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骄傲!这3位老干部获全国表彰!与台州有关
2019年12月19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张丹萍 整理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2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丹萍 整理)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天台的王祖英、玉环的郭口顺和与黄岩有着不解之缘的徐永辉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450名)

  人物名片

  郭口顺,男,汉族,1926年12月出生,玉环市人。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玉环县坎门地下党工农支部书记,坎门镇副镇长、镇长,坎门区委书记,县水产局局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任,1987年8月离休,现为玉环市关工委名誉主任、坎门街道关工委顾问。2002年,在他的倡导牵头下,组成“五老”帮教志愿服务团开展脱戒帮教活动,2007年成立全省首个“禁毒阳光会所”。

  1948年3月,他参加革命并入党,出任闻名全国的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的前身——坎门民兵队首任队长。

  在1951年的南排山海战中,他率领民兵,用小钓船打垮海匪的大帆船,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经典战例。1960年,他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是对他烽火青春的最高褒奖。此后,他担任玉环水产局局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1987年离休。

  当年的战斗民兵英雄,如今已白发年迈。

  “离休后,摆我面前有三条路:在家休息,去企业赚钱,退下战场再上前线。”郭口顺说,当时一直在思考,有生之年,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继续走下去?当时,玉环有两家企业,高薪聘请他当顾问,时逢在纺织厂提前退休的老伴因病动手术,急需医疗费,去企业赚点钱,在旁人看来顺理成章。

  “企业请我,无非看中我的人脉资源,假公济私的事我做不来。”郭口顺拒绝了,“自己做人有四条基本原则——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事事要带头;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四条原则,不能动。”

  看到当地一些青少年不务正业,不少学生经常打架滋事,青少年犯罪率在上升,郭口顺比谁都急,就在退休当年,自告奋勇出任坎门镇关工委主任,不要分文报酬,不过节假日。

  白天,走访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收集问卷,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晚上,伏案编写《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等宣讲材料……

  一组数字,足见老人的干劲。

  30年寒来暑往,郭口顺不厌其烦地投入关工委工作,放弃了2000多个节假日,做各类报告100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30多万人次……他和其他老同志筹资500多万元助学帮困做好事,帮助了近200户没钱上学、没钱治病、生活困难的青少年和群众,挽救失足青少年上千人……

  “这些成绩都是大家一起做的。”郭口顺说他身后有着老当益壮的“靠山”。玉环坎门先后有13个社区、6个村和众多企业的数百名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在郭口顺人格魅力和精神的感召下,走到一起,携手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每年3月,郭口顺都会如约来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哨所,给前来参观的学生们讲英雄故事。哨长王敏对郭老特别崇敬,她说:“自己在这里站岗三年多了,郭老年年都会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这辈子,我最看不得老百姓受苦。”——郭口顺

  竭尽所能,丹心赤诚为树人

  自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郭口顺便身体力行,身兼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监督员、名誉顾问等,整天忙碌在坎门各所学校、村居,每年至少作报告30多场次。

  30年了,经郭口顺帮教的人,不少人事业有成。在他们心目中,郭口顺就是一抹温暖的阳光。

  坎门人阿伟(化名)如今当上了船老大,还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在20来岁时,他却是绰号“打手”的小混混,整天惹事生非,家人早已撒手不管。

  看到郭口顺一次次上门劝导,阿伟不胜其烦,无奈郭口顺极为“难缠”,始终不肯知难而退。逢年过节,郭口顺还常带着礼物上门探望。

  有一年,阿伟因为打架被拘留了,家人也见怪不怪了,是郭口顺去派出所,把他保释了出来。他鼓励阿伟:“年轻人犯错不可怕,就怕不改。我知道你其实是个热心的好小伙子,一定会变好的。”

  一向鲁莽的阿伟,内心深处被感染了。“后来 ,阿伟告诉我,他做生意时,一旦遇到争执,就尽量冷静。”郭口顺说,看到他们的日子走上正轨,越过越好,他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感激郭口顺的,不仅有当年的“问题”青年,还有众多困难家庭。“这辈子,我最看不得群众受苦。”对群众的难处,郭口顺即使素不相识,也想方设法帮助。

