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记者在温岭跟访船舶检验——验船师:心细如发护远航
2025年09月18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赵静

9月16日,今年为期4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结束,东海全面开渔。温岭石塘港口百舸争流,全面开捕,刚通过示范引领船验收的浙岭渔27835船也一同扬帆远航。

“总算告一段落。”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渔业船舶检验站的验船师潘奕舒了口气。船检站承担着船舶检验与发证、技术服务单位检验质量监督、协助开展渔船“两新”改造等工作。每年休渔季是渔船修整的黄金期,也是验船师最忙碌的时节。

几个月来,验船师忙得连轴转,整个休渔季完成1914艘营运渔船检验、383艘“两新”改造船舶检验。日前,我跟随验船师的步伐,体验他们一天的工作。

验船师潘奕向记者(左)介绍检验项目。 共享联盟·温岭 徐伟杰 摄

钻船舱爬舷梯,汗湿的衣服能拧出水

第一站,我跟着潘奕来到石塘镇钓浜码头。搭乘辅船离岸后,我手脚并用攀上一艘大船,眼前是十几条大小不一的船舶挤靠在一起。“要验的船还在里头。”潘奕抬手一指,目标船还隔了三四条船的距离。

船家拉动缰绳让船靠拢,历经一番小心翼翼地攀爬,我们终于抵达目标船。船头印着的“浙岭渔27835”鲜明夺目,日头下的扶手烫得灼人,站在甲板上,热浪裹挟全身。

“这艘船已服役16年,之前屡现舱内漏水,船老大陈夏友投入130多万元对老伙计进行示范性引领船更新改造。”潘奕介绍,“2024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将海洋渔船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纳入‘两新’工作,并在资金补助上大力支持,温岭示范性引领船、安全引领船申报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你可以理解为:示范引领船改了电路,房间重新装潢,船体电焊部分也重做了;安全引领船只改了电路。今天是这艘船的‘两新’改造完工检验,只检查改造部分,属于局部检验。”

我随潘奕登上船首,只见他蹲下身,指着一根细空气管解释:“我们脚底下就是首尖舱,这是通向首尖舱的气口,舱内密闭,人进入易窒息,空气管能通风换气。但这根管子高度不够、直径太小,必须整改。”他边说边在整改单上记录,“所有问题都要整理反馈给船东,限期整改达标后才能通过检验。”

渔民硫化氢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示范性引领船要求配备防硫化氢四件套。潘奕打开四件套,风机、安全绳、气体检测仪、防毒面具等一应俱全,他同陈夏友讲解起使用方法:“进舱前,先用风机把有害气体排出去。通风完毕,再使用气体检测仪测试。若数值达标,船员才可以戴上面具和安全绳进去。假如遇到问题就立马把人拽出来。”

只见船上“三步一探头,五步一警报”。“需要这么多吗?”我有些好奇。

“这些烟感、温感探头都是新增的,每个都有对应的用处。”潘奕说,“最要紧的是船舱内的探头。”

他打开船舱的门,一股混合机油与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跟着他顺梯而下,舱内密不透风,如同一个桑拿房。

潘奕攀上梯子,用烟雾喷雾测试烟感探头。不到3秒,红灯闪烁,刺耳的警报声响起。“驾驶室也会同步报警,若3分钟未处置,全船警报将启动。”他说,“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速闭阀。机舱若起火,人如果进来会很危险,得通过速闭阀应急切断,我们得现场测试是否有效。”

潘奕(右)测试烟感探头。 共享联盟·温岭 徐伟杰 摄

我跟随潘奕上楼梯走出机舱,找到速闭阀的阀门,等他返回就位,我拉了一下,“可以吗?”“没问题。”船舱内传来潘奕的答复。

钻过船舱,又爬舷梯……心细如发的潘奕一直忙个不停。一个小时后,检验完毕。潘奕的衣服湿漉漉地贴在后背,他抹了把脸说:“最忙时,一天需检验10艘改造渔船,衣服湿得能拧出水来。”

