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经典的戏曲名段响起,你脑海里闪过哪个人物的样貌?每个戏曲角色的脸谱绘制是怎样的?五官神态特征是啥?衣着打扮又是如何?肢体动作又有哪些不同……
一连串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让人招架不住了?但这些问题,倘若去问台州临海市杜桥镇的朱吕贵,他不仅能对答如流,甚至可以剜一块泥土,现场给你捏一个惟妙惟肖的戏曲泥人出来。
今年88岁高龄的朱吕贵,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泥塑”的传承人,钻研泥塑技艺已经70余载,他创作的泥塑作品如有神“注”:无花无木能现春色,无波无涛可见江河。
因为热爱戏曲,朱吕贵大半生精力都放在了戏曲人物的研究和塑造上,他不仅熟记几乎所有经典人物的特征,更能用自己的泥塑手艺,将这些人物精准还原出来,鬼斧神工的技法让人啧啧称绝。如今,他的作品更是走上国际舞台,让“洋”人们感受了别样的“土”味。
学门手艺为了有口饭吃
朱吕贵说,泥塑其实和画画一样,都是用手里的材料或画笔,去还原、记录和升华生活。
“我是15岁开始学习泥塑的,我的师傅就是我的亲大哥朱吕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物资还非常匮乏,掌握一门手艺,是在当时谋一口热饭吃的办法。
朱吕贵的大哥当初是从黄岩的一位泥塑大师这里学的技艺,后来成为临海杜桥镇有名的泥塑师傅。朱吕贵追随大哥多年,兄弟俩一起研究泥塑技艺,共同接活,携手完成。精湛的作品很快让兄弟二人的名声远扬。
“那时候,我们的主要业务来自寺庙或者祠堂,因为那些地方需要泥人雕塑的需求量最大。”相对来说,制作小个体的佛像或者罗汉像难度并不大,但是倘若要做那种几米高的大佛像,难度会大很多。
朱吕贵的方法是先画好图纸,算好尺寸,再按照同等比例算好尺寸,通过这种方法,大佛像的比例就会非常精准。“原先的泥塑工艺都是完全用泥土原汁原味制作的。根据图纸塑型成功后,工程会暂停一个月,等泥塑自然风干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微调和上色。”
不过朱吕贵坦言,这种老方法做出来的泥塑,风干时间比较长,有时候遇到阴雨天,可能一两个月都没法干透。“就算天气好了出太阳,也不能让泥塑去晾晒,否则晒干的泥塑就会开裂变形。”
然而这些泥塑不仅仅怕日晒,更怕雨淋。“如果庙宇或者祠堂里漏水,一阵雨下来,泥塑被水碰到,就会掉色甚至被融掉一大片,不得不等放晴后重新修补。”在朱吕贵看来,那时候的泥塑工艺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间,朱吕贵被迫“转行”,挑着补鞋机,走村串户,以补鞋为业。但他始终不肯放弃泥塑手艺,平日里一有空暇,就会抓把泥土,随手捏些小泥人,或送村里小孩子,或者便宜卖作玩具,换点小钱贴补家用。
泥巴匠人爱上戏曲文化
做泥塑,单靠一双巧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有超过常人的观察能力。
那时候,娱乐项目是非常稀缺的,全村人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看戏班子来演戏,老老少少都会挤进人堆里凑这份热闹。
朱吕贵也是被这些面目涂着五颜六色的油墨,身上穿着流光溢彩的服饰的京剧或者越剧里的戏曲人物深深吸引住了。“我发现不同的戏曲人物,他都有不同的穿着打扮,脸谱特点,不同的妆容扮相,都体现着这个人物的角色定位,性格特征。所以不能出错,如果张冠李戴,甚至把京剧和越剧的风格搞串台了,肯定是要被笑话的。”
别人看戏图个热闹,而朱吕贵看戏则是用心记住每个人物角色的特征,回到家中,便用小本子记录下来,反复在脑海里回忆和熟记,并且将自己记下来的戏曲人物,用拿手的泥塑去还原。
在朱吕贵的反复钻研和试验下,他终于成功地将戏曲人物惟妙惟肖地用泥土还原出来。此后,朱吕贵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专攻戏曲人物的泥塑制作技艺。然而,要制作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泥人角色,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严谨和细致的。
“单说做泥塑用的这个原料,我们用的是细腻光滑的青丝泥。”朱吕贵告诉记者,这种青丝泥的获取并不容易,它一般存在于地底下数米深的地方。所以朱吕贵平日里会非常留意谁家要动土建房了,便会在开凿打地基的时候赶过去,从锄头和挖掘机臂下,抢出两大筐的青丝泥,用扁担挑回家里。
每次要制作泥塑前,朱吕贵都会挑出一块质地上乘的泥土,先一番揉搓,将混在其中的一些较大颗粒的石子和杂质挑拣干净,随即用一把小锤子反复捶打材料,这一步是为了将泥中的气体都敲打出去,一些细小的杂质也在集中捶打中化粉,完全和青丝泥融为了一体。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锤炼,泥土已经细腻柔软,再按照人物大小形状,先根据脑海里的形状,堆积出人物造型的一个粗坯,然后再用竹木质工具,将人物个性的表情、衣饰褶纹都在泥土上予以还原。“这个步骤非常繁难精细,要不断调整和修改,力求达到人物的每个细节都能传神到位。”朱吕贵表示,单这一部分的制作,就要耗费他三四天的时间。