  “郭爷爷是我一辈子的恩人。”提起郭口顺,坎门姑娘李莉言辞中充满了感激。

  如今,李莉的日子过得很幸福。谁能想到,在十多年前,她身患重病,因为无钱医治而命悬一线。

  郭老和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发动社会各界为她筹集捐款,使她得到及时救治。他们还鼓励帮助李莉,在病床上完成了初中学业。后来,李莉还考上了大学。“现在,我和郭老还常有联系,平时也常做公益,帮助更多的人。”李莉说。

  小伙子李新建,在2013年,得了脊椎骨弯曲症。高达数十万的医药费,让这个本就穷困的家庭陷入了绝望。郭口顺又是联系医院,又是举办爱心捐款活动,前前后后为李新建筹集了二十余万元的善款。最终,小伙子重新直起腰杆,开启了新的人生。

  30多年来,郭口顺和坎门关工委其他老同志,一直热心助学帮困,先后帮助了200多户没钱上学、没钱治病、生活困难的青少年和困难家庭,其中资助13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有2人还考取了研究生。

  “帮扶没有诀窍,只有:爱心、决心、耐心、恒心。”——郭口顺

  赤忱感化,上演着禁毒传奇

  2月28日下午,社区戒毒人员小钱,到禁毒阳光会所接受尿检。

  小钱一进门,郭老起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倒了杯水。

  “过年好吗,最近生意怎么样?”郭老拉着小钱坐了下来。“遇到有合适的姑娘,就再组个家,好好过日子。”

  “挺好的,现在还是先拼事业,再谈成家的事儿。”小钱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

  小钱是四年前染上毒瘾的,三年前开始在社区接受矫正,郭口顺团队、社区、家庭“三管齐下”,小钱摆脱毒瘾,把精力转移到了生意上。

  “郭老就像我的爷爷,常给我打电话。我有困难了,心情压抑了,也会打电话找他聊聊。”小钱说,听着郭老真诚关切的话,烦躁的情绪就平复了。“他的话有温暖的力量。为了家里的孩子,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真诚的郭老,我都不能再复吸。”

  “劝解没有什么诀窍,只有八个字:爱心、决心、耐心、恒心。”这是郭口顺多年的经验。

  郭口顺给我们讲起了阿俊的过往,这是个让民警也十分头痛的“吸毒老手”,曾三进戒毒所,做好他的戒毒工作,能影响一大片人。阿俊行踪不定,如何找到他就成了难题。2006年的一天,老人们终于得到消息,阿俊这段时间住在坎门的东风山上。

  “去山上,找阿俊!”当时平均年龄80岁的几位老人,沿着泥泞的小路上山,连着扑空好几次,才找到阿俊。

  老人们的执着,打动了阿俊,他说:“你们与我素昧平生,却为了我这么辛苦费心,我听你们的。”当天,他就跟着老人们,去派出所做了尿检。

  此后,老人们得知山上还住着阿俊的老母亲,还两次自掏腰包,买了米、面、油到山上,去看望阿俊的母亲。

  几年前,从戒毒所出来的阿俊,孤苦伶仃,寄住在他哥哥的廉租房里,买被褥的钱都没有,郭口顺塞给他1000块,让他买了被褥和生活用品。

  去年冬天,郭口顺见阿俊衣服破旧单薄,又掏钱给他买衣服。要过年了,又一次给阿俊送去1000元,希望他能过个好年。

  “阿伯,你这样对我好,我怎么回报你,我只有一条,我这辈子再也不吸毒了,不然我对不起你。”当时,阿俊对老郭许下了诺言。

  至目前,阿俊在社区戒毒期间表现良好。

  郭口顺说,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在拔毒瘾这个钉子上的努力,终是得到了一些成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毒患在玉环滋生蔓延,坎门的吸毒人数,曾一度位居玉环之首,毒情形势严峻,一些不法分子甚至用“毒品能够治病、美容”的说法来蛊惑人心,很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在郭口顺的提议和坚持下,2007年,坎门禁毒阳光会所诞生了,坎门街道关工委的帮教工作正式提上了行程。此后,一批批帮教志愿者,用真诚和执着,谱写了一篇篇的禁毒传奇。

  “我为什么要留在关工委,揽下这别人看来有人身风险,碰不得的事?”关工委秘书长骆石绵说,“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办厂的,我退休后,儿子们劝我在家安享晚年,或是在厂里帮忙,可是,我真被郭老感动了,他比我大20岁,不拿分文发挥余热,我希望自己也可以。”

  如今,林森木、郑高金、邱允水、黄月松、徐本盛、叶金弟等一批离退休干部,都成了坎门禁毒阳光会所的资深骨干,还有625名老干部、老教师、老民兵、老渔民被郭口顺的执着感动,成为禁毒帮教志愿者。

