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热点聚焦
台州人文地理|宋代台州人吴芾的为官之道
2023年04月21日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应芳露 吴亦可

  南宋名臣仙居人吴芾,六知州府,四为朝臣,眼见众生艰难竭蹶,眼见众官朱楼起落,在当时秦桧专权的官场中浮沉,能一如本心,坦然处之。他所坚守的为官之道,以一生铮铮傲骨讲述的家国情怀,于今世仍有启示。

  吴芾画像

“吏莫容奸,民怀惠利”

  南宋绍兴二年(1132),28岁的吴芾进士及第,初任温州乐清县尉。到任的第一天,新官吴芾便面临着“被参劾罢官”的“第一难关”。

  面对贫苦民众迫于生计,铤而走险“担私盐”的现象,吴芾明知“属更定法,凡有私盐越境,尉皆劾免”的严酷律法,却以自己官位与生命相赌,对乐清盐关“睁只眼闭只眼”,为天下苍生“暗开私盐通道,滋千村万户贫民家命”。

  彼时,他心中那顶“乌纱帽”的重量,甚至于生命之重,在水深火热的百姓面前,都轻如鸿毛。

  知婺州(今浙江金华),从民本出发,尊重、推崇民间自发形成并行之有效的“义役”;

  知绍兴府(今浙江绍兴),废除折色之法,出常平米募饥民浚治鉴湖;

  知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处事不畏强权,刚正不阿,被许多豪强与权贵忌惮;

  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造舟以梁姑溪,方便百姓通行且节约开支;

  ……

  为官近五十载,百姓“急难愁盼”的事始终牢牢占据在吴芾的心头,“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的准则贯穿于他一生,使奸邪之人不敢妄为,普通百姓得到实惠。

  历史无声,岁月却在临安城的一条河,为吴芾的“一心为民”留下了些许痕迹。

  盐桥河是临安城内河道最长、航运量最大的河,城内的谷米、柴薪等物,主要依靠它传送,时人又称为“大河”,即现在的中河。

  南宋时,因扩建德寿宫,龙山河禁止通航,部分河流渐淤,致运河主干道盐桥河河水干涸,民生生计受到极大影响。

  南宋隆兴二年(1164),吴芾向宋孝宗上奏请求开浚河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朝廷很快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测量、作坝、引水、戽水……盐桥河及周边河道的治理疏浚在吴芾的指挥下一气呵成,运河河道综合治理水平大幅提高,盐桥河也恢复了“客舟还傍市中行”的繁华。

  那波光粼粼的澄澈河水,至今未改旧时容颜,承载着吴芾“吏莫容奸,民怀惠利”的愿想,恰逢清风,驶向远方。

  吴芾作品《湖山集》入选《四库全书》

“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

  “与秦桧旧故,至是桧已专政,芾退然如未尝识。公坐旅进,揖而退,桧疑之,风言者论罢。”在《宋史》记载的寥寥数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力主抗金,深谋远虑的吴芾是朝堂上“不合时宜”的人。

  吴芾的“不合时宜”从“金将败盟”时便初见端倪。他冒死闯堂,力劝高宗要“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求合乎天地,无愧乎祖宗,则人心悦服,天亦助顺矣”。慷慨陈词换来的却是以“诬官欺君”之名的“迁殿中侍御史”。

  贬谪并没有让吴芾收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宋军两淮抗金失利,朝野震动,群臣人人自危,纷纷上疏建议退避,吴芾铿锵有力的一声疾呼让朝堂上所有人心下一振:“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为上策,退为无策。”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在金朝完颜亮毙命扬州,形势略有好转的那一刻,吴芾定然也是“壮怀激烈”,他力劝高宗赵构御驾亲征、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系中原之望。只是,不愿放弃西子湖畔的歌舞升平,高宗最终没有采纳吴芾迁都的意见,还都临安,已不知何时可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就这样,亦知国难危的文官吴芾,成了后世人眼中的“战略家”,一辈子坚守着“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的他,仕途几经坎坷,不甚安乐直至告老还乡。

  “岁月催人老,少年安在哉。羡君杯酒里,日日见花开。”年迈的吴芾在阅岁亭中洋洋洒洒写下了《题阅岁亭》一诗,诗中感慨岁月无情地催人老去,从前的少年时代已不知去向,自己却羡慕年轻人能够杯酒年华,花开正好。

  若是人生可以再来一趟,吴芾必然也是曾经那个少年的模样,因为他明白:有些事需要有人去做!有些话不得不说!

家国为先的“愚人”

  一生只此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大”事,为之倾尽全力、燃烧生命,吴芾算得上是个不合时宜的“愚人”。

  如果说“知其不该而不敢为”,不做“不应该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框定了为人的下限,那做“应该做,不可能做到”的事,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断抬升人生的上限。

  孔子告诉世人,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看似是不明智的愚行,却是“向死而生”的“大智大仁大勇”若愚。

  纵观吴芾一生,于皇帝,于权贵,敢说敢做,坚持抗金,哪怕讨皇帝不喜,惹权臣不快,他可以抽身就走,不在乎头顶的乌纱帽。

  吴芾所做的墓记

  一往无前,一生铿锵,古今中国,“愚人”从来不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山河破碎风飘絮里从容殉国的文天祥是“愚人”;“为中国寻找一条救国之路,乃是我李大钊毕生所求”,《觉醒年代》里走在那长且泥泞的道路上的李大钊是“愚人”;“我是个山里孩子,将来想回家乡工作,把家乡建设好”,长眠于广西百色市的百福园公墓的黄文秀也是个“愚人”。

  个人、家庭、国家,正需要这种以家国为先的“愚人”。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付诸行动,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勇气和担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标签: 吴芾;壮怀激烈;不合时宜;愚人;抗金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