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我熟悉,我留下” 三门女医生把隔离对象当家人
2020年02月19日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郑胤 李贝妮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2月19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郑胤 李贝妮)83380123是三门县疫情防控热线电话,平时有点闲,平时接线最多的是咨询和投诉,最近则有一些反常,有8名曾集中隔离的市民不约而同打来电话,言语真切朴实,都是要感谢一位只知姓名、不知相貌的女医生。

  这位女医生,就是三门县三特渔村医学观察留置点临时支部书记、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林美虾。

  她面对疫情,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主动请缨,奔赴战场,逆流搏击,担负起全县首个医学观察留置点临时支部书记、负责人一职,在封闭的环境里,组建临时支部,带领党员干部,与隔离对象捆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更用自己的专业细腻、关心关爱撑起了一个“温馨之家”。如今,一批批隔离对象都已安康出来,她却选择继续坚守,要做最后那个离去的人。

  “我也是个弱女子,也会害怕,担心被感染、被隔离,但我是党员,有需要时,我不上,谁上!”林美虾在这次疫情前,以一名20年老党员的身份,无我投入,真正展示了一名“白衣战士”的大美。


  图为林美虾在消杀隔离区域。

  小女子大担当,她天天重复着那一天那一夜

  1月25日(正月初一)下午3点半,林美虾接到局里电话,要县妇计中心选派3名干部进驻三特渔村留置点,5点前上报。面对未知风险,林美虾没有丝毫犹疑,脱口而出报了自己,20分钟内,郑丽军、林小坚两名同事也主动请缨加入。

  这注定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比赛。

  当晚6点,林美虾吃过简餐,就赶往县疾控中心培训,之后,马不停蹄来到留置点,熟悉环境,了解配套情况,模拟检查照护流程。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她就接到通知,5名隔离对象即将送达。往年这时正是和父母团圆的时间,而现在则要忙碌迎接的各项准备工作。

  面对此前一无所知的疫情,作为全县首个集中留置点,意味着对象均为密切接触者,患病概率最高、风险最大,交叉感染也最易发生,对任何人都是巨大挑战,林美虾当晚就遭遇了一次“险情”。

  晚上11点,5名隔离对象送达,林美虾和同事马上着手检查,此时离接受任务不过几小时,实在谈不上有多少专业储备和防范。当一名原本正常的对象,被测出体温38.1度时,即便有多年医护经验的林美虾也惊出一身冷汗,恐惧瞬时而生,虽妥当处置,但可能被感染的心理压力却也在此后长期萦绕所有人。

  那是林美虾工作以来,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恐惧。

  等安置好隔离对象,再对住所进行清理,入睡已是凌晨3点,林美虾只小憩一会就起床,就开始翻阅、梳理隔离照护的规范流程、注意事项,把可能出现的疏漏都过一遍,留给她准备的时间实在太有限。

  早上6点,考虑到农村百姓有早起就餐的习惯,留置点又未配备食堂,林美虾专门致电指挥部协调,由县政府食堂紧急送来早餐。餐后,林美虾穿上防护服,开始逐个量体温,了解身体状况,建立个人档案,开展心理疏导,同时根据防护对象个体需求调整饭菜,尽量满足各类需求……从陌生开始,到逐步适应,再到优化调整,此后日子里,林美虾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不断积累着经验,也努力探索着减少风险的办法。

  作为全县首个集中留置点的负责人,她充分认识到,必须站在全县角度思考,承担起为其他留置点提供规范指南的责任,而每天的具体实践就是最好的范本。为此,她紧抓休息时间,细细复盘梳理,帮助县防控指挥部设计出具有很强实操性的《三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医学观察留置点管理指南》,为全县后设的4处留置点的医护、后勤等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引。

  也正是有了她在前面的铺路探索,为后来者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风险。


  图为林美虾为隔离对象送餐做准备。

  房相隔心相连,她把隔离点建成了家

  越危险的地方,越需要“家”的温暖。留置点几十号人,同处一楼,几乎与世隔绝,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家,如何让这个“家庭”既安全又温馨,“家长”林美虾又在细细思索。

  “我来那晚,不善表达的丈夫默默陪着下楼,儿子拎着一袋精选的水果跟在其后,直到我乘坐的汽车消失,父子俩才上楼,那瞬间我特想哭,有几分感动,更有种生离死别的味道。”林美虾告诉记者,自己有个很温暖的家,也就特希望能在这里重塑这样的氛围,但温暖的前提是保障安全。

  “规范、严谨、专业、细致、温馨”这十字是林美虾给自己定的规矩,也是为了尽可能压缩安全风险,固执的甚至连领导也不给面子。前些天,省督导组到留置点看望她,双方相距五六米远时,林美虾就“叫停”督导组,在她看来这里是留置点,她可能是“传染源”,保持距离,可以让对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这让督导组备受感动。

