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6月15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陈阳)台州有四气,硬气便是其中之一。鲁迅曾称赞柔石身上有方孝孺的模样,有“台州式的硬气”。而台州式的硬气,既非方孝孺起始,也非柔石而终,千百年来,同样的海风,同样的山泉,同样的习俗,孕育出许许多多品格相似、秉性相近的台州人。《铁骨铮铮台州人》系列,带你认识百折不挠、忠贞不屈的硬气台州人。
公元1276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在被元兵控制的江苏镇江街头,出现了一个宋人醉汉的身影,他两腿打转,踉踉跄跄的走着,口喷酒气,逢人便要上前念叨几句。

国难当头,这宋人竟还在在这种时候借酒消愁?
不,这个“酒鬼”是台州人杜浒杜贵卿,乃前任宰辅“南宋第一相”杜范的侄子,他这般“装醉”,正是在执行一项绝密任务——解救文天祥。
而给他下任务的,也正是他要解救的对象,文天祥本人。
杜浒是不久前加入文天祥部队的“游侠”,在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杜浒用自己平日的威名招募了4000义士,要助文天祥一臂之力。在西湖上的求见,只是杜浒和文天祥的第一次相遇。自此,两个本无交集的人被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一个月前,元军兵临临安城下,朝中重臣纷纷南撤,担任临安知府的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枢密使之职代表宋庭到元军中谈判。
“天祥北行,诸客无敢从者,浒独慨然请行”(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三),杜浒深知此行凶多吉少虽力谏但无果,在其它随从面面相觑时,杜浒选择了追随。
君要行,吾誓死追随,哪怕刀山火海!杜浒没想到的是,他的义举竟改写了南宋最后的那一段历史。

果然,文天祥在元营与对方争锋相对,这完全激怒了以胜利者自居的元军,将文天祥扣押在军中。此时的文天祥,正在被元兵的监视中焦急等待,他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他要寻找一个脱身的机会,追上宋室的流亡政府,为国抗争到底。身边的随从走的走、逃的逃,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杜浒等仅剩的几人身上,于是就发生了开头杜浒街头装醉的情况。而装醉之前,杜浒还设法为文天祥买了把匕首,万一事泄,几人就决定就此殉节。如此细节,均被文天祥一一记在《指南录》中。
皇天不负苦心人,通过这一招,杜浒打听到了情报,还真的弄来一条船和一盏官灯,有惊无险地载着文天祥从元军的眼皮子底下虎口脱险。文天祥在《集杜诗》中写道“予北行,浒愿从,镇江之脱,浒之力也”。
历经千幸万苦,从扬州到通州,面对的元军的搜查和离间,杜浒等几人初心不改,忍辱负重,用乞食、用肩扛筐抬,一次次的把文天祥从深渊中拉扯回来、转危为安,并从长江口顺利入海,撤往南方。 “自二月晦至今,无日不予死邻……贵卿真吾异姓兄弟也。”数月的同生共死,在文天祥的眼里,他早已把杜浒当做了异姓兄弟。

他们在台州登陆,往南陆行。
台州似乎是一个见证人,146年前,这里就见证了宋氏南迁,当年宋高宗赵构也是从海上逃往南方,在椒江金鳌山度过了最屈辱的正月后逐渐站稳了脚跟。而如今,文天祥和杜浒踏着与宋高宗相似的路线,又来到了这里。面对台州大好河山,文天祥写下了《乱礁洋》一诗:
《乱礁洋》
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篷。
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
风遥春浪软,礁击暮潮雄。
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
船及金鳌山下,已是夜幕渐浓,此时风狞雨恶,孤寂与飘零一齐袭上心头,他又写下了《椒江夜潮》以见意:
《椒江夜潮》
“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篷。
飘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
(关于椒江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就出自此处)
而在《过黄岩》一诗中,他把自己和杜浒分别比作一代名相范睢、商圣范蠡,表达自己辱负重的心志、毅力,以及对智慧和果敢的好友杜浒的敬佩。
《过黄岩》
魏睢变张禄,越蠡改陶朱。
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而于此同时,南宋在元军面前则是节节败退。一个月后,南宋都城临安失陷,恭帝被掳。
后方尚在,文天祥领兵继续奔赴前线,始终不肯放弃。他派杜浒往台温地区招兵集财,组织抗元。把自己最信任的战友派到台温地区,文天祥是想把这里当作前进的基地,与江淮义士南北合击,连兵大举。
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福安(今福建福州市)陷落后,两人失去了联系,杜浒只得先去追随流亡朝廷,伺机寻找文天祥。直到在江西,他们才再次相遇,“跋涉艰难者年余”。
他们再次相聚的时间也很短,按照文天祥的命令,杜浒奉命护海船至崖山(今广东新会县),两人的命运再次急转而下。
半年后,在广州的监狱里,杜浒和文天祥见到了最后一面,两人皆为俘虏。文天祥五坡岭兵败被俘,被囚禁在元军船中目睹了中国朝代交替史上最惨烈的一幕——崖山海战后,无力回天的丞相陆秀夫背负着年幼的皇帝,背负着无数南宋臣子为之坚持的沉重理想投海而亡。后宫、大臣、其余宋朝军民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后,海上浮尸十余万,山河为之变色。南宋灭国。
而杜浒的部队,也正是在文天祥无助的目光中被彻底击溃。杜浒不幸被俘后,忧悴不成人形,身染重病,灯枯油尽。
在与文天祥见面数日后,杜浒带着无限的遗憾辞世。

文天祥得知后,痛哭流涕,作《哭杜贵卿》诗:“昔没贼中时,中夜间道归。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高随海上槎,子岂无扁舟。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
是啊,杜浒你乃名门之后,一身才智,要不是因为追随自己的理想而跟着我,怎会落得如此凄惨!
宋已经亡了,但元军深知劝降文天祥将会是对南宋遗老和南人们的致命一击,便将文天祥关押在大都,一关就是三年。这三年里,元军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
地牢环境幽暗潮湿,夏热冬寒,身着粗衣,吃敝食,虽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文天祥却牢记着自己所忠的孔孟道统,牢记着杜浒等国士不屈的眼神,在狱中,他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正气歌。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公元1282年隆冬,在劝降无望后,文天祥被押上刑场,他朝南跪地数拜,从容就义。
这段故事,从春天开始,在冬天结束。
生死为小,气节是大。
头颅可断,信仰不屈。
硬气是什么?
是气节,是至死不渝的追随,是九死不悔的忠贞!
是游侠奉之以剑,义士祭之以血,文人铭之以诗!
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标题: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