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全国都在过情人节,温岭石塘的孩子却过“小人节”!
2019年08月08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赵静 通讯员 郑洁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8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静 通讯员 郑洁)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全国上下疯狂撒狗粮的日子。而在温岭石塘,21世纪第一缕曙光照亮之地,“七月七”却是总角垂髫的好日子,当地称作“小人节”。

  8月7日一大早,石塘镇东海天后宫文化广场人山人海,节庆的曲乐响彻天空,焚香祈祝的青烟缭绕在这片渔村小镇的角角落落。

  渔民们穿上传统服饰,跳起了大奏鼓,孩子们精心打扮,准备接受大家的祝福。数百名慕名而来的游客围聚在四周,兴致勃勃地等待仪式的开始,还有许多来自上海、南昌、济南、杭州等地的家庭特意穿上浅蓝色汉服,来体验石塘海洋文化。

  这一天,石塘闽南移民后裔未满16岁的孩子都要过“小人节”,向七娘妈祈愿。当天的祈福活动共分为敬献祭品贡品、主祭上香、宣读颂词、儿童齐诵、祭拜行礼、感恩祈福等,渔民们拿出用竹条、彩纸、泥巴等原料扎制而成的彩亭、彩轿,摆上一壶老酒,7只酒盅,托盘上是各色水果,长寿面、面食糖龟,鲜肉,祭拜七娘妈,许愿之后再焚烧部分祭品,并将灰烬倒入大海,祈愿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历史上,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她是小孩的保护神。七夕为七娘妈生日,家家户户都祭拜她。箬山先民从闽南迁入时,把这一习俗带入并延续至今。2011年,石塘“小人节”入围国家级非遗,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化石”。

  “我家住在石塘箬山东兴村,从小看着大人在每年的七夕节给我们三兄弟行祈福礼,现在我自己都50几岁了,自己的孩子也长大成人了,现在又为下一辈过‘小人节’祈福。”石塘非遗协会一位会员说,这就像一个轮回,长辈们的祝福将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

  现场,最吸引游客目光的还是小人节必须的祭品—彩亭(彩轿),民间简称“纸亭”。“小人种田秧,今年满金堂”。彩亭通常以五彩纸和竹子为主原料,扎成精美绝伦的立体二、三层楼台,每一层又如民间的抬阁,有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内容多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个个栩栩如生,色彩绚丽,看起来活灵活现。

  舞龙滚鱼锣鼓喧天,擎香祈祝、焚烧彩亭……仪式过后,就是客人大快朵颐的时候了。富有渔家特色的美味佳肴摆满桌子,家家户户喝酒声此起彼伏,单是一大盆的正宗箬山“绿豆面”,里面炒进鱼鲞鳗鲞等各种渔产品,其美味就让客人啧啧称赞。

  “七夕小人节”是名符其实的小孩子节日,相当于把小孩子都集中在这一天做生日,从小孩1岁起开始做,一直做到16岁为止,也相当于是传统农历“儿童节”。他们成为成年人便不再过小人节,如此一来,小人节便又有了“成人节”的内涵。

  “这几年我们石塘的小人节一年比一年热闹,以后我们也会努力把这个节日办得更好,办得更响,办成石塘的一张名片。”石塘镇党委书记江陶舜说。

  温岭石塘的小人节,也曾冷落沉寂,而今又重新兴盛。许多迁出石塘的人家,也在这一天回来,带着孩子体验节日的欢乐,为孩子送上祝福。

  我想,在这些孩子们一生中,即使到老,也会一直记得这个节日,记得那天震天的乐曲,记得长辈祈愿时的虔诚和祝福,记得明媚的阳光和蔼蔼的烟气,记得所有的美好。如果能够有众多的孩子想起,那么,这就是台州文化的记忆和传承。

标签: 小人节;温岭;祈福;农历;牛郎织女;民间传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