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温岭这个地标,竟藏有这等奥秘?
2023年03月27日 来源: 潮新闻 ​ 共享联盟·温岭 吴茂云 陈 潜 黄晓慧(男) 徐伟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温岭多山,但有特色的并不多,其中石夫人峰最广为人知。

  奇特的石夫人峰,早已被打造成最具温岭辨识度的标志、名片,也成为一代又一代温岭人最深刻的家乡印记。

  民国时期的石夫人照

  历经亿万年风雨的石夫人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又带给今天的我们哪些启示呢?

  壹

  “巍巍独立向江滨,四畔无人水作邻。绿鬓懒梳千载髻,朱颜不改万年春。雪为腻粉凭风敷,霞作胭脂仗日匀。莫道面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夫人。”因为奇特,石夫人峰自古就备受关注,历代诗人歌咏者不少,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相传宋代神童詹会龙所作的这首。

  与陆游、杨万里、戴复古等交游的“大宋提刑官”徐似道,也对着老家的这一奇景发过感慨:“消山偃蹇消湖碧,夫人此恨消未得。海上人归会有时,怪尔鬓云非旧色。”

  民间传说则更多,其中一个版本是“携子望夫”说。相传,石夫人一家以渔猎为生,她的丈夫有一天出海打鱼后许久未归,她便带着孩子日夜翘首以盼,最终化为了石头。根据这个传说,石夫人峰旁边还留有一个吊船洞,就是他们日常系泊渔船用的。

  这个版本不仅与奇石的诸多特征契合,与徐似道的诗呼应,也与古志记载一致,成为本地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动人传说。

  贰

  孤峰突起、惟妙惟肖,面对这座奇特的山峰,除了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想必很多人也想从科学角度探究她是怎样形成的吧。

  2013年5月,当时的温岭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曾组织一支有地质专家参加的考察队伍,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据地质专家解释,早在1亿多年前,石夫人峰所在区域发生了一次火山大喷发,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灰经过冷却收缩,形成一个个高大的山体。经过几万年的风化分裂,山体局部崩塌,形成柱状的山峰。又经过几万年的风化分裂,峰顶的横裂缝形成了发髻和脸,一条竖裂缝分隔了脸部和垂发,脸下部还被其他裂缝切割,产生局部的崩塌,形成了凹进去的颈部,最终成为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裂缝的切割,在头像的西边下部山脊上又形成了一堵6米高的石墙,石墙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变薄,中间形成了一个穿洞,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吊船洞。

  叁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古志记载,都昭示着石夫人峰所处之地曾为海滨,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支持。

  根据地理学家研究,我国东部沿海曾经历过几次大的气温变化。气温升高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形成海侵时期。气温下降,雨水凝固成冰雪,海平面下降。

  第一次海侵发生在10万年前,海水淹没了大地。2.5万年前,年均气温低于现今10~12℃,海水慢慢退去。到1.5万年前,海水退到现今海平面-136米的位置,出现最低海面,东海大陆架大部分露出,台州平原面积空前广大,东部平原的东缘接近冲绳海槽。

  第二次海侵发生在1.1万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现今海平面-60米处。到距今8000年时,海面上升到现今海平面-5米处。广大平原受到海潮入侵,当地古越人大多迁入西部丘陵和山地,在自然条件稍好的河谷平原和盆地居住。

  距今6000年时,第三次海侵来袭,海平面逐渐升高。这个时期,最高年均气温比现今高5℃,平原地区及海拔55米以下的河谷都沉浸在海水之中,现今的许多山丘一度沦为海中孤岛,如长屿、牧屿、茶屿、螺屿等,石夫人峰所在处成为海滨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许正如故事所说,当时有个先人用空心木挖出个独木舟,用磨尖的木棒当作鱼叉来捕鱼,在太阳下山时,用藤条当绳,把独木舟就系在了这洞边。

  石夫人峰的这段变迁史,引人深思。

  当我们抬头看到历经亿万年形成的石夫人峰,不禁会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在全球持续变暖、各种极端气象事件频繁出现、很多岛屿国家或将被淹没的当下,是否会对“沧海桑田”产生更形象的认识,进而思考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并践行低碳生活呢?


标签: 海平面;海水;温岭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