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我们在石柱下村的一家农家乐品尝了产自桃江的特色水产品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触摸临海桃渚古城墙律动了数百年的脉搏。
暮霭里,铅灰色的古城墙带着几许庄严,几许凝重。几位瘦朗的老人靠着墙根乘凉,清澈的渠水在城墙脚下汩汩流淌。
居住在老城中的人日渐减少,因为城外已经建起了一座新城,规模是老城的几倍。老城中的一些残垣上,蔓延着绿得发黑的南瓜藤。城墙根,随时会出现几丛青韭,几簇秋葵……
田园的气息无法暗淡这座城池的刀光剑影,古老的以现代的眼光看,这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城池规模实在太小了,但是在明代,桃渚城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为抗击倭寇而设立的40个卫所之一,是当时的抗倭前沿。
抗倭亭内,竖立着一块厚重的石碑,镌刻着这座城池的英雄事迹:“……桃渚前夕所围七昼夜,城几岌岌,时千户翟铨膺城守,羽书告急,公(戚继光)统大兵压境,长驱以破巢穴,城赖以全……”
明代的倭患给东南沿海的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倭寇在桃渚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甚至将毛竹扳弯束婴儿,然后放竹取乐;为卜度孕妇婴儿性别,竟将孕妇剖开……面对倭寇惨绝人寰的行径,石柱峰下的百姓没有退缩,没有屈服,他们充分利用坚固的城墙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倭寇,尤其是在戚继光指挥下的几次抗倭战役,更是取得了完胜。
夜幕降临,城墙外的车辆穿梭往来,车灯的光芒在公路上流动着,闪烁着,让人产生了无限的虚幻感。古城对面的石柱峰,这道天然的屏障,似乎伸手就可触及。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石柱峰下,没想到当地的人们早就在晨练了。
抬头仰望,如同擎天之柱的巨岩势凌霄汉。
通往峰顶的小路,时而分叉,时而合拢。道旁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山地上,全都是墨绿色的橘树。半大的果子挨挨挤挤,伸到了石级的上方,让人禁不住唾津潜溢。
石柱峰,我终于触摸到你了!你的纹理如此酣畅,可以想像你从地壳深处喷发时的激情与雄姿。你从凝固成岩的那一天起,就是无数海生动物的庇护所,一些多情的贝类,即便化作了石头还是紧紧地趴在你的身上。被海浪冲蚀了亿万年,才有了造型如此奇崛的你。被海风吹拂了亿万年,你的表面才变得如此粗糙。你是大自然沧海桑田变迁的亲历者,你是桃渚古城兴衰荣辱的见证者。
登顶必须从一道狭窄的崖缝里上去,这是典型的“一线天”。我们脚蹬石窝,手攀铁链,胆战心惊地往上爬行。没想到峰顶不但平坦,而且草木苍翠。低头看,被誉为“中国最美田园风光”的桃江十三渚如同精美的图案,尽收眼底。江中的13个渚,大的80余亩,小的仅半亩。这些江渚的水岸线柔和,曲折,如同游动的水蛇。纵横交错的河网分割出一个个江渚,又填补着江渚之间的空隙,远远望去,地面与水面仿佛处在同一平面上。以前,江渚上长满桃树,春天来临,粉色的桃花竞相开放,如同天边的云霞飘落江面,美不胜收,桃江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如今,碧绿的橘树,青翠的秧苗,开始取代昔日的桃林。要不是翡翠般的江面偶尔闪动的几缕银光,又有谁能分辨得出江和渚呢?然而,大自然毕竟是高明的魔术师,但等秋天来临,稻田一片金黄,橘林半青半黄,江水却是一如既往地深蓝……桃江十三渚,你是一幅绚丽的图画。
峰顶的风很大,不停地掀起我们的衣衫,还发出呼啦啦的响声。美琴说,海边就是多风,石柱峰上更是天天如此。放眼四周,群山苍翠,每一座山顶上都是闪着银光的坚硬无比的巨岩。无怪乎文天祥逃难经过桃渚时,不啻用“万象画图里,千岩玉界中”这样的诗句来尽情赞美。
史料载,500年前,桃渚古城之所以是海防前沿,原因是它地处大海之滨。想必那时的桃江十三渚也没有形成,此地还是一片天天潮涨潮落的滩涂。让时光继续倒流亿万年,石柱峰也是大海里忽隐忽现的一块礁石。
一个云团飘来,空中洒下一阵细雨,空濛多姿的江渚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薄雾,古老的城池里,几束炊烟在袅袅升起。
潮湿的风不停地从远处吹来,带着田园的芬芳,带着亘古不变的大海的气息。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