  留置点共3层,二层三层40个房间为隔离对象住处,彼此相隔,封闭不出,隔离对象从年节氛围转入冷清单间,从家人团圆变成咫尺隔离,还面临可能痛失亲友和交叉感染的双重恐惧,心理起伏大,甚至有抵触厌世情绪。作为“家长”,林美虾总是第一时间介入开导,关心关爱,送上“心理处方”,不似亲人胜亲人。

  “那天我为一名妇女送完饭,刚还好好的她突然撕心裂肺地哭,因为有位家人被确诊,一位家人被认定疑似,那种亲人生死未卜的痛苦感,你站在边上,也会感觉到很难受,就会想着怎样去宽慰她、帮助她。”林美虾站在她的住处门外,足足宽慰了半小时。

  她也总是千方百计满足隔离对象需要,把事情想在先、做在前。每天隔离对象的电话、微信总是接个不停;晚上12点被吵醒,让给送方便面、饼干也是常有的事情。三门有“正月十四大过年”说法,要吃麦焦、糟羹,虽然身处留置点,大家还是有期待,林美虾也早早交代食堂,却赶上县里严管无法实现,她逐一解释,又让食堂备了汤圆,算是让大家过了下节日瘾。

  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在林美虾细心照护下,隔离对象从不理解、抵触,到支持配合,即便走出留置点,对她仍心心相念,有8人专门致电县防控指挥部,请求褒奖林美虾。“我不认识林医生,戴着口罩,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就是觉得她特上心,让我们在那有家的感觉。”已解除隔离的市民郑先生告诉记者,等疫情结束后,他一定去看看林美虾,道一声感谢。


  图为林美虾清理垃圾。

  “我熟悉我留下”,她要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留置点启用后,三日就满员,而工作人员就8人,医护人员仅4人,工作繁重而压力大,由于留置点的敏感性和危险性,最初几天都没有护工,送饭、垃圾清运均由医护人员承担。林美虾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在前头。据同事介绍,送饭、清运垃圾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交叉感染风险大,但这些活80%都是她承担,特别是因为防护服紧缺,为减少浪费,由一人负责,往往都是她揽去抢了先。

  正月初五,林美虾一如寻常地上楼送餐,按规定不准带手机,但同事们却发现异常,原本45分钟的送餐时间,两个多小时都没下来,在一楼大喊,也没回复。考虑到她此前超负荷工作已出现疲乏状况,林小坚不敢大意,匆匆上楼,却看到她隔着门轻声安慰一名隔离对象。“当时还被她说了一句,觉得我浪费了一件防护服”。林小坚被“责怪”同时,却也松了口气。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日结束工作后,她总会打电话报平安,却报喜不报忧。体温测量、健康状况登记、送餐、垃圾回收、联系转诊……忙碌而繁重的工作,加之地处湿寒地段,原本身体康健的林美虾也累倒了,一度在床上躺了4天,但至今家人仍被“蒙在鼓里”。

  而电话那头的丈夫和儿子,为让林美虾安心“抗疫”,父子俩互相照顾,每日定时发送三餐视频、照片。平日里,不怎么使用微信的一家人,在这特殊时期,微信成了联络最紧密的工具。“妈妈做好防护,保重身体,我们等您回家。”读研二的儿子梅逸男也不善言语,但如今每天都会关心林美虾。儿子的微信,也成了她最大的藉慰。

  这些天,隔离对象换了一拨又一拨,至今已有60人解除隔离,安康离开,但林美虾却自正月初一进驻后,至今20多天一步不曾离开。随着近期疫情有所缓解,组织提出更换人员替班时,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比任何人都熟悉这里的情况,我带队最合适,我要继续留下来,疫情不胜,我绝不退!”平日里轻声细语的林美虾,话语却坚定有力。

  郑丽军是林美虾多年的“老搭档”,并肩作战的日子,细碎的点滴无一不感动着她。“工作中最危险、最苦难的事她担当,不让我们上,就像我因为白细胞稍低,容易感染,她就从来不让我上楼。”郑丽军表示,林美虾就像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名大当家,在前方引领着我们、保护着我们,让我们有了坚守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事实上,在她的带领下,临时支部的6名党员和2名干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坚守这一“重地”,确保了留置点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也暖了隔离对象的心。

  

  “不光光我们医务人员在前方,全国人民都在前方,让我们一起加油,让疫情早日结束。”2月17日,三门迎来了久违的阳光,阳光下,林美虾嘴角上扬,她坚信,希望就在前方,就在春暖花开时……

标签: 隔离;三门县;疫情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