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赵静)“退役不退志!我以曾经是一名军人而自豪。”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统计,目前浙江退役军人已超过145万名,他们在从军期间奉献了最美的年华,回到地方后依旧保持本色。
今年,我省16名退役军人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他们中,有人从一名小保安开始默默奋斗,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有人选择回到故乡,变身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有人带领更多年轻人成为“追梦人”……近日,记者走近这群“最可爱的人”,探寻他们的退伍故事。
人物名片:
辛宏权,男,1976年1月出生,1994年入伍,1997年退役,温岭市滨海镇长安村党支部书记、温岭市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退役返乡后,他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
村书记辛宏权—— 辟出“甜蜜”增收路
不久前,辛宏权刚从北京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经”回到温岭。只要听说哪里有新技术、新品种,他跑得比谁都勤。
一个月前种下去的第一茬莴笋迎风招展,绿油油的一大片。辛宏权蹲在田间翻看莴笋长势,目光炯炯有神。43岁的他走在田埂上,身姿挺拔,腰板笔直,一看就知道当过兵。
提起在部队的日子,辛宏权打开了话匣子。
“你知道吗?今年大阅兵战旗方队中就有我们团的团旗,我看的时候真的热泪盈眶。”辛宏权动容地说,“很庆幸有这样一段经历,它赋予我不一样的人生。”
在福建漳州服役期间,跑完5公里再加练3公里是常事,夜里随时突击训练,辛宏权的军裤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裤腿上补丁叠着补丁。“我内心比较好强,不甘落后,一件事要做就做到最好。”辛宏权总是力争最优,3年的军旅生涯中,多次获得嘉奖,先后被评为“优秀班长”“优秀带兵骨干”等,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退役后,辛宏权却一头扎进农业。就业的机会有很多,为什么选择回乡?面对记者的疑惑,辛宏权讲了一个埋在心底的故事。
“我1997年退役刚回到家时,遇上台风,水漫进屋里,村庄一片狼藉,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艰难。”辛宏权那时候就在心中暗自许诺:一定要留下来,为家乡做些事。
家里有几亩瓜田,辛宏权从帮母亲担西瓜到卖西瓜,再到承包土地种西瓜,农业这条路他迈得快而稳。“追太阳”是台州人种西瓜的传统。西瓜连作种植,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瓜农总要种一年换一块地。近20年来,台州瓜农利用地理纬度差异,从南到北“追着太阳”反季节种西瓜,这其中就有辛宏权的身影。
辛宏权的能力,乡亲们看在眼里,2002年他高票当选村主任,可一上任就面临难题:滨海镇长安村是个移民村,村民们多从台州黄岩区搬迁而来,大多根基不深,家业微薄。如何“无中生有”,带动村民致富?
“村庄要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辛宏权开始带着村民一起种果蔬。农业靠天吃饭,创业初期的一次台风,给了他当头棒喝。没有被困难击垮的他,越挫越勇,摸索出了不惧台风、适宜当地气候的高效种植模式。
2005年,辛宏权上任村书记。村里农业种植达到了一定规模,时机成熟,他发起成立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将滨海镇长安村、永进村、洞济村等沿海一带土地、人力整合起来,开展规模化、标准化果蔬种植,将种植版图拓宽至2000多亩。10余年间,辛宏权的“瓜果王国”遍布全国各地,先后在海南、广东、山西、宁夏等地建立基地。
果蔬产业同质化严重,如何闯出一条新路?带着军人们奋勇争先的韧劲,辛宏权想尽办法先人一步引进热门的瓜果品种。为了寻求技术支持,他曾多次前往省城杭州联系省农科院专家,还与浙江大学、上海农科院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探索茄子、大棚西瓜、大棚甜瓜、小番茄等作物高效栽培技术。
这不,11月的北京之行,他又带回了“战利品”——一种风味极佳的大白菜。说起地里的“宝贝”,辛宏权开心得像个孩子:“我们的果蔬育苗厂占地100亩,年供应蔬菜能力达7000多万棵,单是今年试种的甜瓜新品种就有20多种。” 合作社种植的西瓜、甜瓜等产品已经摆进了沃尔玛超市山姆会员店、百果园水果店等,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这次去北京,除了学习新技术,辛宏权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合作社正与百果园公司探讨在云南建立产业扶贫基地的可能性。辛宏权梦想着,能带着农民们将“瓜果王国”的版图扩得更大,将丰收的触角伸得更远。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