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癌症晚期,意味着什么?生命士在倒计时。
可15年过去了,王曰华不仅活着,还帮助更多人走出了癌症阴霾。
与死神擦肩,他重获新生
2004年,中年下岗的王曰华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中晚期,肿瘤恶性程度很高,预后不乐观。”医生的话几乎对他宣判了“死刑”。
2004年8月,他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化疗时,他已做好死亡的准备,开始隐晦地跟女儿交代后事。
6次化疗,做到第3次的时候,身体几乎承受不住。“心脏怦怦怦快爆了,盖了3床被子还一直发抖。”临床治疗结束时,他的体重从90公斤降到了50公斤。虚弱得连筷子都拿不住。医生认为,他的5年生存率在40%以下。
2005年,王曰华加入癌症康复协会。在妻子的护送下,他开始每天风雨无阻到协会报到,帮着写写材料,“写着写着,就忘记痛了”。
王曰华还认识了一群“抗癌明星”。“有一位老先生患了小细胞肺癌,当时预计活不过3个月。但是我入协会时,他已经活了17年,后来直到86岁才去世。”
通过协会组织的专家讲座,王曰华对癌症有了新的认识,病友之间的经验交流让他重拾希望。在家人的精心照顾和陪伴以及协会的帮助下,王曰华渐渐康复。
从受助者到志愿者
命运跟王曰华开了不止一次玩笑。
2010年6月,他的妻子被查出患上了直肠癌晚期。后来,肿瘤压迫神经,她痛得在床上打滚,不到半小时,内衣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一天换十几套都不够。护工不敢接,王曰华自己全职护理。烧饭、喂药、伺候大小便、换衣,每天睡觉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
但他始终没有放下协会的工作。
2010年,妻子临床治疗结束后,王曰华患上了类风湿。手握不住张不开,身体只能佝偻着。协会正组织年会,弯着腰在会场忙碌的王曰华让人不忍心看。
2013年4月,王曰华再遭病痛——肛裂。第一次手术失败,要进行二次手术。
正逢协会准备年检材料。王曰华在卫生间放了个盆,脱了裤子坐在温盐水中缓解疼痛。身前放张小板凳,他就趴在凳子上写,熬了两天把材料都弄好了才去住院。
2016年协会参加4A级社会组织等级评定。那时妻子已经生活不能自理。他把资料都搬回家,照顾妻子之余,见缝插针地弄材料。将原本就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一压再压。
妻子心疼他,偷偷打电话给他的朋友:“我支持他做这些事。但是我希望等我死了以后再让他做。我怕我没死,他先死了。”
18本材料,其他协会需要8个人花4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王曰华仅仅用了3个月。最终协会以高分通过了考核验收。
2016年6月,妻子走完了人生旅程。从殡仪馆回来,王曰华腿软得迈不动步,靠人左右搀扶着才爬上楼梯。坐在床上时已是泪流满面。王曰华说,对妻子,他有愧,但不后悔。
帮助更多人笑对人生
协会让孤独无助的癌症患者有了第二个家,大家自救互助、抱团取暖、群体抗癌。
“很多患者是被吓死的。”王曰华说,许多人将癌症与死亡划上等号,为了打开这个“心结”,他和协会的“抗癌明星”们经常走进病房,为患者和家属“话疗”。同病相怜的境遇让他们的三言两语胜过亲朋好友的千万言语。
王曰华曾接待过一位不配合治疗、绝食等死的病人。
进门时,一家人忧心忡忡。
“怎么了?”王曰华问。
“生癌了。”对方显然心情低落。
“放轻松,没事的。”
“你说得倒轻松,又没生在你身上。”对方口气很不好。
听了这话,王曰华撩起了衣服,从胸口一直延伸到肚脐的伤疤让对方大吃一惊:“你这是?”
王曰华开始讲述自己的抗癌经历。三言两语间,对方态度转变。还没出门就开始催着家人去医院。
每年,协会都会联合台州医院开展义诊、咨询,走进社区,送健康下乡,宣传肿瘤防治知识,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让更多人远离癌症。
协会还成立了文艺队、腰鼓队等各种兴趣小组。一群“缺肝少肺”“缺胃少肠”身上零部件不全的人聚集在一起,每天都乐呵呵,对生活充满信心。
在他的带领下,协会连续7届被评为浙江省癌症康复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列为全省首批享有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
不为名,不图利,不拿工资,有时甚至还要倒贴钱,经常要厚着脸皮到处“乞讨”经费。图什么?王曰华说,抗癌志愿服务已经是他生活的大部分。如果一定要图点什么,那就是帮助仍然迷茫无助的癌友走向健康,看到耷拉着脸进来的癌友们带着信心和微笑离开的那份成就感。
【人物名片】
王曰华,临海市癌症康复协会会长。2005年参加临海市癌症康复协会。2015年任台州市癌症康复协会临时支部书记、秘书长,任临海市癌症康复协会会长,主持台州市和临海市二级协会工作。14年来,他坚持公益,无私奉献。连续3届被授予浙江省癌症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入选第七届台州市道德模范、“台州好人榜”。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