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一组老照片︱八十年代台州新春年味浓浓
2019年02月01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叶心源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2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叶心源)新春临近,台州各地超市、商店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对联,“福”字“喜”字耀眼夺目,一股股年味浓郁扑面,选购年货的人们提着购货篮,推着购货车,一脸喜气。

  见此热烈氛围,不由得我回首票证岁月,70年代前的过年情景,感到阵阵寒酸。眼前超市货架上满满的所有东西,除蔬菜外几乎没有一样不受购买票证限量控制。

  80年代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丰富了物资,困扰人们生活的这些现象,都在起着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改变。

  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等各种票证一一退出家庭,成为物资短缺社会的历史见证。市场日趋繁荣人民群众从吃、穿、用到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正在发生着改善,提升。

  这里的黑白照片,记录着80年代台州人们过春节的欢乐景象。

  畜禽满圈市场兴

  这位大嫂家养鸡、鹅、鸭成群,春节前在市场卖得好价钱。70年代前,农民饲养畜禽受限制,超量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受处罚。

  仙居流行红灯笼

  仙居农村过新年、庆丰收,流行挂红灯笼。除夕夜,红光四射更显热烈、喜气。

  伙计共贺过大年

  黄岩城关镇办注塑厂改制,大学生叶庭碧和几个伙伴,敢于担当协力奋斗,企业充满活力,效益显增。除夕夜伙计们欢聚畅谈来年更大步子。

  给百岁姐妹祝寿

  久居黄岩大巍头山顶的鲍宗冰、鲍宗美姐妹俩,妹妹鲍宗美,1984年刚满100岁,姐姐102岁。新春佳节,大巍头村为这俩位“五保户”做寿。县委书记、县长带上“果子包”,翻山登峰祝寿、贺新年。

  粮丰钱增年景兴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户们粮食丰收,收入增加,过年家家贴春联、挂喜福,赞颂改革开放好光景。

  废除粮票粮源足

  粮市开放,市场粮源充裕品种多,做年糕、捣麻糍,糯、晩米供应不限量。

  孩子期盼穿新装

  过新年孩子们最高兴,有好吃的还有新衣穿,免除了布票,妈妈领着孩子进市场放手挑选新衣。

  过年衣花色迷人

  改革开放,路桥服装市场发展为省内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春节前,场内场外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恭贺新年选年画

  以往农民办年货少不了选几张年画装点家壁,当今许多农家挂起年历、工艺壁挂、名人书法、对联等庆贺新年。

  琳琅满目逗娃娃

  80年代吹塑件、娃娃机等益智小玩具进入市场,取代了拔浪鼓、小喇叭等传统玩具。如今吸引娃娃们的是地上会跑、天上会飞的摇控汽车、飞机等。

  高高兴兴过大年

  年糕是新春佳节的传统食品,其“糕”字谐音有产量高、收入高、高高兴兴过大年的象征。

  祝酒新春重保健

  贫困村的这位老农民,如今过上了好日子,进城办年货买来大补酒,讲究营养保健。

  民间文艺闹新春

  滚龙灯、舞狮、高跷等民间传统文化得以恢复、发展,丰富群众新春文化生活。

  黄岩锦江社区年过八旬的退休干部陶尊连,刘湘夫妇将80年代停用的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等等物资购买票证,用三只红纸袋包装封口,写上他们三个儿女名字压入箱底珍藏,将来分给他们。刘湘说:讲十句百句不如亲眼看看,让儿孙们了解改革开放前的烦心事,那时候我们怕过年、愁过年,故称“年关”。国家配发的东西都凭票证而量也很少,春节供应的肉票,除夕夜包了一餐饺子所剩无几;做一件过年衣要布票、棉花票还要棉线票,有句老话,老大新,老二旧,老三补,我们只好买了缝纫机自己动手将旧衣拆拆拼拼,幸好那时的学生都比较朴素,穿衣不讲究式样、新旧,只求得体、干净。退休前从事党的教育工作的陶尊连,他的见解: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有目共睹的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再快再好的历史时期,此前曾延用长达三四十年的物资购买票证,珍藏起来是对下一代教育珍贵的历史教材。

  

标签: 红灯笼;新春;年货;购货;喜气;对联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