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基调、大海主题,在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有一个“海味”图书馆。这里集培训课堂、志愿服务、体育健身、礼堂文化于一体,自开业以来,一直有着旺盛的人气。
这个丰富了当地居民精神家园的图书馆,还有一个别称——“一元楼”。因为这个1600多平方米的场地,年租金只要1元钱。
“我们搬了新厂房,旧厂房就空出来了。”路桥区政协委员、浙江金浪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华聪说,在考虑闲置厂房的用途时,他们刚好了解到,金清镇政府当时也有建设图书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意向,就决定把场地以每年1元的价格租给镇里,租期10年。
据了解,路桥区政协把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作为履职“靶心”,全面实施“五联助”行动,构建全覆盖助力模式。“我们实施‘一村一委员’定点联片制度,组建小分队,积极参与乡村共富实践。”区政协委员工作委主任梁文彬说,累计组织委员开展各类履职活动1000多人次,帮扶低收入人员337人次。
“政策宣讲全覆盖,文明实践育新风;五员驻堂增活力,文化地标见精神……”沿着醒目的标语步入“海味”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施萍萍正帮一位读者寻找需要的书籍。“每天人都不少呢!”她说。
海量的藏书,让当地居民随时可漫步知识的海洋;环绕式台阶座位设计的休闲阅览区,为小型读书会、文明实践分享会提供了便利,也为新时代文明传播提供了场所。
“我们广泛搜集资料,挖掘本地最美人物,梳理历年道德红榜人物事迹,以墙面展板的形式进行展示。此外,还对乡村十礼等礼仪活动也进行了详细展示介绍。”金清镇相关工作人员说,在乡贤的助力下,传承地域文化、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以及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展示活动有了相对灵活的空间。
一腔热血的金清乡贤,不仅助力筑起了精神家园,也打开了一条致富之路。
路桥草席是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期,路桥草席就成为皇家贡品,享誉大江南北。
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草席的需求也渐渐讲究起来。传统的草席由于不能折叠,占用空间大,且制品相对粗糙,使用的原料也有易发霉、生螨虫等缺点,再加上蒲草、马兰草每年只能收割一季,大大限制了草席的生产规模,草席渐渐被竹篾制成的凉席取代。而缺少竹子的本土供给,金清传统草席编织业一度遭遇“生存危机”。
2003年,新乡贤林邦球引进南美智利高韧性木浆制成的纸张,尝试生产纸编草席,随后立刻被市场接受,深受客户喜爱。
林邦球便开始带着乡亲一起创业,开辟了一条乡贤带富通道,金清凉席产业的转机就此来临。
“草编行业因乡贤之力‘重生’,带动行业凝聚力加强。”金清镇统战委员徐学武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草编行业就率先抱团,通过“共享员工”“共享生产要素”的方式,带活草席行业致富之路。
精准“回归”的金清乡贤,还是当地的和谐密码。金清是路桥的工业重镇,辖区内企业众多,在金清商会里,有着一支由企业负责人组建的新乡贤调解员团队,“内行人用内行话”调解,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