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24只“喊话”喇叭 串起两代校长的不了情结
2018年08月10日 来源: 玉环发布

微信图片_20180810091547.jpg

  “在水中游泳的两位同志,请你们速速上岸,这里是禁止游泳区域……”8月8日上午10时许,烈日炎炎似火烧,一位头戴斗笠、手举高音喇叭的年迈老人,站在清港狼岩山水库边,神情忐忑,朝着水中嬉戏的陌生人一遍遍“喊话”。

  这位老人叫陈志生,今年74岁,是清港新民小学的老校长,现任清港镇关工委副主任。每到暑假,他就天天“赖”在河边志愿巡逻、“喊话”,用自己的汗水宣传防溺水安全,只为学生游泳溺水身亡的悲剧不再上演,12年来,从未缺席。


微信图片_20180810091552.jpg

舍与得:用养老时光 换一方平安

  “老陈,您又来河边巡逻了。”“老陈,今天有没发现下水者?”在巡河沿途,碰到陈志生的村民都会热络迎上去,问候几句,而他也是笑盈盈地回应,然后继续保持“火眼金睛”搜寻模式。

  陈志生穿着非常朴素,经常开着一辆电瓶车穿梭在清港辖区内大小河道边,车上还会备着斗笠、巡河日记和高音喇叭,他总笑称这是巡河“四大法宝”。而狼岩山水库、徐都塘、庙湾塘,则是他每日的必到之处。

微信图片_20180810091556.jpg

  “现在天气热了,来野泳的人会慢慢多起来,我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都要巡河,一天不走上三遍,心里不踏实。”陈志生介绍,清港的河比较分散,所以每次巡河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一天至少得走20多公里路。

  特别是狼岩山水库,位于山间,有段8分钟的崎岖山路。这对于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个年过七旬、且腿动过手术的老人来说,步履维艰。

  附近村民苏大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陈年纪大了,走起山路来特费劲,我看他一摇一晃,有时只能靠拄着拐仗前行。每次我劝他跳过这个巡河点,他非但不听,还走得更勤、更起劲,真不知道在图啥。”苏大爷摇着头叹息。

  纵使被人不理解,说成“疯子”“多管闲事”,陈志生也毫无怨言。只是一遍遍地重复巡河、“喊话”,就连高音喇叭也“坚持不住”,“罢工”了好几只。

  谈及自愿巡河的初衷,陈志生说:“2006年,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3名学生因游泳溺水身亡,看着他们的父母抱着冰冷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必须要力所能及看好河塘。”

  正是那年暑假,陈志生购买了人生第一大巡河法宝——高音喇叭,从此踏上了漫漫巡河路。他说,做人要懂得舍取,消闲静摄、颐养天和的日子,他过不惯,他愿牺牲养老时光,换一方平安。


微信图片_20180810091558.jpg

传与承:两代人“交棒”传递正能量

  从23岁参军退伍到回乡进入教育战线,再到1998年退休创办了清港新民小学,在教育战线热血奋斗了近50年,陈志生早已产生了一种教育情怀。他的言传身教,使朝夕相处的孩子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他的品质。

  “我把学校和高音喇叭交给你了,你要让这群民工子弟平平安安,在第二故乡感受到温暖与快乐。”去年,陈志生离开清港新民小学时,把这一生最牵挂的事儿托付给了儿子陈勇。

  “我不会让您失望的!”简单一句承诺,陈勇握牢父亲递来的“接力棒”。

  不负所望,这一年来,陈勇用爱育人、用心办学,不仅让来自四方的民工子弟得到优质教育, 为改变命运注入知识动力,还加强了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暑期爱心班便是传承的“硕果”之一。为了确保更多孩子在暑期里的安全,2011年,陈志生特意办起暑期爱心班,免费把一些无人看管的孩子集中到学校里学习。

  当天下午,走进清港新民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内传来朗朗读书声,在这里,每天会有书法课、音乐课、英语课等各式各样的小讲堂,老师们除了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之外,还会让他们汲取课外知识。

微信图片_20180810091606.jpg

  来自贵州的学生刘来凤成了暑期爱心班的“忠实粉”。她说,“这里的教学都是免费的,爸妈很放心把自己送来,而且课程越来越丰富,我已经度过了5个充实快乐的暑期生活。”

  像刘来凤一样爱上暑期爱心班的民工子弟比比皆是,7年来,这里留下了近千名孩子的美好回忆,也见证了他们的快乐成长。

  从儿子成为接棒第一天开始,越来越多人主动加入这场接力跑。有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还有附近村民等,他们与陈志生、陈勇父子一起轮流在河边巡逻,宣传防溺水知识,为孩子们撑起夏日“保护伞”。

  看着巡河队日益庞大,陈志生既开心又感动。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终有限,大家彼此“抱团”,才能形成更大的正能量。

  69岁的村民苏万青是志愿者之一,经常陪着陈志生一同巡河。他坦言,自己被老陈的精神深深感动,这么大年纪还为了下一代不辞辛苦的忙碌,我们这些比他年轻的人更应该出力,和他一起守好河塘。

后记

  现在,村民们都亲切地称陈志生为“民间河长”,对他的付出更是交口称赞。至于那些年被喊坏的24只高音喇叭,都贴着年份标签,成为他眼中的“无价之宝”。这里头,记录着他对民工子弟的真切关爱,也串起了两代校长的不了情结。

标签: 高音喇叭;斗笠;老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