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辽宁、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7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力争用3—5年时间,先导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建设国家水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部署系统谋划浙江水网,同时加快推进千岛湖配水、浙东引水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建成见效,推动省级水网的雏形基本形成。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要求高标准建设现代水利设施网,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浙江水网”建设,《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构建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作为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任务。
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浙江水网建设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
《规划》明确,到2025年,一批浙江水网骨干工程开工建设,水资源配置更加均衡,防洪排涝突出薄弱环节基本消除,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批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初步建成;全省水网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的水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现代化水网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十四五”期间:
舟山大陆引水、瓯江引水、滩坑引水、嵊泗大陆引水等工程建成通水,浙中、浙东等水资源配置通道关键工程开工建设,新增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
朱溪、开化等水源工程完工见效,镜岭水库等开工建设,重要城市实现多源供水,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形成“一源一备”,实现城乡同质化饮水。
重要河流源头基本具备调蓄控制能力,八大流域干流堤防基本达标,杭嘉湖平原新增南排杭州湾强排能力超1000立方米每秒,5条平原高速水路建成见效,沿海病险海塘全面完成提标加固,建成一批高标准生态海塘。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水土保持率达到93.2%,平原生态配水通道基本建立,钱塘江、瓯江、大运河等一批河湖生态治理保护与修复工程建成。
重要水工程、河流水系、水资源的智能化监测体系基本构建,水资源多目标调度体系基本建立,新建重大工程基本实现数字孪生,钱塘江、苕溪、曹娥江、飞云江、椒江等数字孪生流域基本建成。
河湖长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水价调整、跨区域水网工程建设管理、生态和资源补偿等水网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浙江水网建设主要指标
注:1.以城市防洪达标、城乡供水水源保障、水生态流量保障等三项指标均达标为高质量覆盖范围,计算达标的县市区个数与县市区总个数的比值。
2.水资源配置通道输水能力与通道水源水库供水能力之间的比值。
3.对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从水量、水质和应急备用等方面综合评价,计算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达标的县(市、区)数量占全省的比例。
4.指全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中有管控要求的断面生态流量达标比例。
浙江水情特点是什么
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如何
跟着小布一起来了解一下
▼
浙江水情特点
河湖密布、江海通达
浙江基本水面率5.66%,全省河流总长13万余公里。全省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57个,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两岸的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宁平原。
降水丰沛、时空不均
浙江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622毫米,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雨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减。
地貌多变、水情复杂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江河源头短,上游坡降大,河水暴涨暴落,叠加暴雨后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以浙北、浙中、浙东三条水资源配置通道为骨干,沟通八大水系和十余个重要水库枢纽结点,浙江形成“三纵八横十枢”的水网总体格局。
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全省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完备。现有水库4277座,总库容447亿立方米,其中200座大中型水库控制全省47%的山区面积。
近年建成的以新安江、富春江为源头的千岛湖配水、浙东引水等工程,年引供水能力达18.7亿立方米,为杭州、宁波、绍兴、舟山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改善了沿线水环境。
实施五水共治以来,全省河湖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95%以上,建成美丽廊道4.7万公里,滨水绿道1万余公里,创建省级美丽河湖443条(个)。
推进水资源配置通道
完成海塘提标加固和生态化改造
......
建设省级水网先导区
浙江这么做
▼
完善高水平水资源配置体系
加快农村供水水源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水,落实水网建设“最后一公里”。
实施浙北、浙中、浙东水资源配置通道工程,全省11个设区市建设区域水资源配置通道。至2035年,三条水资源配置通道全面建成,市域水资源配置通道全部建立,为宁波、舟山、金义都市区等地新增优质水资源供应。
完善高标准防洪保安体系
推进海塘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管护提效,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生态、功能综合、运行高效的海塘工程体系。完成全线2014公里海塘提标加固和生态化改造。
实施杭嘉湖、萧绍、宁波、台州沿海、温州沿海等五大平原高速水路和强排工程,畅通洪水出路,增强平原排涝能力。
完善高品质幸福河湖体系
推进钱塘江、大运河、瓯江、苕溪等八大水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实施嘉善片区水生态治理;整体推进中小流域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亲水岸线,对已有堤防实施生态化改造;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持续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完善河湖长管理机制,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完善高效能智慧水利体系
重点推进八大水系数字孪生流域和重大工程数字孪生建设,依托“浙里九龙联动治水”打造数字孪生业务应用,建立“四预”等决策功能完备的智慧水网应用体系。“十四五”期间,初步完成钱塘江、苕溪、飞云江、椒江等流域数字孪生,建成杭嘉湖区域数字孪生水网,为“智慧太湖”提供支撑。
完善高质量水网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浙江水网工程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江河源头区和水生态保护、开发建设等行为引起的损益关系进行调节。探索资金补偿、产业扶持、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等多元化市场化补偿方式,为水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