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从“帽业小镇”到“帽业王国”,温岭草编是怎样“炼”成的?
2023年07月19日 来源: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岭箬横镇 江文辉 颜于明

   “不知几时棕叶青,艺人采来做龙凤。上下翻飞掌中舞,活灵活现妙趣生。”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妇女们三五成群,围坐在家门口、小弄堂边编织着草帽边闲话家常。笑声不断之余,她们的指尖没有丝毫停顿,一两个小时后,一顶草帽就成型了……这样的场景,在温岭市可谓处处可见,也是当地一代又一代人共有的记忆。

   其中,在帽企集中区——温岭市箬横镇,在清嘉庆年间就已经开始盛行编织草帽,尔后,从民国起的“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帽人”到如今“隔壁邻舍拼帽技,前门屋后皆女工”胜景,前后220多年来,“帽业小镇”之路越走越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温岭市新河镇等邻家兄弟同频共振、砥砺奋进,走出家门、走向世界,一步步让温岭成长为“帽业王国”。

   2007年7月温岭市获评“中国帽业名城”荣誉称号;2010年4月,温岭市箬横镇获评“中国编织帽之乡”荣誉称号;2012年,“温岭草编”入选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质量标准部在温岭召开“编织帽行业标准”审查会和标准评审会,由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编织帽行业标准”顺利通过评审;2022年12月,浙江首个立项的非遗保护传承标准化试点项目——“草编非遗保护传承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这些成果,无不诉说着箬横“帽业小镇”、温岭“帽业王国”不易的拼搏风情,也无不见证着“中国编织帽之乡”“中国帽业名城”灿烂的崛起之路。

  

   在温岭,手工草编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有用葛麻、苧麻和蒲草编制的篮、绳线、斗笠。而编织帽,俗称“打凉帽”,旧时主要是供农民夏天遮阳之用。在明清时,温岭编织帽已经融入到浙江草编集体,成为宁波“高旦”(仿照斗笠样式的席草帽)等编织工艺的另一个集散中心。

   据《浙东草编文化》载,浙东草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明清时的初兴至成业,民国至新中国初的“金丝”辉煌,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与创新。

   在明清时,“中国热”在欧洲兴起。特别清末宁波成为通商口岸后,草编帽商品也从某种程度上走进了欧美市场。

   陈晓燕《近代江南农村工业化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载,“19世纪60年代,法国天主教教士在浙江宁波传教时,发现当地农民多以席草编织草帽为副业,价廉物美,适合销售各国平民……草帽出口渠道一旦打开,便吸引了大量妇女加入编织女工的行列。”

   鉴于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毗邻宁波的台州,也由此打开了初兴之路,及至随着宁波通商口岸吞吐量的加大,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少平民因此发家致富,在甬地设点,专司发帽、收帽,并贩于国人商行和洋行。

   民国初,随着国外草帽编织技术的传入,温岭地区的土产草帽逐渐被淘汰,转归更适应于市场的金丝草帽,并因之形成“要想富,草编绣花找门路”的景象。

   由于金丝帽的初销利润高达50%至100%,且深受国内外上层人士欢迎,不少骨干女工于1920年被派往菲律宾学习金丝帽编织技艺,这其中就有温岭人干秀清、徐小兰。据《箬横镇志》载,“干、徐回国后即设工场传授技术,并在宁波郊县发放草料,由当地妇女编织成帽坯,再由永兴洋行收购出口到欧美等地加工、销售”。同年,台州海门商人王孟登、毛节鸿、林春甫等也引进金丝草、麻草原料联合华商投资建设坤和行出口草帽,并于1922年“在温岭潘郎、牧屿、箬横及黄岩的路桥、上蔡一带发料传艺。两三年间,草帽编织遍及温岭。”(摘自《温岭县志》)

   在看到这一市场前景后,不少帽贩开始扩展用工市场,开始在台州规模化临聘女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此时的宁波“从事草帽编织的妇女达10万余人,同时草帽开始大量出口,其中从事外洋贩销的就有3000多人”(摘自《宁波通史(民国卷)》),不得不向临近同源的台州借力用力。

   而温岭,也借用这股春风,瞬时让草编帽行业达到历史首次全盛时期,以箬横镇娄江村为集散地的草编产业特色村,就是从这个时候正式进入雏形阶段。据村中耆老回忆,当时家家户户当一听说有发帽商来了,就簇拥而上,抢着名额赚家用,不少人还因编帽为主业。

   尔后,温岭草编业呈现遍地开花之势:1928年7月,横塘人吴浩、林春辉在芳田创办了“协和草帽总厂”,收购帽坯加工成品帽;1935年,牧屿人叶定鳌、胡邦坤等组建“牧西乡有限责任草帽运销合作社”,经营成品帽远销;1939年10月,新基人陈继舜于街龙头中街关庙里创办“高龙草帽行”,经营帽草发放和草帽回收业务……

   “金丝帽”辉煌时代,是温岭草编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虽然在1937年曾因菲律宾政府“禁草令”的小插曲而受到几近绝境的影响,但仍不能杜绝包括席草帽等其他草编帽的同步发展。到1939年,温岭就年产草帽15万顶,居台州各县市之首。

