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台州支行农业银行台州支行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台秀
会“呼吸”的麦鼓头在宁溪!这家没名字的小店味道赞些
2018年04月02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金晨
【摘要】“外面饭店,不如宁溪大饼好吃!”在宁溪一家没有名字的麦鼓头摊前,排队的除了本地人,黑皮肤、白皮肤的歪果仁都成了回头客。“模具厂里的翻译带他们来的,有的来自欧洲、有的来自非洲,他们都管这叫‘宁溪大饼’!”

  -hey-

  台州美食情报

  第3期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4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晨)“外面饭店,不如宁溪大饼好吃!”在宁溪一家没有名字的麦鼓头摊前,排队的除了本地人,黑皮肤、白皮肤的歪果仁都成了回头客。“模具厂里的翻译带他们来的,有的来自欧洲、有的来自非洲,他们都管这叫‘宁溪大饼’!”

  这家没有招牌、没有名字的老店,王植德经营了30年,街坊们都叫“植德麦鼓头”。店面很小,藏在宁溪街停车场后的小巷里,没有指示牌,边上新建的厕所竟成了口口相传的标志物。“厕所边上,是这家没错了吧!”

  上午8点,卷闸门拉开,宁溪小镇,梅干菜夹着猪肉的香气开始从煎麦鼓头的炉子里滋滋冒出来。

  麦粉手工揉成面团,装在大脸盆里,用手一揪,就是一个麦鼓头的标准用量。抓一把香葱、洋葱,和盆里的梅干菜、切成丁的肥肉打着圈儿搅拌均匀,然后往面团里装的严严实实的。

  一个白胖子就这样诞生啦!紧接着给它做一个简单的马杀鸡,用擀面杖给它摊成饼状。

  阿姨做完,就到了叔叔手里,开始上锅煎了。“锅里不刷油,要把包里面的猪油煎出来,才地道。”没有铲子,徒手翻面,全靠经验,越到后来翻的越勤快。

  这“麦鼓头”的好坏学问很大,关键在一个鼓字!加工过程中不鼓不熟!关健功夫在“揪口灌气”:揪口要匀而薄,将气“包”在里面。烙烤时里里有空间“灌气”,让气把馅儿撑得鼓鼓囊囊的,就算熟了。

  鼓起来的麦鼓头,把皮戳个洞,将蛋液灌进去,铺的均匀;也有在锅里打个蛋,把麦鼓头往上一盖的做法。吃起来哪个比较爽,要自己去试试才知道啊!

  “一开始五毛钱一个,现在一个普通的麦鼓头涨到6块钱,用料什么的都一样。”王植德说。店里用的不是最常见的路边小摊惯用的黄壳鸡蛋,而是清一色的本地鸭蛋,2块一个,个头很大。加瘦肉5块,最豪华的蛋肉版本一个卖到13块。

  一口咬下去,饼皮有嚼劲,馅料炒鸡香,加蛋的话,软软的,更好吃!

  最近,宁溪灯会火了!带火的不仅是节日灯之乡的名气,一个月里,麦鼓头摊从10多家暴增到120多家。“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排到了馅没了。”

  宁溪麦鼓头工序复杂,还要一双巧手。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300个。为啥是300?包一分钟,煎两分钟,一只锅子最多只能同时做4个!“早上8点做到晚上11点,全站着,回家还得切洋葱、葱这些配料……最夸张的一个客人,一次性买了100只带回城里!”

  自己腌制的咸菜、菜头丝,喜欢就往里加一些。

  “做的麦鼓头多起来,植德老婆也多起来,无数啊!”街坊们总拿这茬开他的玩笑。原来,植德麦鼓头名声在外,由于店铺搬迁,遍地开花的麦鼓头店遇上远道而来客人的追问,“你是植德老婆吗?”大家都不否认。

  王植德63岁了,今年起,大儿子王建和媳妇开始从父母手里接下来这门手艺。他得意的说,连12岁的孙女也会做麦鼓头!

  用了20多年的炉子也在几年前退役了。炉火太旺时,要浇上一些冷煤压压惊(火候)。

  听黄岩的小伙伴说,黄岩人都有“黄岩斜”的特性,这地道的宁溪风味,大家都一拥而上,有的是为了尝尝新鲜,也有人为了凑凑热闹。

  城市的肺腑中暗藏着许多小店

  犄角旮旯,默默无闻

  却有着独特的故事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

  做一颗糖、烙一张饼

  浙里台州微信公众号将——

  #寻找100家有故事的小店#

  我们将用视频/图片/文字讲述

  属于他们的隐秘而伟大的故事

  如果你偶遇了有趣、奇葩、温暖、了不起的小店

  …(此处省略100个标签)…

  记得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一旦采用,丰富奖品伺候

标签: 宁溪 麦鼓头 味道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