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我们的身份各有不同,是公务员,是医生,是老师,是销售,是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工作之余,我们的喜好殊途同归,拿起相机,用镜头追逐美的故事,用专注留住美的瞬间,用心感悟画面内外的百味人生。“台州相册”是一个面向普通摄影爱好者的图片栏目,欢迎你拿起相机或手机,一起来记录,来创作,来分享……
身处黄岩富山乡半山村,你会惊讶于它的遗世独立。
800多年的岁月时光,给村庄留下沧桑记忆的同时,也沉淀下厚厚的历史韵味。
富山乡的平均海拔为600多米,半山村就恰好窝在于在半山腰间,倚竹而生的半山村,群山环抱、溪水缠绕,以纯粹的原始状态安静、祥和地绽放她独有的魅姿。
村民依山就势,泽溪而居,建筑以石为基,架木为房。片片青瓦、悠悠雨巷、斑驳老墙,虽古朴却也大方。
村中的黄永驿道,在古代便是连接黄岩与永嘉的交通枢纽。据《黄岩志》记载,这条石级古道称为“永黄捷径”,总长49公里,翻山越岭,势若游龙,现被列为黄岩区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
村中还有一条与古道连接的“半山古桥”,建于1794年,曾是古道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虽然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桥面至今依然坚固如初。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走在半山村古朴清幽的石子路上,随处可见的翠竹古柏、石桥石屋、山涧溪流将整个村庄装扮得如同隐居世外的桃源。
溪流“乳头屿泉”从鞍山岭头汩汩而流,穿村而过,村内大部分人倚水而居,水边石块垒就的石屋处处散发着青草绿树的气息,空气里似乎也弥漫着这种青草香。
拾阶而上,春去秋来,日积月累,石子路上留下了半山村村民扛毛竹时留下的长长短短、深浅不一的斑驳印迹。
溪边,木质结构的老屋比比皆是,大都是二层楼房,但唯一不同的就是房檐横梁上的雕花与花窗。
民国时期的乡长老宅则显得大气,一斗四升格式的外檐龙头或是象头的造型显得栩栩如生,别具一格;普通老百姓家的屋檐则显得简洁朴素,屋顶的黑瓦也不知何时消失了些许,窗棂也露出了古旧的木色,让人看到时间的痕迹。
村庄内部古树繁多,尤以老村庭院内梨树最为突出。每逢梨花时节,遍村恣意绽放,如漫天飞雪。村中还有一棵红豆杉,已悄然度过400个春秋,亲自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古往今来。
有关半山村的传统美食举不胜举,古法精酿的黄泥曲酒、秘法特制的柴叶豆腐、当地的传统零食“番薯肚肚”、手做糕、松花麻糍、框印糕、竹叶粽……游客们来了,总要带些回去。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后,半山村的美越来越为人所知。
现在的半山村被定位为“仁山、智水、安居,生态休闲旅游基地”,依然环境清幽,村民农家乐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生活越来越红火。
(富山乡供图)
(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授权谢绝转载)
如果你也喜欢摄影,欢迎加入浙报台州分社摄影爱好者交流群。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