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台州支行农业银行台州支行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源于此的一缕和风温暖无数代人︱“和合之道”看天台
2017年07月13日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7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静 通讯员 余挺)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

  “和合文化”是天台山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岁月中,“和合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天台,影响着台州,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和合”已成为天台的文化符号,更是天台和台州的城市精神之一。

  和合二仙,人间活佛

  绵绵千载传颂多少神话传奇

  两个憨态可掬的童子,一人手捧礼盒,一人肩扛荷花。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寒山与拾得。

  几乎每个天台人,都熟知寒山、拾得的故事。寒山是我国最早的“白话”诗人,在天台山隐居数十年,他与拾得和尚交好,常一起吟诗作对,与人无求,与世无争,诗歌唱和,纵情山水。后人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诗集》。

  寒山、拾得后来演变为古代的“神仙”,被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明中后期,“和合二仙”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融入民间艺术之中。至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天台山因此成为中华“和合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

  “和合文化”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就可见其发端。汉代,“和合”已经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原则。隐居天台的顾欢之的《夷夏论》引起“夷夏之争”,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相互学习、吸收和融合。

  在“和合”思想的推动下,儒、释、道在天台“三教合一”,互融共生,绵绵千载。中国佛教第一个本土化宗派“天台宗”、道教重要宗派“南宗”先后在天台发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南宋高僧济公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以“无我利他”为宗旨带给社会和乐。济公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寒山拾得的劝世方式,到他达到了极致。

  天台人始终秉承着“和合圆融”的天台山文化,兼容并蓄,包容大气。在古代,天台居民大都聚族而居,宗族之间保持距离又互相往来,和合相处。龙溪乡岩坦村有一座叫“联志堂”的祠堂,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为季、林、陈、叶四个姓氏共有,国内罕见。

  “和合文化”影响了天台,也时刻影响着每一个历史时代,并且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秦朝,天台乌药由术士徐福通过海上丝路带去日本。唐代,日僧最澄率弟子义真等入唐至天台山,受天台教义,学成归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并带去了天台山茶叶和茶籽。828年,新罗遣唐使带着唐文宗赐给的天台山茶籽归国,天台茶因此成为日韩茶祖。明清时期,“济公活佛”传入日本、东南亚,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海内外都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济公文化和济公信仰。

  寒山诗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俳句、短歌、戏剧、绘画等均有影响。20世纪50年代,《寒山子诗集》传入美国,风靡一时,并一度形成了历时近20年之久的“寒山热”。

  和合小镇,厚德之城

  悠悠赭溪见证优秀文化传承

  一条名为“赭溪”的清澈小溪纵贯天台老城区,千百年来哺育着两岸的天台人,而今,和合小镇又沿溪而建,赋予它新的寓意。

  “和合文化”所体现的“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哲学价值,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并对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冲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台萃取“和合文化”内蕴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扬其现代意义,打造和合小镇,建设厚德之城,为现今“和合”世界的建设提供样板。

  和合小镇建设分为“一核两翼”,“一核”即“和合人间”文化园,“两翼”中的西翼为天台门户旅游区,东翼打造以“和合天堂”为品牌的休闲养心谷地。

  和合人间文化园

  “以前,天台家家户户都有‘和合’元素的物件。馆内收藏的雀替、门窗、筷子笼、鞋拔、铜锁等不少是从天台当地人家里收过来的。”文化园的工作人员范健介绍,文化园面向全世界征集了有关天台山文化的史料和文物,组建中国首座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天台山和合人间博物馆。唐代诗僧寒山子的《寒山子诗集》、清朝和合二仙刺绣等数千件散落在民间的“和合”主题艺术品、工艺品、民俗物品,如今成了这里的珍藏。

  另外,满堂红婚俗馆、和合堂婚庆体验馆将在10月份完工。天台婚俗是博大精深的天台山和合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涵着浓浓的人情味。进门要拜和合神马,上团圆和合香,再焚化和合神马,意思是和合神马上天庭奏报,此家合家大小均是和合之人,请天庭日后予以保佑眷顾。未来,“和合堂”将打造成为东方神圣婚庆样板,让姻缘和合心灵向往。