  截至目前,坎门禁毒阳光会所累计帮教吸毒人员432人,95%以上的吸毒者就地接受帮教,263人成功脱毒,占辖区总吸毒人数的61%,帮助安置就业、创业人数达到80%以上,打破了“一日吸毒,终生吸毒”的魔咒。

  坎门禁毒阳光会所,由此还获得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了先进集体代表。

  “住房差怕什么,一个人最怕思想落后。”——郭口顺

  甘于清贫,身居陋室矢志不移

  郭口顺的家,是一幢30多年房龄的老房子,墙体有些斑驳。50多平方米,一间卧室、一间杂物间、一间餐厅,卧室里放张桌子几把椅子,算是待客好用。很难想象一名离休干部,住房条件会如此“寒酸”。水泥地坑坑洼洼,女儿担心老人摔着,特地给铺了地砖。

  郭家的房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高挂的受奖照片和满满一橱柜的荣誉证书,以及随处摆放着的奖杯。郭口顺先后50余次被评为省和台州市先进个人,7次获得全国优秀离休干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这些褒奖,为这间有些黯淡的陋室,增添了无数光彩。

  “离休那年,政府给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可老头子坚持不要,说自己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不能享受这个待遇。”老伴张顺花翻起“旧账”,后来一家人只好回到老家坎门,住进了玉环水产局一间10平方米的宿舍。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到来头咋过成这样?”老伴张顺花说自己想不通,曾几次打算向组织反映,却都被老郭制止了,他总说“一个人最怕思想落后,房子差怕什么,能住就行了。”

  直到3年后,有领导上门慰问,发现实情后大吃一惊,这才安排了现在的这套房子,一住就是30多年。

  让张顺花最介意的是,郭口顺尽去关爱别人的下一代了,没把自己的下一代关爱好。

  当年,响应国家号召,郭口顺把大儿子送去了内蒙古支边,把另外两个孩子送去了支农。

  后来,在郭口顺担任副县长时,大儿子从内蒙古支边回来,满怀期待地找他安排工作,没想到郭口顺说:“那么多人等着安排,我怎么能以权谋私?”

  大半年后,眼见儿子的工作没有着落,张顺花无可奈何,只得从纺织厂提前退休,让儿子去顶职。不料几年后企业倒闭,大儿子下岗,多次碰壁仍找不到工作。

  郭口顺对大儿子说:“帮你找工作不难,但我不能徇私情,否则老百姓会怎么看?”

  张顺花说,当时,大儿子很难理解,平时慈祥的父亲,为何这般“无情”?迫不得已,大儿子只能到一家私企上班,积劳成疾,在一次扛货物上楼时引发脑血管破裂,全身瘫痪。

  如今,郭口顺每周都会抽时间看望瘫痪的大儿子,尽一份迟到的父爱。

  郭口顺子女们,几十年来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打拼,没有一个沾过他的光。回忆往事,郭口顺虽有感慨,却依然无悔:“共产党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为个人谋私利的事情,再小我也不干。”

  时光流转,无论身居要职还是告老还乡,不管地位和身份如何变化,郭口顺内心的信念不变、执著如初、激情依旧。他说:“能为党和人民工作,就是最大的快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刻保持一颗初心。”

  一年又一年,看到他逐渐步履蹒跚,却仍然坚守岗位,很多人会问他:“老郭,你要做到什么时候?”

  郭口顺说,“只要脑子还能思考问题,手脚还能动,党和人民需要,我就继续干下去。”

  前不久,坎门一位姓裘的社区(吸毒)矫正人员定期前来做尿检。郭口顺接过尿液样品,一丝不苟地插入试纸,耳聪目明手不抖……

  人物名片

  徐永辉是一位90岁高龄的老记者。1950年,在人生第一次下乡拍摄途中,偶遇台州农民叶根土一家,从此,他与台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近70年间,徐老用成千上万个镜头,记录下了台州乃至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1994年2月9日的央视春晚上,倪萍和徐永辉讲述叶根土一家的变化。

  2019年2月15日,徐永辉讲述叶家故事。

  1950年2月,第一张全家福。

  1959年,第二张全家福。

  1959年国庆前喜吃团圆饭。

  1962年,桂凤出嫁,“传家宝”和嫁妆放在一起。

  1964年,第三张全家福。

  2014年,徐永辉拍摄叶根土第二个孙子叶伟平的婚礼。 (图片均由徐永辉提供)

