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温岭彻治车路横河 组合拳发力
2014年01月19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在温岭市石桥头镇,有一条长5850米、宽20米的车路横河,自清朝乾隆年间始,沿河而居的村民就开始薯粉加工,这样的生活已延续两百多年。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母亲河”车路横河的污染则越来越严重。“每到红薯加工旺季,河里的水先是变黄,再过几天就变黑。”当地村民反映,薯粉加工导致河流污染的情况已持续近20年,车路横河也因此被戏谑为温岭的“黑龙江”。

  上月初,温岭市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公开承诺,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车路横河的污染治理。红薯加工作坊全面关停,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道清淤和村庄“脏乱差”整治多管齐下,这套“黑龙江”治污组合拳开始发力。

  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成主因

  车路横河属金清水系,经箬横镇流入石桥头镇,该河道水系发达,沿河两岸居住人口密集,约有4000多人。

  “污染源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在石桥头镇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组水样监测数据,其中水体PH值正常,并不含酸碱,但氮氨、总磷等指标不达标,富营养化严重。

  污染主要来自于红薯加工产业链中的“薯粉加工”这一环节。村民们将清洗后的红薯打成浆,加水掺和、反复搅拌过滤后在沉淀池中沉淀,最终制成红薯粉。每吨红薯加工需耗水6.75吨,混合着红薯渣滓的废水,往往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富营养化。

  下宅吴一村,集中了整个温岭市90%的红薯加工量,日加工鲜番薯300吨。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直径2米左右的大桶和四四方方的水泥深槽。这些都是加工户用来存放薯粉的。

  河水污染的另一个原因,是该镇发展迅速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当地畜禽年存栏量达33万多头,畜禽排泄物有一部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道阻塞。

  整治的战役已经打响。在石桥头镇党委书记梁玲春办公室,一份“石桥头镇水环境整治方案”放在案头。每一项整治措施都有明确的时间“红线”。例如,2月底前,完成河道清淤和河岸绿化,并完成畜禽养殖发展规划编制,出台禁养和搬迁政策。

  薯粉整治:加工厂已全面关停

  其实,对车路横河污染的治理早已开始。

  2006年,石桥头镇政府投资50多万元铺设了红薯粉污水管网,把全部加工户沉淀池的黄浆水统一纳管集中到污水池,每年投入20多万元,把2.2万立方米的黄浆水运到污水处理厂处理。“红薯粉水治理工作”年年被列为镇政府实事之一。

  经过历年来整治,去年12月初石桥头镇加工薯粉的作坊剩18家,大多数集中在镇政府对面的下宅吴村。近阶段,镇里逐户上门向各薯粉加工户发放书面通知,现薯粉加工厂已全部关停。

  

 [1] [2] 下一页
来源: 台州日报  作者: 周旻澍 吴敏力  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