  弘扬天台山文化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天台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和合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从而让“和合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台岳书院

  乡贤队伍,助力“和合”阵地建设。一度尘封的天台孔庙,眼下风光无限。在山东经商20多年的乡贤许增国投资200多万元在这里办起了台岳书院。他将“和合文化”植入书院,常态化推行传统成人礼仪、开设台岳讲坛、诗词创作笔会等活动。目前,天台乡贤投入农村文化阵地项目的建设资金已达7700多万元。

  文化礼堂,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天台在街头镇、龙溪乡等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乡镇为试点,积极探索“和合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有着700余年历史的古村张思村根据不同特色打造“博士堂”、“家风馆”等,将家风家训融入旅游产业中,广泛播撒“和合文化”种子。

  此外,培育《天台遇仙》音乐剧的本地队伍,开展小济公千人排舞展演,举办中华济公文化节,《游天台山日记》进校园,金漆木雕及一根藤制作等精湛的民间技艺重绽光芒……这些“和合文化”的艺术图腾在新时代有了全新演绎。

  打造和合文化传播地、标志地,建设和合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天台的步伐迈得快而坚实。

  2016年,浙江省20个首批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公布,天台山和合小镇名列其中。今年3月22日,天台山和合文化被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全省唯一地市级课题。到2021年,天台山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将基本形成。

  乡贤郑志湖在山头郑村农村文化礼堂为南屏乡党员上党课

  和合指数,和谐家风

  处处胜景感受“天人合一”之美

  台州山海水城、制造之都的建设,离不开‘和合文化’的支撑。天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天台要坚持文旅结合,释放‘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为弘扬中华文化注入源头活水,造福今人。”

  如今,“和合文化”的精髓全方位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借力“和合文化”,天台县开辟了一系列与“和合文化”紧密关联的养生休闲旅游新线路。金满坑村抓住诗僧寒山子在石壁上题诗涂鸦的历史文化典故,把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推出涂鸦主题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天台后岸村是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该村深挖寒山隐逸文化,修建了和合文化馆,编印数千册寒山诗集,对“石文化”一条街进行修建,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渗透到吃、住、行、游等旅游要素,不断吸引着外来游客的脚步。

  天台,处处是风景与人间温情。

  “和合指数”凝心聚力。近年来,天台研究和推出“和合指数”,推动天台成为社会治理的示范地,提升和合城市形象。在天台龙溪乡,当地巧借“和合文化”,让村级班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黄水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几年前,因村内矛盾复杂,工作无法推进。乡里运用创建“和谐班子、和合搭档”的载体,将村两委主职干部拉到了一起。现在,该村党群和合、干群和谐,局面一新。乡党委书记鲍先壮深有感触地说,“和合”是个好东西,用好了它,就能将矛盾化解在无形中。

  “和合征迁”温暖人心。在三合镇联合村,开展“三改一拆”工作时,群众原本抵触心理强,不愿意离开老屋。村两委班子走访拆迁户,和村民交朋友,设身处地为拆迁户着想,帮助村民反映和解决实际困难。有温度的执法化解了群众的疑虑,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村支书奚尊环始终将“和合”装在心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什么做的不对、说的不对的,欢迎指正。”

  天台张思古村家风亭

  “和合家风”历久弥新。“要跟有理人讲话,不要跟没理人相骂”、“不为做戏扛箱,不为种田担秧”……在洪畴镇半山王村,这些老话退休教师王佳团总能用生动的故事解释给小朋友听,不仅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还让传统礼仪、美德无声地滋润下一代。久病床前有孝媳,好媳妇姚小仙用19年的时间谱了一曲人间“百善孝为先”的至理格言。

  走进天台,犹如来到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但见青山碧水,小桥人家,粉墙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天台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

  每一个工作生活在天台的居民,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和合”魅力。

标签: 和合 天台山 寒山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