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在松门镇政府会议室举行的一场“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意外赢得了镇村干部群众的心,大家奔走相告,温岭诞生了民间“焦点访谈”。
经历近20年的发展,民主恳谈完成了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的制度化探索。从初期阶段的对话恳谈到参与决策,再深化到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与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相结合,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参与式公共预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普通人参与政府财政预算成为一种常态。
起源 农业教育论坛,鼓励群众自愿参加直接对话
最近,温岭市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主任陈奕敏频繁接受各级各类媒体采访,作为民主恳谈的创始人,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陈恳谈”。
1999年,省里部署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试点工作,温岭放在松门搞试点。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陈奕敏与时任松门镇党委书记朱从才商量后,创新地用了论坛的方式,把参加论坛的人员扩大到普通群众,让群众自愿参加,在会上可以自由发言。
对于群众提出的每个问题,镇干部都要回答。
论坛当天,只能坐下300人的会议室,涌入了五六百人,就连走廊和过道上都挤得水泄不通。
村民、办厂的小老板都来了,提问一拨,得到满意答复走了,下一拨人又进来了……当时,村民没有在乎论坛主题,大部分人都是就自身问题发言。在这个论坛上,财税所、工商所、派出所、医院、学校等镇里各职能单位负责人都来了。
自愿参加、直接对话,这两个初创时就确定下的民主恳谈最基本的特征,一直保留至今。
“民主恳谈”名称的形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
2000年,陈奕敏接受浙江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不少记者跟他提出,“论坛”的名称不够接地气,不适合农村基层。一些专家学者与他交流时也提及这个问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当年4月,陈奕敏第一次提出了“民主恳谈”的名称,不过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后来,通过媒体的不断宣传,“民主恳谈”这个名称才逐渐被确立。
2001年6月,市委发文,将各地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政治创新载体统一命名为“民主恳谈”,并提出规范性要求,推广到全市所有镇(街道),进而引入城镇居民社区、基层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单位等领域。
转型 群众参与公众事务决策成常态
作为发源地,松门镇的民主恳谈进行到2000年年底时,在实践上出现了困难,阻力越来越大。
镇里干部反对:恳谈解决的问题大多是群众个人的问题。他们认为,一次民主恳谈会开展后,都会有几十个问题,镇里要针对每个问题组建一个工作小组来解决。几十个问题,就要组建几十个工作小组,其中牵制的精力非常大。解决问题是要资金的,财政压力也大。
村干部反对:他们认为老百姓在会上出他们的洋相,他们在村里的威信受到挑战。
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的重点就是民主决策。老百姓如果不参与决策,他们就不会关心政府工作。民主决策,决策的是公众事务,而不是针对群众个人的问题。这样干部精力和工作压力、财政资金问题都会解决。当然,老百姓的个人问题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2001年年初,当时的牧屿镇(现并入泽国镇)党委想冲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该镇党委书记让宣传委员把陈奕敏请来一起研究商讨。从思想政治工作,转到公共事务的决策,“决策型民主恳谈”的思路在陈奕敏脑海中逐渐清晰。
于是,牧屿镇成了民主恳谈转型的试验田。
这次转型,使民主恳谈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
随着决策型民主恳谈在各镇(街道)推广,2004年,市委出台有关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镇级政府必须将民主恳谈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并将此项列入政绩考核体系。同年,温岭民主恳谈还收获了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深化 参与式预算让民主恳谈更“合法”
即便推陈出新,当时的民主恳谈形式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陈奕敏很在意一些政治学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观点——认为决策型民主恳谈没有法律保障。
陈奕敏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有一次他出差时,遇见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两人相谈甚欢。一个深夜,李凡参加完一个会议后,激动地给陈奕敏打电话分享灵感:“你们民主恳谈可以谈谈财政预算嘛。”
陈奕敏忆起当时的心情,简直可以用“豁然开朗”这4个字来形容。“民主恳谈谈政府预算,不正是将民主恳谈引入了基层人大制度!把民主恳谈与人大工作相结合,法律保障就有了。”
2005年,泽国镇和新河镇率先开始公共预算民主恳谈改革尝试,这种恳谈立足于政府预算谈项目建设。
新河镇开展的参与式民主恳谈,跟泽国镇的有所不同。他们的做法是,给出政府明年的财政预算总数以及现有项目安排,让大家谈谈哪里需要调整。
在新河镇开展的参与式预算恳谈,最基本的就是将政府预算彻底地细化以及公开,这也是陈奕敏设计的参与式预算的根基。
很快,参与式预算改革在温岭各地广泛推开。
十多年过去了,目前,这种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已成为市、镇(街道)、村各级的一种固有传统。经过近20年持续不懈的探索、深化、完善、发展,民主恳谈已基本形成了由决策协商、预算协商、工资协商、党内协商、政协协商、社会协商、城乡社区协商等多种形态组成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