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7月30日14时加强为台风,预计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根据《台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指决定7月30日17时起,针对6号台风“卡努”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为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面对来势汹汹的“卡努”,台州各地严阵以待,落实落细各项措施。
椒江:严查严防,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随着台风“卡努”临近,椒江各地将“安全”摆在第一位,全面动员部署,细化落实到人,众志成城应对。
在大陈岛,这两天,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村(居)两委干部、在岛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进岗到位。7月30日15时,随着庆达轮船缓缓驶出下大陈码头,岛上游客已经全部撤离大陈岛。当天,大陈镇还组织一支由派出所、供电所、卫生院、专职消防队、行政执法中队、渔港站、旅游集团、荣远公司、自来水公司组成的应急抢险巡逻队和一支由驻村干部、各村(居)两委干部、网格员、大陈渔嫂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分赴民宿、鱼排码头、在建工地、宗教场所、山塘水库、景区景点、地灾点、危房户等处,开展排查安全隐患、巡逻船只避险、劝导游客离岛等志愿服务。
在海上,椒江区农水局联合涉渔镇街道及渔港管理站开展清港行动,组织靠泊椒江中心渔港渔船有序撤离转港,由渔政执法船有序引导船只前往临海红脚岩及金清渔港等防台等级更高的渔港进行避风防台。截至目前,港内椒江籍渔船及外省籍渔船已全部完成转港。
黄岩:部署防御工作 及时转移人员
“阿公阿婆,新的台风马上又要来了,我们关注着动态,到时候大家还是要转移去避灾中心……”7月30日上午,黄岩上郑乡大溪村驻村干部李柯烨和同事来到村里,一一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为村民们送上生活必须的物资。
前几天,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大溪村新屋桥梁桥墩变形,部分桥面沉降15厘米,给内岸村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在了解到村民物资储备不足却因桥梁暂时封锁无法外出采购后,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立即行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采购米面油等物资并马上送到村民家中。“最近台风天气频繁,我们村民出行受阻,还要根据情况连续反复多次转移到避灾中心,所以我们提前先来做好动员工作,以免村民产生抵触情绪。”李柯烨说,根据风险区研判,大溪村预计需转移109名村民,除部分村民投亲靠友外,将有80多名村民需转移到避灾中心。
随着台风“卡努”逼近,自全市防御第6号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黄岩区立即召开续会,部署相关防御工作,认真落实“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理念,以“正面登陆”的要求做准备,做好预报预警、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和应急储备等工作,坚决打赢防御“卡努”这场硬仗。
路桥:以“迅”制“汛” 全力筑牢“安全堤”
用铁锹清除落叶、漂浮杂物及淤泥,并对杂物堵塞严重的下水口进行清掏……7月30日上午,在路桥区桐方线一处积水点,养护工正冒雨进行作业。尽管披着雨衣,大家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
台风“卡努”正逐步靠近浙江沿海,路桥区严阵以待,把防汛防台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以‘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置’为原则,共出动管理人员10人,养护工60人,小型运输车9台,巡查车7辆,挖机1台,加强公路安全巡查及隐患排查处置,确保辖区干线公路安全畅通。”路桥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是及时处置道路积水,路桥区交通运输系统迅速行动通过强化公路隐患排查,加强对辖区桥梁、隧道、易发事故及地质灾害等重点路段的监测,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据悉,路桥区交通运输系统做好物资储备,已储备砂石料1500吨、柴油20吨、冷补料10吨,安全提示牌40张、暴闪灯10只、红帽锥400个、隔离栏200米、小型发电机3台、应急照明灯塔1台、大型铲车3辆、洒水车3辆、小型运输车6辆等专业机械设备。
临海:确保涉海涉渔安全 严防城市内涝
“最后一艘已进港。”7月30日20时许,临海最后一批17艘渔船完成转港,至此,临海全市800艘渔船已全部靠泊在安全水域。
