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这只“石龟”叫驮碑赑屃 距今或有400多年历史
记者 李 攀/文 通讯员 金云国/摄
10月4日上午,温岭横湖小学在改建施工时,挖掘出一个巨型“石龟”。经过当地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个“石龟”可能是明代的驮碑赑屃(bìxì),距今或有400多年历史。
当天上午8时许,几名建筑工人正在横湖小学施工。突然,操作挖掘机的一名工人发现泥土中露出一块巨石,大家随即停止施工。
工人们把巨石从两三米深的泥土中挖出来,用清水洗净。巨石随即显露出“真容”:这是一只个头不小的“石龟”,长1.8米、宽1.2米、高0.65米。
“石龟”除了左后爪稍有残缺外,整体保存得不错,身体的纹路也很清晰,在它的背部还有一个凹槽。
听说学校工地里挖出了“宝贝”,当地不少居民和文物爱好者都来看热闹,可是这“石龟”到底是干什么用,有多少年头却没有人说得上来。
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位80多岁的李阿婆告诉记者,横湖小学建校前曾是温岭孔庙旧址,原本有一对“石龟”摆在孔庙门前。阿婆说,除了挖掘出来的这只,另一只“石龟”的头部损毁了,可能还埋在地下。
得知学校可能挖出了文物,横湖小学负责人立刻联系了温岭市文物保护中心。专家赶到现场后,给出了初步鉴定结果。
“这个‘石龟’应该是明代的赑屃,一般是用来安放石碑的。”温岭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张淑凝说,在宫殿、祠堂、陵墓中常常能见到赑屃,但这块赑屃究竟属于孔庙还是相邻的鹤鸣书院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村里的老人说,民间一直有一个关于赑屃的古老传说。“赑屃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六,在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被大禹制服,协助治水。”老人说,水患结束后,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就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压在赑屃身上,让它不能随便行走。
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
“赑屃在中原地带很常见,但在温岭出土的却不多。”张淑凝说,如果出土的赑屃最终被确定为明代文物,那么它可以成为温岭明代设县的一个历史佐证,这也是赑屃的文物价值所在。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