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期,路桥区蓬街镇计划通过盘活用地,开展富民加工中心项目建设。“目前,蓬街家庭作坊存在低、小、散的问题,生产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蓬街镇副镇长梁永海说,通过资源整合、产研结合、产教融合三股合力打造富民加工中心,有利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蓬街镇从百姓关心的细微处着眼,从百姓关注的细节处入手,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为民办实事中,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声势、见实效。
村貌变得更靓丽
从东方大道沿辅路来到新红村,记者在入村口看到,施工人员忙碌着,全力推进“村标”建设;周边的建筑外墙架着脚手架,正进行立面改造;村子的主干道上,每家每户的庭院门口都在搭建围墙……
据悉,新红村共1700多人,因前期没有规划好,村民住得较为分散,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红村趁着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决定整村规划,全面进行村容村貌改造。
“前期,结合村子实际,我们制定了点面结合式的改造方案。”新红村党总支书记罗邦福说,本次建设的项目包括智能观光园区、摄影基地、绿色停车场、生态洗衣房和四好农村路,以徽派风格和现代风格为主,另外,还有两个点位融入了党建元素。
截至目前,新红村美丽庭园项目已完成90间,快要完工的有70间,即将开工的有50多间。“除此之外,其他项目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罗邦福说。
开展农村综合整治是蓬街镇推进惠民办实事的有效载体之一。近期,该镇新红村、民里村等开展了包括五水共治、环境卫生治理等在内的综合整治,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村民们好评不断。
村民住得更舒心
农村建房不仅仅关乎老百姓自身的需求,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党史学习教育中,蓬街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向这一老大难问题“亮剑”。
这段时间,高坦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挨家挨户地走访,就老屋翻建的事情与群众协商。“高坦居的建房指标少,想让大家住得更好,只能采取原拆原建的方式。”高坦居党总支书记张妙芳说。
记者了解到,高坦居的房子基本为连排立地房,若群众有原拆原建的意愿,需征得整排邻居的同意,遇到邻居拒绝或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居委会帮忙沟通调解。眼下,高坦居共有6幢房屋将要进行原拆原建,其中5幢已经落实。
解决村民建房难问题,不只是给乡村建设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把实事办进了群众的心里。同样,在浦南村,记者看到一栋栋独立的别墅式排屋整齐划一,精致秀气。据浦南村党总支书记罗荣奎介绍,浦南小区占地20亩,共88间房,于去年全部建成,为了提升小区“颜值”,让村民住得更舒心,今年,村里还将完成小区的绿化工程,完善配套设施。
服务做到更贴心
“多亏了村里的帮扶,我们家的地基才能这么快得到落实。”日前,小伍份村村民罗维友为村干部的服务效率点赞。
罗维友家是村里的“特殊家庭”,儿子三级残疾,一家的重担全落在两个老人身上。近年来,小伍份村全力推进结对帮扶工作,为罗维友在内的帮扶户送去各种暖心服务。这段时间,村里在原先救助体系基础上,对他们的关心更勤更实了。
这正是蓬街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暖心”的缩影。近期,该镇的帮扶责任人全部下沉到这些群众家中,深入开展 “回头看”工作,详细排查、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困难和问题。
“原先是一个月入户理发一两次,如今一周就会上门一次,主要是为村里的老人们服务。”在塘浦村,蓬街镇义工协会志愿者梁茶芬告诉记者,学党史不仅是学理论,更要把学习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
针对留守儿童,蓬街镇妇联主席蒋波说,村妇联安排了结对帮扶的“悦陪妈妈”,日常上门陪伴这些留守儿童,带他们出门参加活动等,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