  70年前,一张偶然的全家福,让《浙江日报》记者徐永辉与黄岩叶根土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整整70年,徐永辉用镜头跟踪拍摄上万张照片,记录下一户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记录下祖国发生的巨变。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出大地的生动。《一户人家十年间》《陪嫁的“传家宝”》《一户农家五十年》等经典照片,是我国亿万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缩影。

  这些照片的背后,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影像,是祖国繁荣发展最生动、最感人的见证。

  一张全家福

  1950年2月初春,20岁的徐永辉刚刚成为《浙江日报》记者,到嘉兴采访。一天早晨,当他路过七星乡二村村口时,忽然听到一阵奶声奶气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徐永辉循声望去,原来是两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晒场上蹦蹦跳跳地唱歌。孩子们欢快的歌声,让徐永辉激动不已,他当即想为孩子们拍一张照片。可相机盖刚打开,孩子们就吓得哭着往家里跑。

  徐永辉追了两步,不远处的破屋子里走出来一位男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男人知悉缘由后,请徐永辉为他们一家五口拍了一张全家福。在交谈中,徐永辉得知,这家的男主人叫叶根土,是一位雇农;女主人叫高阿二。三个孩子分别是大女儿叶桂凤7岁,大儿子叶兴富5岁,次子叶兴友1岁。

  那张阴影厚重的全家福中,叶根土一家衣衫褴褛。除了叶根土露出一丝笑容,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一脸忧愁和恐惧的表情。尤其是高阿二,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神情十分可怕。

  徐永辉对当年的情景印象深刻。他清楚地记得,高阿二扶着墙壁走出来,身体十分虚弱,站都站不稳。他们全家穿的都是破布旧絮拼补起来的衣服。小孩子们的棉衣破烂不堪,许多地方都露出了白色棉絮。长子叶兴富的胸口扎着绳子,为的是收紧衣服上的破洞,防止旧棉絮掉下来。

  这张全家福,成为徐永辉跟踪摄影的起点。

  多年寻踪

  徐永辉在嘉兴郊区拍下那张“全家福”后,心里一直惦念着叶根土一家。1954年秋,徐永辉重返嘉兴七星乡,却发现叶根土搬家了。当地农民告诉他,这户人家已经搬走两年,不知去向。

  徐永辉不死心,坚持去找,三年找了四次,还是杳无音信。直到1957年,徐永辉第五次寻找时,从当地一位老太太口中得到了线索。叶根土从小逃荒到嘉兴。解放后农业连续三年大丰收,他攒了些钱,就带着全家回原籍黄岩羊棚岭去了。徐永辉随即赶到黄岩,通过许多基层干部分头寻找,还是毫无音讯。

  1959年9月,徐永辉再次来到黄岩。终于,在临海开往黄岩的公交车上,售票员告诉他:“黄岩西门外有一个凉棚岭,‘羊’和‘凉’一字之差,你去问问吧。”几经周折,徐永辉终于找到了叶根土。

  走进叶家,徐永辉拿出那张1950年拍的全家福。高阿二端详了半天,都不敢确认照片里的自己。当时的叶根土衣衫整洁,体态健硕,精神充沛,满脸堆笑。他告诉徐永辉,他家分到田地,分到房屋,妻子的病也好了。他先后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大女儿领到了工资,大儿子成了少先队员,家里每个人都有好几身新衣裳,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看到叶家生活焕然一新,徐永辉感慨地举起相机,拍下了第二张全家福,并将叶根土一家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写成报道,题为《一户人家十年间》,在1959年9月22日的报纸上发表。

  陪嫁的“传家宝”

  1962年,叶根土的大女儿出嫁,徐永辉受到邀请。“这不是一般的喜事邀请。”徐永辉寻思着。他最初想送些丝绸被面、枕头当礼品,后来决定把自己拍的全家福《一户人家十年间》送给叶家。

  10月3日,叶家一片喜气洋洋。房子里摆放着新娘子的嫁妆,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乡亲。叶桂凤出嫁那天,叶根土把镶有《一户人家十年间》照片的大相框,当成了女儿的陪嫁品。他嘱咐女儿:“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是用钱买不到的!你要把这个‘宝’传下去。”

