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一个浙商回归故事折射发展之变:拆治归让温岭浴火重生
2016年08月16日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邓国芳 市委报道组 周旻澍 吴敏力

  

 

  绿色之路怎么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勾画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求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

  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浙江的创造和实践。“三改一拆”旨在改变城乡环境,拆出发展空间;“五水共治”旨在改变城乡环境,治出转型实效;“浙商回归”旨在引入优质项目,纳入发展活水。拆治归的结合,有力地破除了产业低小散和环境脏乱差的“魔咒”,引领浙江走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明天。

  

  “五水共治”后温岭金清大港新貌。吴鹏飞摄

  近日,我们来到块状经济发达的温岭,捕捉到拆违治水后,一个在外温岭人的回归故事。从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因为拆违治水而蜕变的温岭。而当地曾经凝固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拆治归中逐步化解和重构。

  51岁的王正海每天像打了鸡血般,为筹建光伏产业小微园,不知疲倦地奔忙着。他说,年过半百,回乡发展,这是人生的最大理想,如今终于美梦成真了。

  王正海的小微园项目,位于温岭城西街道吴岙村,占地22亩。在这片长满绿草的空地上,他兴奋地勾画着未来:总投资两亿元,建起两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商业配套,生产太阳能硅晶片,预计年产值8亿元。

  从甘肃回到温岭,看着熟悉的风景,听着亲切的乡音,王正海说,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更让他感慨的是,这几年,因为“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温岭的环境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在外的温岭人都想回来发展。

  眼下,浙商回归兴建小微园,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已成为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新风景。

  

  农机与白鹭共舞。杨鹏摄

  块状经济

  遭遇发展之痛

  对王正海来说,温岭,曾是回不去的故乡。

  25岁时,王正海背着行囊离开家乡,北上闯荡。从经营消防器材到开发房地产,他终于在遥远的甘肃站稳脚跟,创下“龙海地产”的企业品牌。

  5年前,王正海萌生出返乡投资的念头,然而,当他再次回到温岭,却发现这片土地已变得十分拥挤,没有容纳他的空间。

  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的温岭,带着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因子。在这里,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块状经济十分发达。

  强大的块状经济,使温岭迅速崛起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经济总量占到整个台州市的1/4。

  走在温岭的乡镇和街道,最令人诧异的,莫过于这里的寸土寸金。兴盛时,横峰街道的一间5层店铺,地价动辄上千万元;一间20平方米的店铺,租金少则20多万元。

  这里的脏乱差,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如整治前,横峰街道下洋林村百亩大小的村居,聚集着283家企业,违法建筑多达25万平方米,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每次回到故乡,王正海都惊觉这片土地的蓬勃生命力,但也有种难以言喻的隐忧,始终弥漫在他的心头。

  大量的低小散企业,也挤占着温岭的发展空间。王正海几度回来寻找土地,但都无功而返;而很多温岭本地的优势企业,因为没有发展空间,开始向外拓展生产基地。

  温岭市委书记徐淼说,对温岭而言,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社会管理,都已危机四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了”。

  

  河道增氧优化水质。吴鹏飞摄

  拆治结合

  腾出发展空间

  2015年6月,还在甘肃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王正海,收到了来自故乡的邀约。

  带队上门招商的温岭市主要领导告诉他,这几年,温岭在“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中,拆除大量违法建筑,腾挪出1000多亩的用地空间,而他的老家城西街道,已清理好一片22亩的土地,等待他去施展宏图。

  来过温岭的人或许都知道,一片22亩的土地,是多么的宝贵。几乎每个乡镇,无论是产业用地,还是民生事业用地,都处于完全饱和的状态。

  这种改变,始于2015年。那年,温岭痛下决心,借势省里东风,启动“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不同的是,该市还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拆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对温岭而言,拆和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这两大组合拳,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徐淼说,这也是为何要在拆治之前,就规划好每片土地用途的原因。

  两年来,当地壮士断腕,截至目前,已先后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200多万平方米,拆违总量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今年以来,已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90多万平方米。

  “拆违治水换来发展空间。”温岭市“三改一拆”办副主任毛永刚告诉我们,这些年,温岭累计拆后利用土地8000多亩,其中覆绿3920亩,复耕2860亩,办理供地1236亩,“这为寸土寸金的温岭,提供了环境再造和产业重构的新阵地”。

  王正海位于吴岙村的小微园,就是拆出来的。这里曾是堆着废旧车辆、满是乱搭乱建的拆解垃圾场。去年3月,这块土地在连片拆违中被清理出来,并被规划为小微园,用以承接温岭的产业转型升级。

  “就这两年,因为拆治结合,温岭已涌现出20多个小微企业园,还有两个以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徐淼说,温岭曾经凝固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拆治中逐步化解和重构。

  浙商回归

  引领产业转型

  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拆违治水的同时,温岭还把浙商回归作为招商引资的头号工程来抓。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招商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包办、审批规费包干的“两包”服务,以精准招商促投资,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2013年至2015年,温岭共引进62个浙商回归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34个,成为台州市浙商回归考核强县市板块的“三连冠”。

  8月11日上午,我们见到王正海时,他正在跟城市新区管委会主任梁海刚洽谈在新区的发展事项。王正海说,家乡不仅把土地准备好,把环境治理好,还不远千里来甘肃请他回去,他真的很感动,“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浙商愿意回来”。

  这样的蓝图勾画,吸引着在外温岭客商的目光。不久前,天津温岭商会在松门镇落下首个浙商回归项目——投资3.8亿元建设东海国际渔需装饰材料交易市场。而此刻,他们又把目光瞄准了下洋林村的鞋业小微园。

  看着即将拔地而起的鞋业小微园,横峰街道办事处主任潘仁军算了笔经济账和生态账:2013年,街道共有4213家鞋企,通过拆违治水,共清理低小散企业1795家,但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如去年工业总产值提高到96.6亿元,财政收入增长52.2%。而区域内的206条大小河流,都告别了垃圾河、黑臭河。

  在城北街道采访,街道党委书记钟振耀向我们铺开“童鞋创意质造小镇”的设计蓝图。该街道共拆除61万平方米违建,梳理出12个区块共327亩土地,规划建设3个童鞋小微园和核心面积达134亩的“童鞋创意质造小镇”。

  铁路新区管委会负责人陈海亮认为,留住本地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中国·光陆机电有限公司是温岭的20强企业。但囿于本地发展空间有限,近年来,企业已相继到上海、江苏等地拓展生产基地,还在迪拜设立销售中心。

  拆违治水后,温岭市规划建设“泵业智造小镇”,并专门去迪拜邀请“光陆机电”回乡发展。“光陆机电”欣然回乡,答应将在“泵业智造小镇”投资3.5亿元,上马新一代的技改项目,引领机电产业升级。

  这是今天的温岭,越来越多人的梦想,已能得到安放和升华,而温岭自身,也将在拆治归中浴火重生。

原标题: 一个浙商回归故事折射发展之变:拆治归让温岭浴火重生

标签: 发展 回归 温岭 浴火重生 折射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