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切都在白驹过隙中老去。无数东西在不断繁衍中得以延续,同时,也有无数东西因无法复刻而注定停留在岁月的某一刻,成为回不去的历史和回忆。记录当下,传承经典,我们推出一组《台州“手艺人”》的系列报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当下身边正在“消失”的手艺人和他们的手艺,见证祖祖辈辈留下的“精髓”,探讨这些手艺的传承和发展,聆听老匠人们的故事,传唱他们的精神和魅力。
初冬的椒江章安老街,古朴,静谧。
一早,78岁的张祥喜推开嘎吱的木门,伴随门头上写着“箍桶”二字的招牌旗帜在微风中摇曳,张祥喜箍桶铺的一天开始了。
在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的安排下,当地的不少手工艺都被聚集到了老街上,张祥喜作为“箍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每天在老街上守店,向过往游客展示这项老手艺,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每天登门造访的游客,他们好奇和惊诧于张祥喜的巧手,也会兴趣满满地在现场感受下一个简单的木质工艺品的制作流程。虽然没有人会花时间从张祥喜手里接过这个衣钵,但作为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如今有了宣传这项技艺的“宣传大使”的新身份,他可以向更多人的展示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也让他这个“箍桶”掌门人颇感欣慰。
订单排到一个多月后
曾是人人羡慕的“香饽饽”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职业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考究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箍桶”绝对算得上一个。
在那个还鲜有塑料、玻璃、不锈钢制品的年代,家家户户的用具大多都是木制的,而这些木制物件的制造和修补,都离不开手法高明的箍桶匠。
19岁那年,张祥喜在机缘巧合下,拜入章安谢张村老工匠张敬堂座下,开始学习箍桶的手艺。当时的张村,箍桶匠不算少,但手艺排在榜首的便是张敬堂。
师出名门,加上天赋和勤奋,张祥喜很快就将师傅的技艺精髓熟记于心,结合自己后天的不断钻研和创新,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时20岁出头的张祥喜,已经成了村里继张敬堂之后,水平最高的箍桶匠。
巅峰时期的张祥喜有多强?从设计画图再到打样制作,他都可以一手包办,做出来的成品与要求分毫不差,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见过张祥喜大作的村民无不惊叹赞赏,口碑也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出去了。到后来,周边村子的人也都会来请张祥喜出手,一些慕名而来的名门望族,不惜出翻倍的高价,只为求张祥喜帮忙打造家中的几件生活用具。
“那时候还没有电瓶车汽车这些,有辆凤凰牌自行车就已经很有排面了。为了请我过去,一些有钱人家甚至让家丁骑着自行车来载我过去。只要我肯接,别人做一工的工钱,他们愿意算我两倍甚至三倍。”那时候的张祥喜真是忙坏了,来找他的不乏达官贵人,很多活儿都是其他箍桶匠搞不定了,最终靠他出面解决。“最忙的时候,要找我干活,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来预定。”
那会儿,人均月工资水平也就20元上下,而张祥喜一个月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五六十元。当时的凤凰自行车一辆价格150元,张祥喜也买到一辆,他是村里第三户家里有“私家车”的富贵家庭。并且在几年内,张祥喜在村里盖起了三套房子。因为兜里有钱,很多街坊邻里急用钱的时候,都会找他借一些应急:张三买猪上门向他借点,李四孩子结婚需要用钱也来找他……而善良的张祥喜也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而到了适婚年纪的张祥喜,也成了无数老父母眼中最佳的女婿人选,几乎每天都会有媒人上门说亲。“那时候真的太炙手可热了,到哪里都非常受尊敬,去谁家都是座上宾。”回想起曾经的辉煌,张祥喜眼里有光。
“箍桶”行业遭遇时代“滑铁卢”
他和徒弟另谋糊口出路
因为手艺好,而且赚钱快,很多人都来向张祥喜拜师学艺。那个年代的师徒规矩颇为苛刻,一旦拜师成功,徒弟要在师傅这里学习和打工至少3年,师傅除了负责徒弟吃住和理发的费用外,徒弟在此期间的所有劳动所得,都归师傅所有。
为了从张祥喜手里学到真传,张家每天门庭若市。而张祥喜在徒弟的选择上也是非常仔细严格,从出道至今,张祥喜先后总共带过6名徒弟。认定徒弟后,张祥喜就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积累全数传授给他们。“有些人做师傅,都会自己留一手,生怕徒弟起来了,会抢自己的饭碗。”张祥喜却不担心这个问题,毕竟箍桶生意的市场那么大,有钱一起赚才好。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箍桶这份看似前途无限的职业,在不久后很快成了一门“要饭”手艺。