在当天的检查中,除了空气管高度不够、直径太小,还发现了两个问题:两个通风管没装配到位、管道隔热的棉布未包裹完整。潘奕仔细记录,并反馈给陈夏友。陈夏友一周后就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

木梯四层楼高,登船时腿发软

“这趟的任务,是对已验渔船进行复核。”下午,我跟着温岭船检站负责人陈福智前往温岭世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船台上船舶林立,不少船只仍在紧张维修。

“除了‘两新’改造检验任务,船检站还负责营运渔船的检验,船检站持证验船师仅有7人。”陈福智说,“所以我们请了外援。”

温岭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渔船检验技术服务单位——浙江图安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完整的监督流程,由船检站对服务单位检验合格渔船抽查复核。

图安公司项目负责人王诚头戴安全帽,已在现场等候,我们随意走到一条渔船旁,陈福智指了指:“就看这艘船吧。”

相比“两新”改造船局部船检,营运船的检验项目更为细致,堪称“全方位体检”,覆盖船体结构、机械设备、电气、消防救生等13大项、81小项,大至船体舷墙焊缝质量,小至风雨密门的密封条,都要查验。

临登船时我腿发软了,眼前的捕捞船约50来米长,船体加船台高达12米,约四层楼高,上下只靠一架斜搭的木梯,梯船夹角约30度,极为陡峭。陈福智驾轻就熟地爬了上去,木梯随步伐摇晃,中间段尤其令人心惊。

我犹豫再三,才鼓起勇气抬腿向上,全程战战兢兢、不敢下望。短短两分钟,仿佛被拉长成24小时。爬到顶端时,陈福智一把将我拽上甲板,我定了定神才缓过劲来。

“一开始我也怕,但工作所需,爬着爬着就习惯了。”陈福智笑着说。

拿着检验项目表,陈福智逐项仔细复核。“排水舷口得敲一敲,”他边说边动作,“像这样口子朝外开,说明是活络的,水能顺利排出去。水密舱壁严禁开口,不少船会开小口放东西,这类必须整改焊接复原,或者加装水密人孔盖。空气瓶的安全阀是否安装也要检查,压力过大时安全阀能自动泄压,否则有爆炸风险……”

“整改意见有哪些?”陈福智问王诚。“有6条,比如救生衣灯过期、风雨密门把手损坏等。”王诚调出整改前的照片给他看。陈福智将照片和船的实况一一比对,均已整改完毕。

“每个检验项目都需拍照存档,一条船平均要拍摄超过200张照片。”王诚告诉我:“这艘船情况算好的,船厂自查比较到位。遇上老旧船,整改意见能有二三十条。”

改造两条船,省了五六万

傍晚时分,陈福智的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报喜信息跃入眼帘。发信人是船老大陈显军,他名下的两条示范性引领船已“基本合格”。“多亏了陈站长替我们想办法。”这背后,有一段让陈显军倍感温暖的经历。

渔船改造过程中,船东需自费聘请技术服务单位,陈显军原本自行联系了一家单位,对方报价超出预期。

“我当时就跟陈站长通了个气,他一听,立马叫停。”陈显军回忆起来,语气里仍是满满的感谢,“他帮我推荐了一家口碑良好的服务单位。整改过程中,他一直替我们着想,千方百计寻找既经济又安全的整改方案。我两条船加起来,省了五六万元!”

当天下班后,陈福智并没有马上回家,他还在审核验收渔船的纸质台账。身边的档案柜已被20多本厚厚的台账塞得满满当当。“这些必须在元旦前整理完,渔民的‘两新’改造补贴才能按时发放。”

他的办公桌上,除了《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和《钢制国内海洋渔船建造规范》两本厚厚的工具书,还堆放着省、市每年新出台的大量文件、修订的法规与技术指南,“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不掉队、做好服务工作。”陈福智说。


标签: 温岭;渔船;检验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