  这一场景,也被徐永辉用相机记录下来,并撰文《陪嫁的“传家宝”》,在1962年11月6日的《浙江日报》上刊发。

  报道刊发后,反响热烈,人们争相传阅,成了轰动全省农村的大新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纷纷转载并专门发表评论。叶根土因此成为全省闻名的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运用家史对子女进行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的带头人。

  一位画家将桂凤出嫁的场景画成了年画,于1962年底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轰动一时。那组《陪嫁的“传家宝”》照片,被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长子的茁壮成长

  相隔十年,徐永辉第二次见到叶根土的长子兴富时,他已经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也是叶家祖祖辈辈第一个进学堂的人。1963年5月,18岁的兴富加入共青团,更为积极地参加家乡建设。

  1964年12月,兴富光荣地参军了。徐永辉欣喜地赶到新兵营,见到穿上崭新军装的兴富。

  第二年,徐永辉去探望兴富。领导和战友们都称赞兴富,守纪律肯吃苦,练兵场上积极当先,获得了特等炮手称号;凡是脏活重活,义务劳动,他都抢着干,是学雷锋的积极分子。徐永辉为他高兴:这个年轻人成熟了。

  临别时,兴富悄悄告诉徐永辉:“我想入党,做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你说成吗?”“成,当然能成!只要你努力。”徐永辉当即予以鼓励。

  过了一年,兴富果然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青年,从摆脱贫困,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到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一名党员,这一亲眼所见的过程,让徐永辉感慨万千。

  1969年,兴富复员回乡。第二年,他独自迁往嘉兴农垦场安了家。

  1984年5月1日,受到兴富的盛情邀请,徐永辉专程到嘉兴县兴富家作客。此时,兴富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全家到码头迎接。

  看到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徐永辉不禁忆起往事——1950年为叶根土一家拍全家福时,兴富也是一个孩童,脸上却是一副惊恐的神情,与眼前的孩子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徐永辉不由感慨:同一片土地,同是农家的孩子,呈现的精神面貌截然不同。

  徐永辉怀着喜悦的心情跨进兴富的家门,看到宽敞、整洁的居室,房子里摆着时兴的家具,自行车、缝纫机等一应俱全。

  兴富夫妇争相说道:“我们碰上了好年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兴旺,农家富裕起来了。我们四口之家两个劳力,一年纯收入就有1500元。”“现在的孩子可享福了,穿戴要时髦,吃喝要时鲜。”

  那时,兴富是嘉兴农垦场七分场的场长,经营着500多亩田地。

  徐永辉将兴富一家劳动、生活、学习的场景拍成一幅幅照片,以《历史的一页》为题刊发。

  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的陈法文,专门为此撰写了署名文章《一组珍贵照片的启示》。文章载:“它忠实地记载了35年的变迁,热情地讴歌了我们的时代和人民,值得大家细细一看,仔细思索。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叶兴富成长历史的一个侧影,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在前进中的壮丽一页,也反映了当今时代青年的一种精神风貌。”

  次子的小康生活

  叶兴友出生于1949年,从一个放牛娃走向了幸福生活。

  1978年12月下旬,徐永辉到凉棚岭找兴友,听说他去5公里之外的临古乡找对象去了。徐永辉就赶了过去,看见兴友手里捏着一张报纸与冬青姑娘说着话。兴友直率地说:“我们结识一年多了,今天我拿着党的新政策(指手中的报纸),找你共建小家庭。”冬青点点头。七天后,他们举行了一个简朴而热闹的婚礼。

  冬青贤惠能干,嫁到叶家第二年,就被村里的妇女们推选为代表,参加黄岩县第八次妇代会。

  1989年9月12日,徐永辉应兴友的邀请,到黄岩焦坑乡凉棚岭村共度中秋佳节。

  徐永辉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他从县前街花了一毛钱,租了一辆自行车骑到凉棚岭。太阳映照着村落,显得格外艳丽。机耕路两旁的橘林硕果累累;透过橘园,见到连片的晚稻正在吐穗扬花;远山田园间,一排排新建农宅点缀其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兴友、冬青一边张罗着饭,一边与徐永辉谈天说地。徐永辉在兴友家作客三天,村口临别时迎来了一群人,时任台州地委书记项秉炎视察晚稻的生长情况。大队干部介绍后,项秉炎上前拉着兴友的手说:“你父亲叶根土很有名,我很早就在报纸上看到他带头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的事迹。他是一位好党员,值得我们学习。你要接好父亲的班,把他先人后己的好风格继承下来。”