当前,临海各部门、镇(街道)已进入防台“临战状态”。临海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根据靠泊渔港抗风力等级情况,制定渔船大转移方案,于29日凌晨5时正式启动转港工作,紧盯凌晨和傍晚两个潮汛时间,现场指挥调度,同时密切联系路桥金清、三门健跳等港口,对接渔船停泊情况,避免出现“二次转港”。
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一时间完成应急仓库全面清理和防洪排涝设备调试,组建了由150人组成的6支城门封堵应急队伍,目前已灌装沙包1.5万个,配备运输车辆32台。另外,针对城区的排涝、清淤和重要点位管控工作,组建了3支城市排涝应急抢险队,配备了3辆排涝车、28台抽水泵和5万个备用沙袋。
在古城街道,30多名园林工人正加紧对街边的梧桐树进行修剪。“这些新树,经不住台风,很容易倒伏。我们从28日就开始对老城区新种的300多棵行道树进行修剪了,现在已经完成三分之二,预计31日就能全部完成。” 该市园林事务养护中心队长罗增益说。
在上盘镇,16家海上养殖场(企业、合作社)已完成养殖设施加固,提前做好养殖产品防损失工作,涉及海上及滩涂养殖人员111人均已全部转移。
温岭:渔船进港避风 原定开捕推迟
在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港内,一条条渔船并排停靠,船老大们正用绳索对船只进行加固。7月29日以来,按照防台要求,温岭市组织港渔、海事、公安等部门开展在港渔船全覆盖检查,对渔港码头和避风锚地进行安全巡查。
在各个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上船检查的方式,对在港停靠避风的渔船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甲板网具和物品的捆绑固定、主甲板排水孔畅通等情况,确保船只缆绳加固和锚泊安全、渔民上岸避风。
受台风“卡努”影响,原定8月1日中午12时结束伏休的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灯光围(敷)网四种作业专项特许捕捞渔船(含辅助船)将推迟开渔,所有渔船一律在港避风,休闲渔船全部停止营业,海上养殖人员全部撤离上岸。
截至目前,温岭全市2066艘渔船全部在港避风,15艘休闲渔船已提前停止运营,179艘运输船全部在港,11艘在港锚泊重点船舶全面落实加固管控措施,16艘游艇和3条航线已全部停运。该市已转移各类人员5332人,其中海上养殖转移157人、渔船转移152人、劝退游客870人。
玉环:加强船只管理 落实24小时值守
随着台风“卡努”逐步逼近,受其影响,玉环这两天出现忽晴忽雨的台风天气。在大麦屿港避风锚地,玉环海事处大麦屿海巡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逐一登船,督促船员做好锚链固定、船上物品加固等安全措施。
“目前,在乐清湾海域停泊的无动力船、危险品船及新建船有120多艘,随着台风逼近,未来几天这里停泊的各类船只将达到180艘。”大麦屿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叶如冰说,随着防台应急响应升级,船上人员最终将全部撤离。
7月29日,玉环针对“卡努”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各部门密切关注台风动向,按照《玉环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早在台风“杜苏芮”来临前,玉环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就第一时间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等途径,通知在外捕捞渔船立即停止作业,回港避风。截至目前,玉环425艘渔船和509艘纳规船全部进入各港口或在安全水域避风,且原定于8月1日结束伏休的渔船均延迟开渔。
目前,玉环市防指成员单位都已进入24小时防汛防台状态,并对防汛防台抢险物资储备情况、各类抢险装备及各个避灾安置场所再检查、再确认,将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物资调度机制和系列应急预案,确保供应到位、调动及时、保障有力,保证“卡努”影响期间安全无虞。
天台:聚焦六大领域 清零风险隐患
台风“卡努”来势汹猛。天台县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时时放心不下、事事紧抓不放”的责任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六大领域,清零风险隐患,坚决打赢防台硬仗。
天台山区面积广,在台风“杜苏芮”影响下土壤已接近饱和,未来“卡努”还将带来强降雨,很大可能引发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该县针对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81个地质灾害影响区、8条易发生山体滑坡的道路以及79个山洪易发自然村,配备预警员、监测员,落实24小时驻点监测预警,确保发现险情征兆及时预警、及时开展人员转移、及时落实管控措施。
城市内涝和地下空间领域是防台防汛重点,天台对23个低洼易涝点、地下车库、地下配电设施、沿街道路等等防水排水工作进行系统排查,确保排涝设施正常、管道渠系通畅。
