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十里长街廿五间一带有着20多家戏剧服装商行商店,是台州最大的戏剧服装行业集散地,这里的戏服畅销各地。
不仅如此,路桥的戏剧服装制作技艺还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服俗称“行头”,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至清代已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并从刺绣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融画、刺、绣、制衣于一体的独立行业。
路桥戏服成行业标准
路桥本是浙东南的重要商埠,旧时,民间庙会、游艺众多,每逢庙期,更有热闹三天、请班唱戏的习俗。加之本有台州乱弹,各大剧团轮番上演,可谓热闹非凡。
社会文化的兴旺给戏剧服装制作行业带来了生机并随之发展。
上世纪70年代,百废待兴,剧团遍地开花,而许多剧团的戏服都在“文革”期间付之一炬,戏服市场供不应求。因剧团的专业化与民间的职业化,路桥聚集了大量的戏曲相关从业人员,这里的戏服,便渐渐成了行业的最高标准。
路桥戏服除供应台州的民间职业剧团和专业团体外,还远销到全国各地。这些戏服沿袭传统工艺制服和绣图,品种多达50余种,为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增添了光彩。路桥戏服制作讲究
传统的路桥戏服基本按照古代服装礼制的规定制作。舞台上的老生、小生、青衣、花旦、丑角……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戏装,在颜色、形态上有着很多讲究,如大蟒就有黄、红、黑、白、绿,称“上五色”……每件戏服均与剧中的人物相配,不得僭越。
除此之外,每件戏服都要经过设计、绘图、下料、刷样、绣花、上浆、裁剪、缝纫和熨烫等10多道工序。
戏剧服装的刺绣则粗细并用,采用了打子、平金、盘合、堆绫、订线等多种手法,配色鲜明协调。
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纹饰则有龙凤鸟兽十几种,每种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戏剧服装采用的中国工笔画形式,以民族工艺将传统的天地人理念和审美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做戏剧服装的师傅,首先要懂得戏剧,戏剧里角色什么行当,身穿怎么样的服饰,都要十分清楚。同时还要有美术功底,会画稿,人家一说,没几下就能勾画出戏服的样稿。师傅还要会制作道具,头戴的头盔、帽子,脚上的靴、鞋子,背上的插旗、手中握的各种兵器,都要会做。
让更多人感受戏服魅力
十里长街上,有着一爿专做戏剧服装的店,名叫“梨园春”,店面不大,店的主人就是李少春。
每天,李少春都会打开店门,推开格子窗,坐在案板前,铺下一大块的红绸绿缎,拿起剪刀“刹刹”地裁剪。他的身后悬挂着一件件的戏服,姹紫嫣红。
这些光鲜的戏服将会在舞台上像附着生命一般,与身着它的角色一起,演绎着一幕幕悲欢离合。
李少春是路桥戏剧服装加工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父亲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制作戏剧服装等用品。他从小喜欢工艺美术类传统文化,15岁在父亲的指导下临摹传统戏曲图案,在戏剧服装的画稿和制作上从事至今。
父亲对他说:“手艺人就要做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少春也觉得有义务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不仅时常向行内老师傅探讨求教,吸收精华,有了自己鲜明的创作特点。这几年,也带过不少的徒弟,有几个颇有灵性,最后还是走了。
在李少春看来,做戏服不仅要有灵性,还要有定力。
十里长街每天迎来喧嚣,“梨园春”每日照常开门。作为一位80后的年轻人,李少春也曾憧憬过到大城市闯荡一番,也有人向他推荐去省城的小百花剧团,做一名戏剧服装设计,可他终究都没去。
在他自己看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戏服的日子,能在这一行相守,就是一种使命。说起未来的打算,李少春眼里闪烁着憧憬,笑着说:“我想在台州建一座戏剧服装展示馆,或是博物馆,供更多的人了解或学习戏剧服装的技艺,感受戏剧服装的魅力,不过,现在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梦想,我会努力的。”
舞台上一晃而过的华美戏服,也是千百年来戏曲文化的见证。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