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分发物资,安抚群众,以安置点为家;父亲,穿梭于养殖塘,劝离群众,严防死守;孙子,放弃休假,“哪里需要哪里搬”,机动支援……面对台风“烟花”,在三门县蛇蟠乡山后村,祖孙三代党员齐上阵,栉风沐雨,坚守在防台一线。
爷爷:后勤保障的“压舱石”
“年纪大了,去前线防台也是添乱,在安置点做好后勤,也是为防台出份力。”王广保说。7月25日午后,在山后村安置点二楼,王广保将略显凌乱的草席、被褥整理好,转往下一个房间。
王广保今年77岁,是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每年都参与防台。为了防范台风“烟花”,他从22号起便忙开了,吃住都在安置点。在这里,他负责人员登记、被席发放、烧开水等,得空也陪人聊天解闷,晚上则守好门户,防止人员回流,忙得像个陀螺。
之前,他还和村两委干部一起,走遍山后村的养殖塘和附近堤坝。“当年,我参与了标坝建设,知道哪里可能出现险情,不亲自巡查一遍,总放心不下。”他笑着说。
时隔多年,山后村党支部书记俞圣昶记忆犹新。在上个世纪70年代,蛇蟠尚未通电,每当台风来临,王广保便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劝村民转移,动员青壮年加固海塘。他自己则身先士卒,还爬上最高处喊话鼓劲,喉咙沙哑也不停歇,经常连续多天不着家。为了堵住海塘缺口,他拆了家里的门、床板,这让当时一贫如洗的家更加贫困。
蛇蟠是海岛,人多地少,百姓穷苦。为改变现状,蛇蟠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围垦造田。作为蛇蟠生产大队副书记、蛇蟠围垦突击队队长,王广保每天带领40到300位村民参加围垦,打泥、打溜棍,毫不含糊。他还带领“技术队”帮助亭旁的村民围垦。
“王广保同志年轻时为村里倾尽心血,到现在仍然一如既往,发光发热。他的身上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鲜明品格,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俞圣昶说。
父亲:防汛抗台的“排头兵”
“快点上岸,现在虽然没下雨,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人身安全第一。”7月25日上午11点,王爱卫在巡逻时发现有养殖户回流,将其劝说回家。
王爱卫是王广保的儿子,是山后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负责本村养殖塘相关人员的撤离。
山后村有养殖塘3600余亩,地域范围非常广。王爱卫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挨个做养殖户思想工作。面对“顽固留守份子”,他不厌其烦,以情动人。“无论何时,生命安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真要是出现了险情,你们在现场也危险。”为防养殖户回流,他每天巡逻三趟,逐一排查,反复确认,以策安全。
这段时间,王爱卫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出门,晚上十点过后才回家,在村里忙得脚不沾地,家里32亩养殖塘也无暇理会。自开启“防台模式”后,王爱卫只在巡逻的路上远远地瞄上一眼,脚下未停。
“防台工作涉及全村百姓的生产生活,不容有失。他是村干部,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王爱卫的妻子谢月盈非常理解丈夫。
为了村里的工作,王爱卫付出良多。在沿海高速建设前期准备时,他带头拆除了祖上留下的110平方米房子。为了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历经艰难,终于如期完成任务。
孙子:应急抢险的“生力军”
“这里有人员进出踩踏,导致垒好的沙包松散开,防御能力大减,需要重新堆叠。”在山后村一处堤坝上,王子坚拎起沙包,将它们堆得更严实些。
王子坚是王爱卫的儿子,今年26岁,2014年入党,现为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部排长,此次是休假回家,恰巧遭遇台风。7月22日下午,他回到家简单吃过晚饭后,就和父亲去养殖塘巡逻。
在王子坚回家之前,山后村的防台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他就从旁协助转移养殖户、加固塘坝、登记人员,哪里有需要,他就往哪里赶。尤其是重体力活,他都一马当先。
“作为一名武警战士、党员,参加到一线防台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卫家园,是我应尽的义务,也是来自祖辈的传承。”他说。
在王子坚的记忆里,当狂风骤雨来临,家里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总是缺席的。他醒来时,父亲已出门;他入睡时,父亲还没回。只有雨过天晴,才能见到父亲一身疲惫地走进家门。长大后,他才知道那是父亲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
在年幼时,王子坚听爷爷讲过围垦的事情。后来,他又从长辈口中听到很多对爷爷、父亲的评价,为公、正直、负责……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他。
入伍后,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本职岗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车载机枪手。2016年,他参加上海海关执勤,工作兢兢业业,执勤过程中严守各项纪律,熟练掌握各项执勤技能,工作完成突出。服役期间,他荣立三等功2次。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