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75载,临海上空传播着永不消失的信号
2024年10月08日 来源: 临海发布

  1949年——2024年,75年栉风沐雨,75年春华秋实,75年砥砺奋进,75年翻天覆地。

  信息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信息对人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现在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凭着一部手机浏览天下事的时候,在75年前,信息传播却是停留在口口相传的阶段。

  翻开临海广播电视的历史书卷,映入眼帘的是临海广电人一步步辛勤耕耘的足迹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于临海而言,从1949年的第一声响,到今天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从无线到有线、从有线到数字化,其间我们的视听接收也实现了从有声到画面、从黑白到彩色、从延时到即时的转变。75年来,临海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临海人民的信息获取方式,丰富了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

  01

  行走的广播

  响彻临海的第一声

  1949年10月1日,在隆隆的炮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鼓舞着神州大地的所有人,但受限于技术条件,这一庄严的宣告,在第二天才传到临海。

  为了能让所有临海人民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句庄严而洪亮的声音,当时的广播人千方百计找来一台录音机,再把录音机放在喇叭边播放。尽管在现在看来这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播放方式,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海的第一声广播。

  群众需要听到党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临海的声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临海响应中央大力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决定,筹建临海县广播站。1955年12月30日,临海县人民广播站在鼓楼上正式开播。

  为了解决广播传输问题,当时广播站播报采用了电话线传输。这就意味着,电话接线员要在固定时间内,把电话线路切换到广播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临海的150只喇叭开始了对外广播。

  当时的电话线被用作广播信号的传输媒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广播的初步传输,但确实存在显著的问题。尤其是一有紧急电话需要接入时,广播信号与电话通信之间就会产生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影响了电话的正常使用,也限制了广播的有效传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临海范围内建设广播网络成为当务之急。

  王金朝作为临海广播初代成员,他告诉记者,为了建设完整的广播网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各种创新的方法。一开始先用毛竹竿来架线,作为架线的临时解决方案。后来在现河头镇(原称为大石区)的广播建设者发现山上有许多岩石,就尝试着采石打磨成线杆,最后为了节省资金,并确保线杆的稳固性和耐用性,决定自己购买钢筋水泥来制作……就这样,在那个交通闭塞的时代,能依靠的只有一线人员的双脚,一步一脚印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串联起临海乡镇的广播网。

  数千年来,中国的乡村是安静的,但1949年以后,终于被来自“远方的声音”所打破,农村社会迎来了“倾听时代”。

  早期的临海广播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播放,节目内容包含本地新闻、国内新闻转播、文艺节目三大块。文艺节目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内容通常为越剧。播音员蒋林春回忆说,当时越剧还没有录音带,于是当临海有越剧演出的时候,她们就拿着收音机跑到剧院去录,再带回播音室里放给大家听。

  有了广播,极大地帮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之前大家出门工作生产仅凭经验看天气。自从有了广播,气象预报是大家最关注的节目。特别是晾晒稻麦的季节,百姓们晨起第一件事就是听气象预报。为保证大家都能听懂,播音员还特地用方言和普通话循环播报。“那时我们练就了一个本领,就是无缝‘双语’切换。”曾经也担任过播音工作的陈玉兰说。

  1989年12月16日,经市政府批准,临海市广播站改为临海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呼号为“临海人民广播电台”。临海广播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线广播的入户率逐年增升,1990年广播喇叭达到18万只,1998年超过21万只,入户率达95.7%。

  02

  无线电视

  星星点点带来的震撼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视作为“稀奇物”开始出现在临海街头。为了满足群众从听到看的转变,在当时县委领导的要求下,临海开始筹建差转台。

  从广播向电视转型,这对广播电视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做一边积累经验。终于在1977年,临海用10瓦的小差转台在湖塘安装了电视差转台,转播节目覆盖人口约8万。当时多数人家是黑白电视机,小小的黑白电视收看到的画面,星星点点,模糊不清,分不清鼻子眼睛,但足以让大家震撼不已。

  于是,在临海的大街小巷,有条件的家庭往往出现这样的一幕。一到晚上,左邻右舍的邻居们都搬着小板凳汇聚在有电视的人家里。遇到信号不好,有人爬楼梯转接收线,有人在楼下看画面,一时好不热闹。

  1979年,县广播事业局成立,实现局站合一。为了群众能够收看的画面更加清晰,老一辈广电人在括苍山再建小功率差转台接收舟山台转播的中央台信号。越来越多的群众看上了电视节目,即使当时在临海转播的频道只有中央台和浙江台,但临海城区的电视机依旧猛增到5000多台。1983年,电视差转台增添了设备,加大了功率,提升了效果,覆盖到了台州各县,临海城乡大部分村镇都能直接收到节目。

  八十年代初,为落实“四级办电视”政策,临海积极筹备并创办电视台,1985年底临海电视台正式建立,并于1986年1月30日对外正式开播。从零起步的临海电视台,没有经验,简单2档的电视新闻,凝聚着第一代电视人全部的心血。首任台长王怡德回忆道:“当年的试播现场,大家都格外紧张,对所有的事情安排都很严谨!”1995年,临海加快铺设电视网络,技术设施更新换代提速,简易设备也被批准进行购买,逐步覆盖沿海片区的7个乡镇。

  随着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信息和数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数字化广播电视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从黑白到彩色,从大头到壁挂,从标清到高清,每日可播出17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成为百万临海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2003年,临海广播电视台首批数字电视在临海市区试验取得成功。光缆网络覆盖达到村村通,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铺平了道路。到2012年,通过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用户数上升到26.5万户,真正实现了电视普及化。临海广播电视历经风雨,见证了临海的发展与变革。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承载了临海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力量。

  03

  飞速发展

  开启广电新篇章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电视数字化的提高,广播电视事业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

  2011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临海广电传媒中心正式开始筹建。多方考察走访后,2016年7月广电大楼交付使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信息的获取已经从以前的单一化,到现在的无边界与多样化。在新媒体出现前,我们所接触的传统媒体不外乎是电视、广播、报纸等等,而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从单一地得到,到随心所欲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可以自由发表观点、看法,共享自己的思想、理念。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APP等新媒体形式高速崛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9月28日,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临海新闻传媒告别了传统单兵作战模式,实现向立体多维方式转型。2018年,临海新闻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正式启用。融媒体中心的投入使用将以往分散的新闻生产模式集纳在同一个平台,形成完整的媒体融合体系,从新闻线索的收集、汇聚,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发布,再到媒体平台的直播,做到统一调度,实现全流程打通。

  从前车马很慢,信息的传递速度缓慢且效率低下。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如今的我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瞬间就能与千里之外的朋友视频通话,分享生活的点滴。经历过声画时代的广电人,如何拥抱移动时代?2020年,被称为“黄金频段”的700M频段优势的广电5G开始上线。至此,临海广电迈入G时代,G时代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甚至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

  75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站在临海广电传媒中心大楼之上,回眸临海广播事业的发源地巾山电视发射塔和鼓楼,从破旧房屋、简陋设备起家,到如今现代化的大楼、先进的设备、专业的队伍。期间我们和广大受众既感受着资讯发布和接收方式的变迁,也见证着从声音时代到画面时代,再到即时通信时代的迭代,这不仅是临海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见证,更是临海经济社会腾飞的见证。

标签: 临海市;临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广播站;广播网;广电;差转台;时代;信号;信息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