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台州市“以技提薪·共富先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临海召开。笔者在会上了解到,台州将以创新理念谋划工作,以数字化改革手段再造流程,以特色的做法打响品牌,让更多的产业工人在共富先行中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当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过去的5年,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全面建立市、县两级“产改”协调机制,围绕“产改”目标任务,谋重点、出政策、建机制,构建了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如市委组织部以数字化赋能推进民企党建整体跃升;台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多部门广泛开展了“劳动创造幸福”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市发改委等8部门依托产教融合“五个一批”等项目,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以技术工人“扩中提低”改革为抓手,助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产改“育才引擎”的效能进一步放大。全市确立了272家改革试点单位,构建了试点探索、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如椒江区打造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工作经验在全省“产改”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列入长三角优秀案例;临海市以“产改”促共富打造临海“产改”样板;温岭市泽国镇着眼于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推动以技提薪等。2021年全市新增技能人才9.3万人、高技能人才3.92万人。选树了台州工匠103人,入选浙江大工匠1名,浙江杰出工匠3名,浙江工匠55名。
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产改协调小组副组长颜邦林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为着力解决技术工人成长通道不畅、分配机制不活、职业自豪感不强等难题,台州将不断优化技术工人成长环境,使他们逐年提高收入水平,真正实现以技提薪助力共同富裕。
在畅通成长链方面,以职技融通破解技术工人学历提升难,以产学融合破解技术工人精准就业难,以拓宽发展通道破解技术工人晋升难,以打造“工匠之城”破解技术工人地位上升难,努力培育大国工匠。
在优化分配链方面,建立竞技增收机制,推动实现薪资“平均分配”变“竞技增收”。建立定工增薪机制,推动工种“模糊匹配”变“准确划分”。建立股权分红机制,推动工人“被动打工”变“合伙创富”,真正落实能者多得。
在完善政策链方面,完善评星奖优政策,落实工资奖励、积分落户、子女入学、便捷就医等配套奖补激励。完善劳模工匠育选政策,加大技术工人向工匠劳模转化扶持力度,打造“技术人才—工匠—劳模”的阶梯型育才路径。完善权益保障政策,聚焦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技术工人“关心事”,建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技术工人权益保障体系,让技术工人更有幸福感。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