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正值农事耕作好时节,杨梅种植户一年一度的忙碌时光也拉开帷幕。据了解,今年是杨梅丰产年,台州全市杨梅总产量预计可达28.4万吨,近日丰足的雨水,让枝头的杨梅愈发成熟多汁。
作为台州杨梅著名产地,仙居始终坚持“一县一品”发展战略,将杨梅作为增收果、致富果,近年来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要做大做强这一富民惠民的产业,既要有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扶持,也需要基层单位共同发力,两者相辅相成。
近日,笔者走进福应街道岭下村种植采摘一线,探访基层杨梅产业现状和他们的“致富经”。
丰产年,“各显神通”卖杨梅
6月7日一大早,岭下村杨梅大户应锦绣就带着小工们直奔山头。“我有将近400棵杨梅树,其中一半是‘黑炭’。”应锦绣告诉笔者,现在采摘的都是黑炭杨梅,也就是“荸荠杨梅”,个头不大,但口感已不错,胜过往年。
在应锦绣家的杨梅林里穿行,抬头还能看到不少红绿相间的杨梅,这些都是东魁杨梅,距离采摘还有近一个星期时间。应锦绣介绍,只要雨水充足,东魁杨梅就能长得大,一颗至少有25克,按照预计,他家今年能够产3万斤左右的杨梅。
时至中午,应锦绣的小面包车已经装满包装好的杨梅,准备发往宁波、嘉兴等地。因为要忙着采摘包装,应锦绣都待在林地里,销售是他女儿和儿媳妇在做,大部分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售卖。
岭下村有1700多亩杨梅林,几乎每户人家都种杨梅,电商成了村民当前销售杨梅的主要方式之一。走在村道上,不时能看到两侧的杨梅树下有人在用手机拍摄短视频,他们会将视频在电商平台上发布,吸引顾客下单。
“虽然大家能通过多种渠道找到客源,但也都是各顾各的,而且没有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这样其实对仙居杨梅的口碑和整体杨梅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好消息。”岭下村村支书应剑文担心,该村平均年产200余吨杨梅,今年这样的丰产年产量甚至能翻番,一旦销售没跟上,不仅梅农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回报,甚至可能影响仙居杨梅的形象。
打造平台,稳定供销促共富
在福应街道,岭下村的杨梅产量虽不及横路丁村,但排名也靠前。早在2003年,岭下村就有计划成立统一集中管理的杨梅市场,可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未能推进。
三个月前,台州市新一任农村指导员到岗赴任,来到岭下村的是原台州援疆人才李江麟。在摸清村中杨梅产业现状后,他与村“两委”共同商讨发展之路,计划在村中打造集中统一的销售平台,提升岭下村杨梅的知名度。
“岭下村的杨梅上市时间早三天左右,具有天然的优势,只有打造一个长期供应点,形成长效销售机制,村里这项产业才能更稳定,也能为梅农带来更多利润。”李江麟的想法得到了梅农的认同。
说干就干,一番主动联系后,6月6日,几位外来客商来到了岭下村进行考察对接。浙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总经理汪鹏俊在实地走访后说:“这边杨梅品质上乘,我们很早就想过来合作,希望能够为他们打造一个专属的杨梅品牌,拓宽这里的杨梅在省外甚至国外的市场。”
在村“两委”的积极协调下,几位客商同梅农们就各个环节进行探讨,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此外,李江麟和村“两委”还努力同台州各单位、企业、社区团购点开展对接,村中订单接踵而来。其中,台州鲜果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多次前往岭下村考察,并表示将在东魁杨梅成熟时来采收。
“如果销售渠道稳定下来,而且村内集中统一管理,相信我们村的杨梅今年收入能破千万元。”岭下村村支书应剑文说。
对于岭下村而言,如何念好杨梅“致富经”,还需要做更多探索。应剑文表示,他们将继续在集中统一管理上下功夫,写好乡村振兴的杨梅文章,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做到一户不落。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