前面有提到过,传统的泥塑工艺,主打一个“原汁原味”,做好后自然风干,很多成品甚至不用上色。但是这样的泥塑,遇到潮湿的气候,或者淋到雨水,往往很快就融化变形了,不太容易长时间保存。于是朱吕贵参考了烧砖的方法,将做好的泥人塑像经过风干后,再放到砖窑里“淬炼”一番,得到的成品便如水泥一般坚固,即便再遇水,也不用担心变形和损坏了。“我做好雏形后,会送到附近的砖窑厂,和砖头一起封窑后,要等上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才能开窑取出来。”不过朱吕贵透露,也会有个别半成品经过烧制后出现变形开裂的情况,但是整体占比不多。
最后,朱吕贵根据人物特色,逐步上色,一些插在泥人身上的小装饰小饰品,也都是朱吕贵亲手制作起来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个活生生的泥塑的诞生,都是他将自己的“灵魂”注入进去了,所以才能这么传神。
将老手艺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朱吕贵的泥塑生涯中,他带过3个徒弟,但这个手艺门槛不算高,想要做精做到传神却非常难。老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一般人能学到个“形”,可真要做出神态和韵味,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加上本身这门手艺比较冷门,难出名气,平时也很少接到生意和订单,所以我的这些徒弟,后来也都半路转了行,去做别的营生了。”
最后,朱吕贵将自己的这门手艺传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们俩基本上已经学得了我的真传,尤其是大儿子,目前在当地文化部门上班,他也会很好地继承我的这份衣钵。”谈及传承的问题,朱吕贵还是不慌的。
朱吕贵的家住在杜桥镇杜川路临街的一间破旧的二层小房子里,楼上是卧室,楼下则是生活区兼工作室,朱吕贵大多时间都待在这里。底楼空间虽然是弹丸之地,但两旁柜子上摆满的各类戏曲泥人塑非常吸引眼球,这些成品不仅细节满满,色彩鲜艳,人物的神情动作传神到位,虽然只是一个静态的人偶,但只看一眼,就仿佛身处那个场景的现场,激发脑海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戏曲大戏。
对朱吕贵来说,这些作品都是他的心血之作,也是无价之宝。“我的这些泥塑,经常会有慕名而来的收藏爱好者出价跟我购买,但面对开出的天价,我基本都是婉拒掉的。”朱吕贵告诉记者,这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泥塑作品,哪怕就是他来创作,也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因为你当时做泥塑时候的状态,心境,手法方方面面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再怎么像,总归是有些许细节上的不同,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些摆在柜子里展示的作品,都是老人家最得意的部分作品,对他来说的意义,要远远超过了可以换到的一笔丰厚酬金。
而在朱吕贵的不断钻研,改良和创新过程中,这门看似没多少“前景”的老手艺,如今早已经被朱吕贵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享誉全国的同时,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在国际上都颇具影响力的国粹。
在2005年7月浙江省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时,临海泥塑被挖掘出来,一举跃到舞台前。朱吕贵的京剧《十五贯》、《三岔口》戏文人物作品在浙江省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时,受到浙江省文化厅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专家赞赏。专家认为朱吕贵的泥人注重写实性,作品精美,富有创意,技艺高超,地方特色鲜明,有别于嵊州泥人的夸张手法,是浙江民间泥塑体系中的新种,“临海泥塑”被真正定义和命名。
2008年的浙江省民间手工艺博览会上,朱吕贵巧夺天工的作品为其拔得“天工奖”的荣誉,据悉这是在相关专业领域里的最高级别的奖项。
2010年10月,借着横城郡韩牛节,朱吕贵等老艺人出席那次文化交流盛会。朱吕贵三头精心制作的“牛”在韩国展示了临海市泥塑的技艺,这也为朱吕贵赢得了韩国“韩牛节·文化艺术交流”优秀奖。
如今,不少国外的戏曲爱好者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也会特地来拜访朱吕贵,除了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手艺和文化外,也想着从老人家手里求得一两件泥塑作品当作珍宝收藏留念。
“主要我现在年纪大了,眼力和体力都吃不消了。但我还是会坚持不断创作一些作品,将我的手艺和灵感,通过泥塑作品,留给后代人。”朱吕贵道。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