同时,天台紧盯9个病险水库、26个病险山塘、46条堤防,加强巡查排险,提前落实落细防御措施;根据县防指的指令及时关闭景区、停止水上游乐,重点对46条驴友线路以及29家“三边”农家乐(山边、溪边、库边)加强巡查监测,做好驴友劝返工作;督促15家危化品企业安全转移遇水易燃易爆物资,做好119个建筑工地点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排除8条易塌方、滑坡道路,29个易塌方、滑坡点位险情,对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山边道路,以及无法加固的危桥病隧,实施封道,设置醒目警示牌,安排人员在安全区域站岗值守,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仙居:全方位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屏障
7月30日,市防指对台风“卡努”防御工作作了专题部署后,仙居县第一时间进行落实部署,迅速、全面推进防台防汛各项工作。
台风“卡努”影响时间长,将有明显的风雨过程,易引发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仙居县要求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全力做好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点的巡查、监测、预警,根据险情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做好水库责任人的值班值守,加强水库的巡查检查。做好全县超汛限水库的调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水位。根据预警响应,及时关停在建工程,并迅速转移工人,做好高空建筑、塔吊等防风措施。抓好城区防洪排涝工作,加强重点路段排查,疏通清淤,缓解排水压力。
群众安全是防御的重中之重,仙居按照响应等级落实景区、民宿等场所的安全管控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抓好危旧房安全监管,确保危险区域人员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严防转移人员擅自回流;加强对重点路段管理巡逻和重点人群的宣传引导,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仙居县防指及各成员单位将按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响应等级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准备和防范措施落实,确保一旦出险,队伍拉得出、物资供得上、险情抢得住。
三门: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杜苏芮”预警解除,新台风“卡努”接棒来袭。“一定要做好加固,各个环节都要仔细……”7月30日上午,三门县浦坝港镇长浦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吕志伟在移动板房加固现场叮嘱道。
移动板房上,焊花四溅,数位工作人员头戴安全帽和面罩、脚穿防滑鞋,正挥动焊枪,对板房进行焊接加固。
“这叫‘固顶法’,可以大幅增加移动板房的集体抗风能力。另外,我们还采取‘增重法’‘连舟法’‘缚地法’‘导水法’等5种方法,对板房进行层层加固。”吕志伟说。
在健跳镇小蒲村,该村党员干部则通过钢丝锁扣、抬高移动住房、屋顶连片焊接等方式对移动板房进行加固,并发动党员和志愿者将板房内居住人员全部转移。
随着台风逼近,三门各地开展相应举措,完成全县400余间用作老旧房拆迁、一户一宅等未安置人员临时过渡的移动板房加固,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与台风抢时间,与暴雨拼速度。目前,三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开展防汛抗台工作,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查看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筑牢安全防线。
此外,三门各部门已组建县级应急抢险队伍35支共445人,调集挖掘机8台,铲车4台,抢险车50辆,排水车及抽水机16台,24小时待命,确保能第一时间投入到抢毁保通和抢险救援工作中。
台州湾新区:守牢防台“第一道防线”
7月30日16时,受台风“卡努”影响,十一海塘边风大雨急。覆膜、填渣、沙包石块加固……施工人员正迎着风雨在海塘内侧增设防护膜,提升海塘的安全运行系数。
海塘是防御台风灾害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市区的“东大门”,台州湾新区沿岸有十一海塘、中礁闸、婆屿闸等重要水利工程,事关市区的防洪安全。每年汛期来临前,新区都会对海塘进行“查漏补缺”。近日,为了守好海塘堤坝,工作人员每天开展巡逻,严密排查地势低洼处、海水易倒灌处,并用沙袋、大石块等防汛物资对其进行加高加固。沿线砂石料、发电机、抢险车辆等防汛物资已储备到位。
同时,新区还对十一塘5座一线水闸进行了防风防浪加固。其中,中礁闸加固修复工程也在日前正式收尾,开始开闸预排水。25日至28日水闸共运行11次,河道水位从1.8米降到1.3米,为可能到来的上游洪水腾出库容。
台风“卡努”来势汹汹,新区先后组织召开多次防汛防台专题部署会,全力以赴做好打硬仗、打大仗的准备。截至目前,新区共疏散转移人员989人,其中安全码赋码人员451人。新区街道、村社区共配备了发电机63台、水泵67台、卫星电话60台,共有4支专业抢修救援队,村级防汛队伍65支532人,69个避灾安置场所全面准备到位,可容纳6000人。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