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绵延发展的基因和血脉。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以行动自觉,唤醒文化基因。传统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本质是传播。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游离于传统之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美而不自知”,形成“无根”的生活状态。其实古今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应主动作为,积极策划,探源历史深度,融入感情温度,结合节庆民俗、数字技术、舞蹈绘画、文产融合等形式,寻找与当代人产生共鸣的“密码”,激活传统元素进入到大众生活,重新成为某种时尚符号,不断唤醒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从而重建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以创新赋能,激扬文化自信。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近年来,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杂技、古玩典籍等短视频或综艺节目频频掀起收视热潮,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数字故宫”“云游敦煌”等活化探索层出不穷,这些沉浸式体验和时尚化表达的创新尝试,都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碰撞与融通,也在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曝光频度与传播热度。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文明,我们应以创新思维挖掘梳理传统文化资源,以现代审美趣味和数字素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和传播,以传统精神内核呼应现代情绪,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以守正之心,坚守文化内核。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意味着凭空新创,而需要培根铸魂,我们必须在坚守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进行活化和发展。倘若冠以传统文化的名字、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只为博眼球赚取流量,刻意改编传统文化,甚至丑化传统文化,只会适得其反。同时,也要警惕互联网的碎片化致使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历史意义被削平,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娱乐化与消费化。近期,峨眉派女子功夫团、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等节目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上作出了表率,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绝佳的视觉体验,也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应坚信持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才能让传统文化发光发热。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