  徐永辉拍摄了兴友一家和农村十年改革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以题为《一户人家四十年》在1989年10月3日《浙江日报》进行了报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李泽民对徐永辉的跟踪摄影非常赞赏,说这是一部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翻身史,也是一部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前进史。

  上春晚成“民星”

  1994年2月9日除夕之夜,徐永辉带着跟踪拍摄的叶根土一家四幅“全家福”,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在主持人倪萍的娓娓叙述中,全国亿万观众看到了一户农家发生的巨变。

  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在观摩春晚的彩排之后,就高度评价了徐永辉的摄影作品,说这位记者不容易,40年始终把镜头对准广大农民。今年这位记者上了春晚舞台,自然成了明星,但这个“明”应该是人民的“民”,他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民星”!

  1999年9月24日,央视《东方时空》节目十集大型新闻文献片《50年人民的记忆》的一集,介绍了徐永辉跟踪摄影百姓家庭半个世纪的事迹。

  2007年2月7日,徐永辉第八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在央视三套《艺术人生》栏目特别节目——《我和“春晚”的故事》中,朱军、徐永辉、叶桂凤的儿子杨辉军三人对话,向全国观众描述了一幅现在时的“全家福”画面。

  真心为民,真情服务,徐永辉的事迹感动了许多读者。

  跟拍第三、第四代

  叶根土的大孙子叶胜忠,20岁那年成为一名造纸厂工人。叶胜忠秉承祖辈和父辈朴实厚道的品质,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曾两次获得厂里的优秀团员称号,评为“青年岗位能手”。1996年5月,叶胜忠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98年2月正式入党。叶家祖孙三代都有党员了。

  杨辉军,叶桂凤的大儿子。这些年他和妻子在上海近郊承包10多亩土地种植大棚西瓜,一年能有几万元积蓄。

  叶根土的第二个孙子叶伟平,在2012年和朋友合办了一家模具厂。如今,模具厂进入正轨,客户遍布福建、天津、山东等地。2014年3月,叶伟平买了一辆别克凯越轿车,是叶家第一个拥有小轿车的人。近几年,叶伟平参与经营的厂子营业额已达数百万元。2014年10月,叶伟平举办婚礼。徐永辉应邀前往,又记录下叶家第三代的热闹婚礼。

  叶根土的第三个孙子,兴友的儿子叶呈剑学了一手好厨艺,帮助表兄弟许忠朝在路桥办了一家酒店,生意红火。

  2009年,杨辉军和女儿杨希晨双双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叶家四代都有了党员。

  2013年,得知杨希晨就读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即将毕业,徐永辉兴奋不已。6月8日那天,天刚蒙蒙亮,84岁的徐永辉只身乘坐火车赶往上海,参加了叶根土家第一位大学生的毕业典礼,拍下他日思夜想的“圆曲梦”照片。

  至今,徐永辉跟踪拍摄叶根土一家70年。

  今年2月中旬,徐永辉在90岁生日前夕,又去黄岩、路桥采访叶家。回杭州后,他病倒了,动了一个大手术,住院两个多月。住院期间,尽管身上插着管子,行动极为不便,徐永辉坚持依靠儿子徐汇的帮助,校对自己所著的《家国天下——十户人家七十年》一书的样稿。他期望这本书早日出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人物名片

  

  王祖英,1939年5月出生,1960年7月入党,现任县人力社保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她所在支部被命名为第一批台州市离退休干部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本人获评浙江省优秀离退休干部、浙江省“万名好党员”、台州市先进党务工作者。

  

  一天不做点啥,就好像一天虚度了。80岁的老太太了,硬朗的身子骨散溢出丝毫不逊于年轻人的满满正能量。

  这个闲不住的老太太叫王祖英,现为天台县人社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退休25年来,她脑子里天天想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像往常一样,12月3日,王祖英从福溪街道一小区出发,坐半程公交车,再步行10多分钟来到“单位”——支部活动室。一谈起工作来,她嗓门也大了,精气神十足。她说:“我是越干越年轻,去年‘70后’,今年‘80后’。”

  出生在大别山区的王祖英自幼父母双亡,在党的教导、培养下,她成长为一名基层干部。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徽,她光荣地加入了迎接队伍。从时起,她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

  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王祖英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使命不怠,仿佛一台不疲倦的永动机。

  做事,必当精益求精

  —— “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党员的标准不能降”

