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这背后有台州老乡的贡献
2019年10月09日 来源: 台州晚报

  王广良(左)和塞门扎

  前天,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获奖,两位来自美国,一位来自英国。其中,美国的得奖者格雷格·L·塞门扎揭示了身体应对低氧的关键激素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调控机制,找到了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目前,低氧诱导因子已成为开发许多药物包括癌症药物的热门靶点。

  而值得骄傲的是,在这巨大成就背后,有一位天台籍科学家的身影。在诺奖官方提供的五篇核心文献中,关于克隆低氧诱导因子蛋白的论文第一作者,是天台籍科学家王广良。不仅如此,他还是诺奖官方列出的获奖成果关键文献中三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一篇论文的第二作者。可以说,王广良是这项诺奖的重要贡献者。

  昨晚,记者联系上远在美国的王广良,对他进行了采访。

他是世界上首个发现并克隆纯化出氧感知因子HIF1的科学家

  王广良出生在天台县平桥镇的一个村庄。1979年,从平桥中学毕业的他考入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生物系。1986年,王广良拿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王广良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今年已经56岁的王广良,可以说大半生都扑在了科研这条路上。1991年底,博士毕业的王广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投入塞门扎门下,成为了塞门扎的第一名博士后,并开始研究细胞如何感受氧气浓度并改变生理代谢功能。

  在霍普金斯大学期间,他花了一年多时间成功完成了HIF基因的克隆,这也使他成为了世界上首位发现并克隆纯化出氧感知因子HIF1的科学家。

  20年前的科研条件不比现在,为了不让蛋白失活,整个工作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其中几个步骤甚至需要在冷库中进行。为此,王广良总是裹上好几层很厚的衣服,再穿个白大褂。本来瘦削的身体被一层层的厚衣服裹得像个吹足了气的气球,苦中作乐的王广良觉得还挺滑稽。

  在冷库里,王广良每天一待就是很久。而4摄氏度以下的冷库也不是靠加了几层衣服就能够抗住的,实在冷得不行了,他就出来稍微暖和一下再赶紧回去。

  这一年多,他一门心思扑在这项工作上,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完成了HIF基因的克隆。而王广良这一系列艰难而精彩的工作,也为后续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做科研,是他年少时的梦想

  在王广良的好友庞敏超眼里,王广良几十年如一日地扑在科研上这件事,一点都不稀奇。在王广良年少时,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就深深埋在了他心底。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王广良的高中同学庞敏超,他是天台平桥中学78级毕业生,由于高考失利,庞敏超回到了平桥中学的复读班,也结识了小他一届的王广良。王广良当时的班主任庞志平是庞敏超的叔叔,而成绩优异的王广良也是当时庞志平的得意门生。当时学校教室条件不太好,连台电风扇都没有,王广良就跟着庞敏超每天一大早在班主任庞志平的宿舍里学习。

  王广良和庞敏超之间,可以说是在一起钻研学习中萌生了深厚的友谊。王广良酷爱物理,而大他一届的庞敏超则成了王广良的物理小老师。“从那时候起,他见着我就叫哥,到现在他也还是这么叫。”庞敏超回忆。

  王广良上学时的用功是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有目共睹的。“王广良是我们班上最用功的几个学生之一了,那时候,他就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暑假别的同学都回家务农了,他却没事就跑到学校来读书,连午觉都不睡。”回忆起四十年前的往事,王广良高中时的班长徐亦益仍对王广良当初那股拼命读书的劲头记忆颇深。

  “其实他读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一心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吧。”庞敏超说,那个时候,一句“勇攀科学高峰”的口号都能让他们热血沸腾。在同样毕业于杭大生物系的班主任庞志平的影响下,王广良与庞敏超在高考前相约一起报考杭大生物系。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庞敏超报考了医学专业,而王广良却执着地继续选择了生物系。“他就是这样的性格,认定的选择就不会再改变,就像现在,选择了科研就一路执着地走下去。”

  “做科研其实是很枯燥的,但是广良从小做事就十分专注,最适合做科研。”内向低调、沉着专注,是徐亦益和庞敏超对王广良的一致评价。从校园走到科研岗位,再到成为诺奖背后的贡献者,这一切,都是得来不易的,也是王广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他通过本报寄语:

希望台州涌现出更多的华人科学家

  昨晚9点左右,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身在美国的王广良。从诺奖开奖至今,王广良也已经收到了不少来自亲戚朋友们漂洋过海的贺信。“做这项研究的时候没想到它能够得诺奖,得知消息后还是非常激动的。”采访时,王广良的话语中还充溢着满满的喜悦。

  现在,王广良已经离开了霍普金斯大学,从事药物开发领域的相关工作,至今已经参与了不少新药物的研发。“我目前最感兴趣的领域还是肿瘤方面的药物研发,也把精力放在了这块。”王广良告诉记者,在前续研究成功后,他已经渐渐将重心转向了对研究成果向应用领域的转化,“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地造福病人。”

  “这几年,台州的药企发展得很不错,有很多优秀的药企都依托家乡的环境在逐步壮大。”家乡医药领域的发展让王广良感到很是欣喜,“也非常希望能够与家乡的这些优秀药企有合作、交流的机会。”

  在交谈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只要谈及到王广良的专业领域,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这与记者心中木讷的科研者形象大相径庭。对此,王广良笑谈,“我在读书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死读书,其实是因为我喜欢读书这件事,到了科研岗位上了,我就拼命开始钻,外人都觉得科研是枯燥的,其实我觉得科研虽然辛苦,但是很有趣。”

  “做科研是非常崇高的,能够给全人类带去宝贵的财富。”王广良说,也希望台州对于生命科学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孩子们,敢钻敢拼,投身科研,让家乡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华人科学家。 

标签: 科学家;细胞;基因;读书;感知;台州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