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夜市创收358万!加油站分红、工坊赚钱……台州湾新区各村的“致富经”太绝了
2025年09月19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葛佳宁

9月17日傍晚,台州湾新区海虹街道东兴村的美食夜市渐次亮起灯光。摊主们忙着招呼客人,烤肉串、炒饭的香气与奶茶店的音乐声交织。“今年1到8月就给村里带来358万元经营性收入,比去年同期多了60来万元。”东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建平笑得合不拢嘴。

东兴村的热闹,是台州湾新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如今行走在新区各村,曾经闲置的农房、土地变成了“增收宝”。

截至今年8月,新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791亿元,同比上升21.77%,其中经营性收入30万元上村33个,占比71.74%,全市排名第二。预计今年年底,经营性收入30万元上的行政村实现100%全覆盖,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幅超过全省GDP增幅。

如今,新区乡村发展的活力,正从纸面数据走进百姓生活。

政策“扶上马”,盘活新花样

“以前村里想搞项目,缺资金、没路子,只能看着好机会溜走。” 回忆过去,童建平坦言。如今,村里不仅有了美食夜市,还成立了强村公司,不仅面向新区和街道承接小型工程,还能联合其他村开发项目。

为了让更多村子像东兴村一样“有钱赚、能持续”,新区计划打出政策“组合拳”:国有企业结对帮建强村公司,让薄弱村“持股分红”;明确一定范畴的村集体工程优先交给强村公司做,给项目、给机会。

土地资源也被盘活出新花样。在新区政策鼓励下,连片100亩以上、流转5年以上的土地,村集体能拿到300元每亩奖励;整村盘活10宗以上闲置农房搞产业,按200元每平方米发补贴。

“村集体能拿下不少补助,再将补助用于村建设,村里的经济压力小多了。”沿海村村干部说。

“村里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新区城乡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不少村子把闲置农房租给电商主播当仓库,把荒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果蔬,资源变资产,村民跟着拿租金、分红利。

产业“趟新路”,各有各的“致富经”

“以前农闲时,不少村民在家没事干,现在村里的共富工坊开起来,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走进三甲街道鸿福牧场的牛客共富工坊,几十名村民正忙着给牛奶组装打包。

工坊负责人介绍,这个工坊用地由街道协调周边各村统一流转农田得来,日产鲜奶5吨。工坊与台州市级机关单位、新区管委会和三甲街道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产品还成功上线了“i新区”小程序,为工坊和工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村集体也能从中获得相对的分成。

在台州湾新区,像这样的共富工坊有20家。新区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各村根据自身情况,打造来料加工、电商直播、农旅融合等六种类型的工坊。

海虹街道倪李张合作社开发闲置的村留地,建设“十里溪行”户外文旅商业综合体,引入咖啡厅、茶室与餐饮业,成为城市周边的“网红打卡地”。“村里自从有了这个露营地,每年收益200万元。”倪李张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

各村的“致富经”不止于此。三丰村的美食广场引入多家特色小吃店,节假日还得排长队;沿海村的稞地农场共富工坊里,扩产七彩小番茄、有机冰菜,农家乐旺季日营收超800元;东海村则看中加油站的稳定收益,入股后去年分红高达210万元。

眼下,台州湾新区的乡村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标签: 工坊;致富经;夜市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