  统一佩戴党徽、持党员证签到、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5日是县人社局离退休支部雷打不动的主题党日。现场极强的仪式感,让人肃然起敬。

  王祖英凡事讲个认真,每一次党日,她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走过场。发言的材料,她要提前几天做足功课,为的是让同志们听了有料,有收益。

  59年前,在合肥师专读书时,王祖英就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翻开那泛黄的两页半纸,1500来字中她有30多处提到了“共产党、党组织、党员”。她说:“我的入党初心,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做人民的勤务员。”半个多世纪来,王祖英敬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心从无改变,不管在什么部门、任何岗位,党叫干啥就干啥,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一次,王祖英带老同志外出考察美丽乡村,不慎右侧肩膀摔成骨折,打了2块钢板6根钉子。右手不能执笔,但党日即将到来,备课可不能落下。她靠在床上,用左手艰难地理出党日的讲话提纲。看着母亲敬业的模样,儿子又是埋怨又是感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为提高政治学习效果,每次支部学习,从具体讲什么到怎么讲,从搜集学习内容到联系外请讲师,她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对5位行动不便、视办不佳的老党员,她及时送学上门,还特地为他们每人购买了一个放大镜。93岁老党员崔希安说:“我正想买一只,你真是雪里送炭。”

  在王祖英看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放在支部建设首位。翻开支部组织生活记录本,只见其它内容的记录有多有少,而政治学习内容记录得非常翔实。她总说:“老同志就是要讲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好群众的榜样,在大局面前要坚决服从,决不能当群众的尾巴。”

  去年,县里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考虑到退休干部老家大多在农村,王祖英及时搜集习总书记关于乡村兴振的重要讲话内容及市县主要领导关于“村调”讲话精神,做老同志工作,支持“村调”,做新时代的明白人。

  待人,必当真情倍至

  ——“组织力提高了,支部就成了坚强的堡垒”

  今年8月,县人社局为光荣退休的陈正俭同志举办欢送会,王祖英提前得到消息,便赶了过来,她热情欢迎“新同志”加入离退休支部大家庭。这“一送一接”,消除了陈正俭退休的失落感,他说:“很高兴又找到了组织,我也很快就适应了角色的转换。”

  填补这中间的空档期,是王祖英提高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力的一个抓手。她说:“退休干部不同于在职党员,不把管理措施落细落小,不把党内关爱工作做好,支部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就会没有凝聚力。”

  

  近年来,王祖英不断摸索、完善离退休党员管理,总结出了一张“到位椅”确保到会率、一个“承诺杯”强化党员意识、一个“组织生活专用包”使用方便等“九个一”服务举措,牢牢地将支部全体党员凝聚到了一块。

  组织生活会上,每个党员面前摆一个杯子。王祖英专门把每位党员的“一句话承诺”印制在杯上,让党员见杯即见承诺。细微之处见匠心,王祖英的一片真情打动了大家。她说,刚开始,党员到会率不高,现在要是有人缺了某一次,他们就好像少了什么似的。目前,该支部每月党员到会率都保持在90%左右。

  建设有温度的支部,是王祖英的追求。在她看来,支部要有战斗力,先得有亲情力。她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总是将支部党员的生日、金婚以及家庭生活困难、生病住院等牢记在心,组织开展“银龄互助”结对帮扶活动,及时送上组织的关怀。而她一次自己骨折,却对人说只是皮外伤。

  一位86岁的老同志因病瘫痪,住进了医院。在他生日那天,王祖英送去蛋糕,在病房与其家属、医务人员、病友一起唱《生日歌》为他庆贺,老同志眼里满是泪花。他的家人说:“好久都没见他这么开心过。”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对老党员老干部来说,我们的支部就要像家一样温暖”。王祖英所做的点点滴滴,融铸起了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支部也变得更有组织力、凝聚力。

  这几年,天台县人社局离退休党支部被命名为台州市第一批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被2018年浙江省老干部工作专题会议、台州市离退休支部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确定为现场考察点。10月底,宁波老干部局组团前来调研,像这样远道前来参观学习的省内外离退休党务工作者已超千人。

  服务,必当全心全意

  ——“用好老干部资源,树立‘价值养老’理念”

