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 市水利局供图
从2006年至2018年,台州防台成绩斐然。“利奇马”的正面袭击,却给了台州当头一击: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强台风,暴露出了台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这是自然灾害对我们再一次的警示警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各地各部门痛定思痛,下大力气,把防洪排涝补短板、提升防范台潮洪涝能力作为台州防风险、保平安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防洪排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亡羊补牢犹未晚。日前,我市出台《关于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全面提升防洪排涝御潮能力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我市将实施一江综治、三湾提标、五原扩排、七城布防、九项除险、千站提升等六大行动,着力构建流域减灾体系、湾区御潮体系、平原排涝体系、城镇防洪体系和防御应急体系。
“2022年前重点补齐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突出短板,到2025年基本建成洪、涝、台、潮综合立体防御的现代水网。”市水利局局长李起福介绍,其中,流域防洪、平原排涝、海塘御潮是重点补齐的“三大短板”。
目前,我市正在谋划实施的水利重大项目有40项,项目数和投资额均为全省第一。1至10月,今年在建的12项水利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1.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
城市防洪能力标准低——
一江综治,构建“治避结合、调控合理”流域减灾体系
冬日,仙居县朱溪水库工程建设工地上,工程车来回穿梭,一派忙碌景象。
“截至11月20日,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朱溪水库工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冰凌介绍,目前,导流洞已贯通过流,大坝基础开挖完成,正在进行重力坝浇筑、输水隧洞开挖等施工。
经调查,台州部分地区城市防洪能力不足50年一遇标准,有些甚至不足20年一遇,而全省普遍达到50年一遇。如何补上这个短板?李起福说,台州将按照“上蓄、中疏、下排、外挡”治理方针,对椒(灵)江流域实施系统治理,全面提升灵江干流行洪能力和椒江流域防洪能力,确保黄岩永宁江城区段、临海江北城区和天台、仙居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临海江南城区防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标准,各建制镇镇区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以上标准。
“上蓄”,就是加快建成朱溪、方溪、盂溪、东屏4座大中型水库及椒江治理(始丰溪段)和永安溪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谋划实施长潭水库防洪提升和指岩水库等工程,显著提高上游蓄洪错峰能力。目前,方溪水库大坝主体工程进入施工尾声,盂溪水库下闸蓄水,椒江治理(始丰溪段)完成初设批复,永安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批复。
“中疏”,就是开展受山洪威胁较重镇区溪流堤防加固建设,加快推进灵江临海城区段综合整治、椒(灵)江建闸引水扩排等工程,谋划实施临海永丰蓄滞洪工程,切实提高中游滞洪行洪能力。目前,椒(灵)江建闸引水扩排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咨询稿,正在深化论证。
“下排”和“外挡”,就是实施永宁江闸强排等工程,适时开展椒江河口综合治理前期研究,不断提高下游及远期洪涝泄排能力。目前,永宁江闸强排工程一期正在开展报批工作。
湾区海塘沉降明显——
三湾提标,构建“安全可靠、适度超前”湾区御潮体系
从椒江往东行驶至山东十塘,一道“海上长城”横亘在眼前。
“由于沉降等原因,原来建设标准为50年一遇的海堤,目前局部已达不到20年一遇标准。”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工程项目负责人范东升介绍,“利奇马”台风后,我市全速推进提标加固工程,提升防洪御潮能力至100年一遇。
记者获悉,目前,台州三大湾区海塘防潮能力不足50年一遇标准。而在杭州湾,海塘已陆续从100年一遇提到300年一遇。
根据《行动方案》,我市将在未来3至5年,以现代化湾区建设为统领,坚持三湾联动,重点推进一线海塘加固提标,全面提高沿海城市集镇、重大产业园区、交通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御潮能力,确保台州中心城区御潮能力达到100-200年一遇标准,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临海医化园区、温岭东部新区御潮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标准。
聚焦台州湾区,我市加快实施集聚区海塘、椒江城东海塘、椒江城西堤塘等加固提升,构建中心城区(椒江南岸)100年一遇御潮闭合圈。目前,集聚区海塘提标工程已进入可研批复阶段。
聚焦乐清湾区,我市加快建设漩门湾拓浚排涝工程,开展漩门二期海塘提标加固,统筹实现御潮排涝和水资源利用。目前,漩门湾拓浚排涝工程已开展可研报告编制。
聚焦三门湾区,我市加快实施三门海塘加固工程,加快开展路桥金清、温岭箬山、玉环坎门、三门浦坝港等标准渔港和避风锚地建设,全面提升沿海城区和产业基地重要基础设施防潮能力。目前,三门海塘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正在编制。
沿海平原排涝能力弱——
五原扩排,构建“出路通畅、强排成网”平原排涝体系
11月29日下午,椒江区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工作人员叶顺林前往葭沚街道办事处,与村民商谈VI标段东山调蓄低地政策处理事宜。“今年6月,该标段东片完成了400亩招投标,一旦政策处理完成就可开工。”
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是温黄平原排涝骨干工程,全长约19公里,分六个标段施工。目前,Ⅱ标段、Ⅲ标段、Ⅳ标段和Ⅴ标段均已完工验收。
“台州沿海五大平原排涝能力不足20年一遇标准,有些甚至不足5年一遇,全省已基本达到20年一遇。”李起福说,针对“利奇马”袭击暴露出的问题,他们将通过骨干河道整治、新开口门扩大等措施,全面提升沿海平原排涝能力,确保中心城区和县域城区排涝能力总体至20年一遇标准,沿海平原农村地区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以上标准,北洋、金清、横峰、泽国、括苍等易淹易涝重点乡镇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重点之一是构建温黄平原“三纵三横”快速排涝体系。我市将加快建成栅岭汪、东官河、洪家场浦等排涝调蓄工程,实施青龙浦排涝、温岭南排、洪家场浦强排、七条河拓浚、九龙汇调蓄等扩排工程,实现“北排椒江、东入东海、南排乐清湾”目标。目前,栅岭汪工程基本完工,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工程量80%。
针对西江平原和大田平原的排涝能力不强问题,我市加快实施黄岩北排工程建设步伐,挖掘秀岭、佛岭水库防洪能力,着力形成“蓄滞排”相结合的排涝体系。
“目前,隧道洞内工程和正口闸已完工,正在进行房建装饰;新开河道完成总投资的96%,河道整治基本完工,桥梁及道路已完工。”大田平原排涝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科科长王志告诉记者,预计工程可在明年汛期前全部完工。
大田一期工程是我市大田平原“分截排”排涝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的一环。接下来,我市将加快实施二期分截洪和外排工程、临海东部平原排涝、椒北防洪排涝提升等工程,切实提高临海东部平原和椒江椒北平原蓄、滞、排总体水平。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