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管道清洗、吸污两用车,一根长七八米的竹条和着铁钩、漏瓢、塑料桶等配用工具,从早上7点开始作业,一直到傍晚6点收工,还伴随着紧急求助电话,就算三更半夜也要出门……这样的职业者就是温岭市政城污管道养护员,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城市下水管的“清道夫”。
现年29岁的王可可,就是其中之一。眼下五一临近,他的工作愈发忙碌起来。“除了打台风外,越是节日我们这一行就越忙碌。”他告诉,他已经做好五一节假期不休息的准备,而这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
谈及这一职业,王可可满心感慨。他说,他是通过河南老乡董大福等人的介绍才入的行,现在是温岭市箬横镇城污管道养护班组长。面对这份职业,他从一开始的后怕到后来的敬畏,怕的是窨井盖下的臭气熏天,敬的是肩扛着守护市政排污生命线的神圣使命,让自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肠胃医生”“地下‘迷宫’工作者”。
王可可的班组,共有4个人。而他们却负责着温岭市箬横镇主城区115公里主次道路、背街小巷2800多个窨井的清淤工作,日均清理量达70余个,年清理淤泥等堵塞物达近400吨。“这些窨井盖下面的城污管道有些最深的达到7米,最浅的也有1米,是整个主城区排污的大肠与小肠,如果一旦堵塞,不仅会发生溢漫到路面,还会造成上下游高速率发酵,散发出难闻气味,直接影响汛期或雨天排水,那这结果是不堪设想的。”王可可说。
为此,王可可每天会带着班组的人按网格片区轮流检查各管网内的排污情况,一看到窨井盖下有堵塞的,马上组织清理,并查找原因,对附近餐饮店、工业园区等易发生污水渗漏的点位进行排查。
这看似简单,但在王可可的班组里却是不易。董大福告诉,虽然他这个师傅有着领进门的“功劳”,但这个徒弟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是一个出了名的“工作狂”,不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休息日,他都争着上,即便是有调休,也是“有调无休”的状态。“尽管如此,我们跟着他挺乐意的。”董大福说。
特别是节假日,王可可总是很用心地安抚班组成员,有时还让家里人带点小吃给大家。“别人过节日,他说他们在岗位上也可以过节日。”王可可的妻子杨小卫告诉,为了支持丈夫,她每遇节日,也会在家里准备些食材,等待着他们下班回来,大家借机也乐呵乐呵。
尽管如是,在王可可的印象中,班组节假日聚餐往往是前脚才夹一二道菜,后脚就接到了群众的求助电话。“节假日与平日里不同,特别是沿街店铺的餐饮店,他们在傍晚的生意都很好,有些油污就容易流入城污管网造成堵塞。而另一方面,当节假日遇到雨天后,路面的泥粉、树叶也会流进来,这时的工作量又会加大。”王可可解释道。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个棘手的清理活,就是水泥浆。近年来,温岭市箬横镇全域改造如火如荼,10余个房地产项目同期开展,受雨水冲刷等影响,一到节假日工地一休息,其所在的城污管网内的污水就容易形成泥浆块状。一般过个一二天,窨井盖下面就会出现水泥结块现象,就连吸污车都没办法处理。为此,王可可他们只能爬进城污管网内部,徒手一块块地捡拾。“这看着简单,可回到家后,他即便洗了好几趟的澡,身上仍有臭味。”杨小卫告诉说。
一个窨井盖,故事繁且多。看着王可可娴熟的动作,笔者不禁肃然起敬:开盖子,用仪器探测内中气体浓度,再过四五分钟,把吸污设备放下去,与班组成员们一起用长竹条、漏瓢“探底”疏掏……短短十来分钟,一坨坨乌黑的淤泥等堵塞物就被带了出来——少则十来斤,多则百来斤。
这就是城污管道“清道夫”,是我们身边的城市“肠胃医生”“地下‘迷宫’工作者”。面对这一情境,王可可却笑了笑说:“有活总归有人在干,既然干了,我就一干到底,即便是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