  老而弥坚,放在王祖英和她的团队上,那真的最恰当不过。

  人老了,需要健康养老,但王祖英却有个时髦的用词——价值养老。她说:“老干部有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人脉优势,现在条件好,身体又健康,我们要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针对退休老同志的特长优势、身体条件和单位实际,王祖英以”支部+团队”的方式,牵头组建了创业就业咨询服务团、社会保险民生调研团等4支支部创意团队,常态化开展志愿助力服务。

  正好当地4家民营企业遇到了系列劳动关系协调问题,王祖英便带着服务团上门送政策,并实地调研,现场解决企业碰到的难题。近两年来,服务团已为1000多企业员工、农民工提供了咨询服务。

  4支服务团队,各有特长。为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王祖英确定由支委成员担任各服务团团长,并发挥单位在职干部职工的作用。她说:“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有一份光,就要发一份热。”

  在破难攻坚一线,王祖英勇于向前。2017年,天台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区块征迁。她带领社会保险民生调研团成员主动参加有关政策培训,适时进村居向居民讲解征地政策,为群众解答各类问题。

  尽管年事已高,但王祖英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停下来。这不,得知三州山区的留守儿童需要帮助,她带着“一老一小”关爱帮扶团进山了。她不单为8位贫困留守儿童筹得了4000余元善款及书籍、书包,还专门带了6位城区小朋友与他们结对交友。

  长于山区的王祖英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对于儿童她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不单自己结对贫困孩子,还组织县人社局系统干部职工的子女开展活动。每年“六一”,老党员与孩子们同过节日,成了支部的规定动作。

  近年来,支部“大手牵小手”活动经常性开展,王祖英推动家风家训教育、红色教育与孩子共成长。她有一句话比她的嗓门还要响亮:“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

  为民,必当尽心尽责

  ——“我这个人很讲感情,但我从不感情用事”

  都80了,还每天像个在职干部一样忙碌着,为此王祖英没少被老伴、子女“埋怨”。但她爽朗一笑,又顾自忙活去了。

  喜欢找事干的性格,王祖英从刚上班起就养成了,她说:“只有到一线去,才能发现实情,才能解决问题。”

  在安微岳西那年,王祖英接到反映,称某粮站站长挪用公粮。那粮站位于当地最偏僻的地方,平时没人去管。她便花大半天时间,徒步赶了过去。现场一了解,发现粮食的确短缺了几十斤。

  

  王祖英追到那站长家,揭开那米缸,里面空空如也。那年正是冬天,却见站长家的几个孩子都蜷缩在薄被中,一问才知家穷没有冬衣。站长也坦白了多次随手抓一把米回家的实情,王祖英严肃批评了站长的做法。回去后,她按规定扣减了站长的工资,同时为他全家申请了救济粮。她说:“事情一码归一码,他违规了我们要处理,但他的困难我们也要帮助解决。”

  随丈夫调到天台后,王祖英依然保持着勤跑腿的习惯。刚到天台粮食局那年,街头粮食站有个专管员去世,因纠纷他的家属把遗体运到了单位。事情很棘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处置好。王祖英是外地人,听不懂天台方言,她就按照自己的思路与对方交涉,并赶回家用自己的布票为死者家属买了黑纱。到最后,对方停止了吵闹,说了一句事情从头到尾王祖英唯一能听懂的一句方言:“你讲的话,我听得进。”

  一次,县公安局招聘干部。有个笔试、面试成绩都不错的学生转氨酶偏高,按事先“不复检”的方案,此人将无缘录用。当时有医生提出,很可能是受到上下楼跑步的影响。

  作为分管人事的领导,王祖英必须对人才负责。她专门跑到市里,得到了同意复检的意见。在公安局党委会,无人就此发表意见。当时参会的一位同志依然记得当时的情形:“王祖英说,‘我在天台无亲无戚,我也不是出尔反尔,意见也不是我本人、公安局、人事局提出。我为什么支持医生的意见,是因为我们要对干部负责,对事业负责。”意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那学生复检后,指标全部正常,进到岗位后成了一名骨干。

  王祖英任职期间,每年都有一批军队转业干部通过她安置。那时,别人都说她权力大。她说:“我的所有权力都是人民给的,我无条件为群众服务,大家尽管监督我。”

  1991年,军转干部洪某的家属从青海某银行迁回天台老家。考虑到专业对口,王祖英主动联系银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落实。她并不气馁,继续对接,做好过细工作,直到落实为止。王祖英说:“我就是大家的勤务员,做好服务是我的本分。”

  (综合自人民日报、台州日报、神秀天台等)

标签: 黄岩;玉环;离退休干部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