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吃什么?不如就吃个“中式欧包”吧。
熟悉临海“小巷子美食”的人,听到这个词应该能会心一笑,然后心照不宣地朝着位于老台州医院方向的回浦路144号走去。
无名油条糖糕店,恰恰相反,它可有名得很呢!
在美食洋场里驰骋过的人懂的都懂:一家敢于直白到用产品来命名的店,往往是有点子“东西”在身上的。
来自白塔桥的手艺
“我们家的手艺是在老白塔桥饭店学出来的。”店主李娇美的这句话直接奠定了无名油条糖糕店的江湖地位。
时间往回倒半个世纪,白塔桥饭店在临海街头可是一块立得住的“硬招牌”。曾经有老饕这样评价:“如果说新荣记是临海餐饮的天花板,那白塔桥就是地板砖和承重墙。”
做糖糕,看似不起眼,实则很有讲究。一个好吃的糖糕,关键在于调粉。白糖混合着面粉,搓揉出“糖馅”。小麦粉加水调和出的面团,手感要偏软。10斤的面团,要包进3斤左右的“糖馅”,再切成100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在油锅烧到160度左右,按照20一锅的速度开炸。在高温催化下,雪白的面迅速膨胀,颜色也呈现出如夕阳般的金黄色。在这期间,需要用筷子沿着包“糖馅”留下的痕迹,给糖糕“劈个叉”。前后大约共花费3分钟,就能出锅了。
1993年,李娇美和丈夫郑多满怀揣着这门手艺,在回浦路上找了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铺面。夫妻俩支起煤饼炉、架上大铁锅,在飞扬的面粉中寻找生活的出路。
凌晨3点,城市还在熟睡中,无名油条糖糕店已经亮灯。糖糕虽然是“硬核下午茶”,但是主场还是在早餐。生意好的时候,店里一天要卖上千个糖糕。不早点爬起来抓紧做,根本供不上窗口卖的速度。
“起初我们卖一毛钱一个,薄利多销,总算也是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开店,除了手艺好,还得能“熬”。说起风风雨雨的30多年,生性乐观的李娇美总是一脸乐呵呵。糖糕从一毛钱一个,卖到如今2块钱一个,无名油条糖糕店渐渐声名鹊起,李娇美一家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味。“从前我们都是租房子住,现在也买了自己的房子了。心里觉得很满足。”
这条街上的童年回忆
冒着热气出锅的糖糕,是最好吃的。面团经过反复油炸,口感变得松软,麦子粮食的清香和碳水自带的甜味被激发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因为“劈叉”而外露的糖馅,经过高温的催化,产生了一层口感偏硬的脆壳,一口下去就是脆生生的“嘎吱嘎吱”响。
“我们从小就是吃着这个糖糕长大的。”来到店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小小的售卖窗口前,排起长长的队伍,这是无名油条糖糕店的日常。李娇美只需听着个数,眼疾手快地打包,根本不用算价格。因为顾客们早已熟练地对着墙上的二维码在付款了。偶尔一些熟面孔,李娇美甚至都能了然于心,他要买几个。
人群中,有佝偻着身子,慢慢踱过来的老人家;也有一身睡衣,睡眼惺忪的少年;还有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提着菜的家长。大家言语轻松地和李娇美拉着家常,在短暂的一递一接中闲聊近况。
“我们小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领着过来买糖糕。你看,现在轮到我带着女儿过来排队了。”市民李女士笑着说起了自己和糖糕的故事,言语间满是感慨。这时,6岁的女儿一边咬着热腾腾的糖糕,一边有些傲娇地说着:“这个东西甜甜的、脆脆的,我一口气能吃两个。”稚气的童言童语惹得大家哈哈一笑,初秋的阳光透过树梢,零星落在人们的身上,风吹来都是现世安稳的恬静。
无名油条糖糕店和顾客之间的趣事可不少。李娇美有些哭笑不得地说,其实原先她的店是叫“回浦油条糖糕店”。不知道是招牌不够显眼,还是买的人叫混了,最后顾客们竟然都开始跟着叫它“无名油条糖糕店”,现在连地图上也是这么导航的。
“我们这些年全靠邻里街坊帮衬,大家只要能记得我们,怎么叫都行。”李娇美豪爽一挥手。现在连她自己接起电话第一句也是“你好,这里是无名油条糖糕店。”
“新荣记”来了也得排队
无名油条糖糕店,是真的火了。
生意好的时候,老街坊们还吃不上这口“甜脆”了。因为毗邻紫阳街,不少游客将这间小店给翻了出来。“特种兵”打卡,必须安排上。
“我是在小红书上看到的,想着以前没吃过,当然得来尝尝了。”游客周艾葭说,糖糕看起来和油条很像,但是吃起来又比油条口感要丰富。坐在小巷子里,学着当地人的样子体验一把“临海胃”,这才是“沉浸式旅游”。
在游客队伍中,记者还发现了一抹特殊身影: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不明人士。悄咪咪站在店家身边听着双方对话,记者敏锐抓住了“新荣记”三个字。好家伙,原来这里还是“米其林三星”的供应商呢!
“没有预定,今天就没准备你们的数量了。”看着厨师服默默离开的身影,不得不感慨一句“李阿姨是真的铁面无私啊。”
迎着一众钦佩的目光,李阿姨笑着解释:“实在是做不及啊。”她说,店里目前就只有她和丈夫、儿子在做糖糕,从早做到晚,一天最多也只能做三四千个。如果没有预订,很难临时匀出货来。
李娇美说,也有人劝过她扩大店面。但是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后,还是觉得守着这个小店就足够了。“以后我们退休了,就让儿子接着做。大家爱吃,我们就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小小的糖糕店,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面前,看起来有着不符合时代的陈旧。但它也是城市温暖记忆的集合地,让我们感受到有人在奔走,也总有人在坚守。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