水淹处、曹娥江大堤还是E游小镇管涌封堵处,都出现过他救险的身影。八年来,杜永祥共计出勤近1000余次,累计时长5000多小时。(绍兴上虞)
雷岩德,男,1958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农业局食用菌技术员。2019年3月,雷岩德主动报名援疆,奔赴万里之外的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成为新和县第一位担任食用菌技术员的“云和师傅”。雷师傅援疆2年多来,仅在2020年女儿婚礼时回过一次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援疆事业。一般一个棚种植黑木耳收入仅在4千元左右,雷师傅负责的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已达到11万段,每棚收入提高到了五六千元,个别甚至能达到七八千元。2021年,排先拜巴扎乡种植黑木耳11.5万段,雷师傅每天早出晚归,手把手指导农户如何喷水、如何采摘,全县9个黑木耳基地,60个大棚,雷师傅每天都要走一遍,一天下来就是3万多步!截止至目前,由雷岩德为代表的“云和师傅”带领阿克苏地区4256户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1129万袋黑木耳,年产量达到340吨,年经济效益达到2275万元!(丽水云和)
孝老爱亲5例
叶秀芳,女,1967年2月出生,籍贯浙江杭州,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中桥村养老助餐员。叶秀芳日常负责在集中配餐中心准备助老餐并分发到18个配餐点,让中泰街道7200多名60周岁以上老人就近领到午餐。6月29日上午,叶秀芳清点时发现保温箱里的有份饭一直没人领。按照工作流程,没有及时领的饭可以原路退回。但细心的叶秀芳没有简单按照惯例处理,而是拿出以往订餐记录仔细核对,发现是77岁的胡大伯没来领。放心不下的叶秀芳选择了自己送餐上门,到胡大伯家中才发现他昏迷在床。叶秀芳立即叫人帮忙将胡大伯送医。原来,胡大伯误服了药物昏迷不醒,是叶秀芳的细心和责任心,让突发疾病的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一周后胡大伯就康复出院了。助餐员的工资补贴并不高,但叶秀芳和同事们一直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坚持了下来。她说,助餐配送岗位就是要把温情的午餐送到每个人手中,对待老人们就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杭州余杭)
何财余,男,1958年8月生,籍贯浙江象山,象山县墙头镇下沙村文化礼堂管理员。下沙村留守老人多、休闲场地少,2014年,何财余向周边县(市)文化礼堂取经,自筹资金买材料请工匠,日日夜夜无偿工作7个多月,主持修建了功能齐全的村级文化礼堂,还把自家的古董宝贝都搬到了礼堂的农耕文化展览馆,“独看看不如众看看”,给老人们打造了集文化和休闲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他组建文艺队,与村民一起挖掘草根文艺,每月开展“一人一艺”半小时剧场,累计演出数百场;每年受周边乡镇邀请免费演出10余场;自编自演的非遗表演《西沪港赶小海》入选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艺展演。何财余还是镇老年大学校长,他边钻研、边实践,发展学员170余人,开设2个片区教学班,组建7支文艺队,每天安排教学活动,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学习、健身、奉献的乐园,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老人们都说,何财余有一颗赤诚的尊老之心,整个人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给靠近他的人温暖与光亮。(宁波象山)
方美珍,女,1952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嘉兴,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木桥港村村民。34年前,方美珍的丈夫出工时遭遇意外,半身瘫痪。方美珍30多年来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丈夫,担负养活一位老人、两个孩子的家庭重任。患难见真情,在这一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她每天耐心帮丈夫洗脸、擦背、洗澡、喂食,还要吃力地抱着他上下轮椅,帮他上厕所,甚至还学会了日常医疗护理。日复一日的生活重担没有压垮她,方美珍推着丈夫的轮椅上街,摆摊谋生,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维持日常开支,生活的重担让方美珍不得不“身兼数职”。如今,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方美珍的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了,但由于自身年纪一天天大起来,她在2017年结束了28年的摆摊生活,回到了木桥港村居住。苦与痛,艰与难,方美珍伴着丈夫,用女性的坚韧与高尚的品行支撑住了这个家。(嘉兴秀洲)
刘洪英,女,1978年3月出生,籍贯贵州兴仁,磐安县冷水镇泗岩村村民。2014年,刘洪英的公公因突发脑梗塞半瘫痪在床,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婆婆深受打击,不久因突发心脏病离世,照顾公公的负担落在了刘洪英肩上。为了照顾公公,刘洪英从永康辞工回家,专心照顾老人。一家人的花销靠丈夫刘伟林的微薄收入支撑。2018年,刘洪英的丈夫刘伟林被查出肝癌晚期,巨额的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但最终仍医治无效离世。接踵而来的家庭变故,让刘洪英一下子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照顾瘫痪的公公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作为“外来儿媳”,村民们都担心她会“跑路”。有的人看她这么辛苦可怜,甚至主动劝她回贵州老家去。但刘洪英选择留下来,更加悉心照顾瘫痪的公公。每天,刘洪英守在公公床前做来料加工养家糊口,为公公洗衣做饭、端尿端屎,她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但毫无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一直保持稳定。两个孩子在刘洪英的言传身教下,也非常孝顺懂事,放学后经常帮着干家务、做手工,一起照顾爷爷。(金华磐安)
高意娜,女,1980年3月出生,籍贯浙江舟山,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三星村村民。2006年,高意娜的婆婆干秀珍出现手酸、疼痛和全身麻木的症状,她扶着婆婆,抱着襁褓中六个月不到的女儿,赴定海、沈家门求医,最终检查出婆婆患了严重的颈椎疾病。住院的四十多天里,往返家里、医院,变着花样准备饭菜,想让婆婆能多吃一口。手术后,她辞去了定海的工作,搬到婆婆房间,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2008年初,婆婆旧病复发,她四处求医,并向娘家的亲戚朋友借来6万元医药费,陪着婆婆到上海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婆婆在上海做完手术回家没多久,公公在做小工时,不小心脚裸扭伤,家里的两个老人都卧病在床。她既要照顾刚出院的婆婆,下厨煲汤熬药,为婆婆擦身捶背洗头,帮公公换药,端水,又要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女儿,防止她乱跑。1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不离不弃照顾着多病的婆婆和身体欠佳的公公,虽然每天生活都很辛苦,但她却没有半句怨言。(舟山定海)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