  

   在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在国家的号召下,历经战乱的浙江草编产业逐渐复苏。1950年浙江省手工业改进所于海门设立麻帽办事处,当年生产麻帽172万顶。1953年在今天的椒江区成立台州专区供销合作总社麻帽联合经营组,即台州麻帽,联合成员包括海门、温岭、黄岩、临海等地的供销合作社。其中箬横、高龙等麻帽生产合作社(站)于1954年12月改制建立,由政府统一计划发展。

   尔后十年间,温岭草编发展迅速,基本上成为台州的主流阵地,与宁波形成环线联盟状态,成为浙江草编的经贸“领头羊”。与草编帽一样,此时草席等其他草编工艺也得到了快速恢复、壮大,到1964年,箬横境内的朝西大队江保福等人就创办了箬横草席厂。

   但到了1966年,受社会环境影响,从业人数减少,温岭整个草编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尽管如此,在1968年时,温岭草编厂还能如愿成立,并于第二年产销量达780万顶;1972年娄江草编厂也如愿成立,并于第二年产销量达近百万顶,足见当时以草编帽为主体的温岭草编社会需求力之大。当然,这其中与当时国家对出口创汇的工艺品采取鼓励的政策也有关系。

   到了改革开放之初,温岭草编已全然改变面貌,不再是单一工艺,而是逐步朝着多元工艺发展,形成了以草编帽为主体,草席、枕席、编织袋等草编工艺共融并存的产销格局。

   特别是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后,温岭草编帽重新进入美国市场,由此外销草帽量骤增,也逐步打开欧洲等其他国家市场,迅速使“创一代”民营草编企业破笋而出,逐步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

   如位于箬横镇的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1939年创立的“高龙草帽行”,于1986年正式升格为帽业企业,初名“温岭县高龙新基编织厂”,后于1993年更名为“温岭市舜浦工艺美术品厂”,并注册了市域内最早的帽业商标“高龙”牌;1998年与香港企业合资成立“温岭舜浦帽业有限公司”,及2007年更名为今名。目前成为国内帽业龙头企业,草编帽远销欧美、南美、非洲、亚洲、大洋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标“高龙”品牌更是先后在16个国家注册,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每年可带动近10万人次从事草帽编织,是该镇域内首个产值破亿元的帽业企业。其原董事长陈根土曾获评“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现任总经理陈君标曾获评轻工“大国工匠”,系“温岭草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正是这样的民营草编企业的蓬勃发展,到如今,仅箬横镇就拥有着各类大小帽企200多家,其中规模上3家(除舜浦帽企外,另2家是名仕和久旺麻帽企),所出产的玩具帽、童帽、女式时装帽、男式礼帽、学士帽等编织帽,品种达1000多种,年产帽超1亿顶,产值居20余亿元,年创外汇数亿美元,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2万余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致富,使该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帽业小镇”,进而为温岭的“帽业王国”打下坚实基础。

  

   都说市场是变化的,时代是发展的。在当今的帽业产销环境下,纯粹靠老牌装面子那是足足不够的。聪慧的温岭帽业企业家和编帽人,诚如“追着太阳种西瓜”一样,自2003年“八八战略”实施以来,大力朝着新生与创新之路阔刀而行,不断在帽业崛起尖峰历程中书写传奇。

   如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为了让家门口的百年制帽工艺走出去,他们力求传统原味与时尚美感,不断推陈出新,抢占市场份额。“2007年‘舜浦研发中心’成立,我们不惜每年拿出500万的研发经费,从原先的顾客提供设计方案转变为产品自主设计研发,提供‘点单式’服务,更是让公司发展成为ZARA、沃尔玛等诸多国际名品的代加工工厂,成为‘大牌’草编工艺品供应商。”总经理陈君标说。

   如温岭市名仕帽业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市场份额,让“全球帽、浙江造”声名远播,他们不断打通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外贸渠道,并依托本土帽业商会,形成帽企抱团联盟,打造企业与产业发展传承同步并轨“命运共同体”。“我们这20年来,盯牢浙江区位优势、块状特色产业优势,把编织帽的材料、工艺技术、销售手段、品种类型、品牌文化融入创新元素,时刻接轨国际中高端水平,促使企业产值逐年稳步提升。”总经理汪富友说。

   就是这样的一群帽业人,一群致力于让温岭成为“帽业王国”的帽业人,他们一步步带着家乡人谋福谋富,创业创新,继而又一步步对从业者搭建“巾帼共富工坊”,对后来人创造“研学传承基地”,让小草帽以策源地产生“地瓜经济”效应、“地标产业”效应。

   如今,编坯、定型、车边、再定型、装饰……一顶顶蕴含小草帽仍在农妇的指尖中编织而出,也在学生的研学中接力传承。我们相信,这样百年崛起路上的温岭瑰宝、全民共富路上的“试金石”,在未来必将以多彩的姿态成为新时代的乡愁记忆符号,在你我指尖逐渐漂洋过海,站在世界舞台灯光之下。

标签: 温岭;草帽;台州;箬横镇;浙江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