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纪良在表演“螺洋莲花”。本报通讯员丁鹤摄
文化礼堂建好了,离不开播种人。说起路桥螺洋红红火火的文化事业和最有名的“螺洋莲花”,不得不提起余纪良。今年67岁的余纪良跟“文化”这个词已经有近半世纪的渊源,从早期的文化宣传员到如今农民艺术团团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纪良作为螺洋的种文化带头人,一直为他钟爱的文化事业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为文化礼堂注入活力
“老余,哪里去?”“今晚文化礼堂有活动,去看看。”余纪良边走边和村民打招呼。
台上演得正兴,台下看得认真,高潮处,不时赢得村民阵阵喝彩声。日前,在路桥螺洋居文化礼堂,综艺下乡巡演活动让村民们连喊过瘾。为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广传统曲艺工作,余纪良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活动。“排练演出”“方言小品”“唱歌比赛”“螺洋莲花”“精神宣讲”……这些文化关键词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画画公益培训、莲花山讲坛、广场舞训练……这些活动都有他的身影。
对于余纪良来说,退休生活不是打打麻将、卖卖白搭这么简单。平时,他要负责跟村里的文体爱好者沟通,每个月策划组织一次主题性活动,年终还要写总结报告、参加各种会议。“退休后比退休前闲不了多少,但内心很充实快乐。”余纪良说,现在老年人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场所也越来越多,用载歌载舞代替聊天打牌,文化礼堂的作用逐渐大于传统意义上的老人协会。
“螺洋的文化搞得红红火火,多亏了老余的带头和奉献。”村民们夸赞道。每天晚上,余纪良都会组织村民、团员在文化礼堂跳排舞。为了让团队更专业,他还积极参加培训,考国家二级排舞教练资格证。此外,他还自掏腰包买来音响,在闲暇时学习新的舞蹈、新的舞步。
在他的带领下,螺洋农民艺术团不定期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我技能,活跃在基层文化俱乐部汇演、文化下乡、区运动会开幕式等各个舞台上,展现了螺洋风采。
“螺洋莲花”显魅力
如果领略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螺洋莲花落,就会深刻记得这么一句歌词:“说莲山唱螺水,螺洋八景映朝阳。”仅从这一句,便可窥探出螺洋的旖旎风光。“现在螺洋的文化礼堂越来越好,我们排练也有了好去处。”余纪良笑着说,新编排的螺洋莲花最近又获了奖。
“螺洋莲花”属莲花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形式由一人领唱、多人帮腔伴唱,各人手执盅、碟、洒尺、霸王鞭、道情简、莲花板等击节而歌,演出人数一般10来人,用方言演唱,载歌载舞。近年来,余纪良挖掘和继承“螺洋莲花”,实现本土文化古为今用,结出硕果。
作为非遗传承人,余纪良不断创新螺洋莲花唱词及表演形式,将和合文化、“五水共治”、文明创建、“三改一拆”、网格员管理等内容融入螺洋莲花,创作出螺洋特有的文化作品,唱响螺洋群众的心声。其创作的曲艺类非遗项目《螺洋莲花》曾在2016年全市曲艺大赛上获得创作金奖和表演银奖。
一首好歌离不开主旋律,一个有生命力的团体缺不了带头人。余纪良说,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将螺洋文化活动搞得更加红火,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