张祥喜还清楚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忽如一夜春风来”,村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塑料桶,玻璃瓶,不锈钢盆,在这些物美价廉又轻巧耐用的新产品面前,传统的木制器皿显得笨重累赘,无论制作和后期维护的成本,都无法和新产品抗衡。
“那时候肉眼可见,上门找我修东西的人一天比一天少,来找我订制产品的单子也是怎么也等不到了。”最让张祥喜感到难受的,是曾经那些对他前拥后簇的村民,也都离他渐行渐远,甚至会有人在背地里,说他的箍桶手艺,已经是个要饭吃的行业了。
尽管心里不舒服,也不愿面对和承认,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迫于生计压力,张祥喜和他的多名徒弟,也都不得不作出妥协,放弃自己的老手艺,开始去其他行业里淘金。
张祥喜用积蓄淘了一辆二手货车,雇了一名司机跑运输,结果才跑了一年多,就发生了车祸, 虽然双方人员都没有重大损伤,但造成的巨大损失也脱不了干系,张祥喜因此赔了不少钱。
后来又跟风做了几年的手提包加工生意,起初收益还算不错,可后来因为中了合作方的圈套,结果最终还是以亏损收场。
直到后来,张祥喜认识了一些做文物古玩的朋友,开始进入相关领域,凭借他的聪明和好学,不久便在古玩界站稳了脚跟。“做了多年以后,我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人脉,近些年,我还帮多地的博物馆收集了不少文物,也算是做了些贡献。”
闲暇之余,张祥喜还是不舍得丢掉自己的老手艺,抽时间做些木制小工艺品,用来陈设观赏,或者送作好友当作纪念。“靠这个箍桶的手艺赚钱是完全没有可能了。”
谋生手段成了艺术呈现
在守望中静待“箍桶”手艺的落幕
随着年纪的增长,张祥喜越来越感受到感官的退化,体力的衰减,他无法像以前那样四处奔波,随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好在前些年,章安街道又给张祥喜找了一份“养老”的活儿,那就是在老街给他张罗了一间门面,邀他坐镇其中,作为“箍桶”手艺的传承人,向过往游客展示这门老手艺,为来这边举行课外活动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场所。
2023年11月22日下午,章安街道的几所学校联合举办了一场课外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的站点就放在张祥喜的店铺内。张祥喜只需要负责提供基础的材料,并且指导孩子们现场制作一个笔筒,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场活动配合完,我可以拿到300元的经费补贴。”张祥喜透露,他现在只能靠接待类似的活动,才能靠这门手艺得到一些收入。
“那为什么不做一些红白喜事等习俗时用到的木制用品来变现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张祥喜叹息了一声:“以前的木制产品,是正儿八经要用的,所以对品质要求非常高,这就非常吃师傅的功力。现在这些习俗祭祀用到的产品,更多的是一个摆设和象征,对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很低,大家去批发市场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一个,又有谁愿意花那么多钱在我这里定制一个同款呢?”
张祥喜告诉记者,箍桶的手艺,本来就不是用来做玩具的,这门手艺的高超之处在于可以在不使用任何粘合剂的情况下,做到仅用几块木头,就能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器皿,满足家里的各种生活需求,经久不衰。
在现场,张祥喜还给记者做了简单的演示。只见老人将一块板材熟练地在一种叫“推刨”的工具上进行加工,“推刨”的结构并不复杂,就是在一块平整的木块上装上一块倾斜的刀片,木材推过,被刮掉薄薄一层,通过重复这个动作,张祥喜最终将木材加工成精准的尺寸。
“你们以为我这个材料的口子是笔直的,其实并非如此,在材料的最中间,是有细微的凹进去的,这样的微妙设置,是为了在箍桶的时候,可以让木材与木材之间更完美地衔接。”
在材料准备好后,张祥喜将木材围到一起,形成一个桶状,再将一根钢筋围绕成的钢圈套上去,随着锤子一记记落下,钢圈将木桶越收越紧,最后就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木桶。
“不仅制作上很有技巧,选材也非常有讲究。比如需要做成盛放液体的容器,那么材料必须选山木,而盛放干物的容器,最好的材料就是柏木……”说起擅长的手艺,张祥喜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
在沟通的过程中,每每提及对这门手艺的“自救”,张祥喜都是摇着头说“没办法”:“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已经用不到这门手艺了,没有市场,它就没法生存,这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
不过对这位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这项老手艺如今成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有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他设立了专门的展示门面,让他这让他这个老匠人感到无比欣慰。“我会将这朵艺术之花向更多的人去呈现和展示,让更多人体验和感受到这门手艺的魅力和价值。”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