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2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中国最早“女药博”,从温岭走出!她曾担任宋庆龄秘书
2024年06月23日 来源: 温岭发布

39年前的6月,有一位药界“巨星”突然病逝。消息传至,举国医学界、药学界震惊。

1985年7月9日,王雪莹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王震等领导同志,以及王雪莹同志的生前友好共三百多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王雪莹,是从温岭走出去的中国最早的药学女博士,也是我国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学领域的先驱者。她的生平及冠冕药学的传奇经历,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01

王雪莹,1901年出生于太平县太平乡盘马庄(今温岭市箬横镇下墩村高桥)一殷实的书香家庭。少时酷爱读书。5岁丧父,由其母梁琴舟带回娘家(今箬横镇西墩村西江片上楼)抚养,且由其外祖父、当地名门梁七老爷供养读书。

在私塾的时候,王雪莹就迸发出异于常人的思想观念,逐渐看清了封建礼教的丑陋嘴脸,多次以作文评析男女人伦、呼吁男女平等的方式据理力争,不仅令教书先生十分头疼,还引来了不少的社会非议。

久而久之,梁七老爷碍于闲言,终于暴露其根子里“迂腐”的一面。1923年,为堵悠悠众口,他采取包办婚姻的方式,把王雪莹许配给了有着姻亲关系的当地名门之子张子泰。是年,王雪莹年届22岁。

但婚后,王雪莹发现张子泰比自己的外祖父还要迂腐。两人结婚没多久,就因为性格不合争吵不断。性格刚烈的王雪莹以死抗争,赢得母亲支持,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摆脱各种羁绊,自学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得以外出就学,继续深造。

02

1929年,王雪莹又考入了心仪的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期间,她笃志致学,最后以优异成绩结业,并被安排到上海化学实验所任技术员。而后,被聘回母校任教。曾受教于她的学子回忆:“王雪莹先生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好老师。”

此时,国内动乱纷繁,国家医药学事业可谓是一片惨淡。1934年冬,王雪莹同她的恩师、著名药物化学家黄鸣龙教授一道,自费赴德留学。那一年,她33岁。

抵德后,王雪莹选择维兹堡大学药学院,在院长Bruenhausen教授的指导下,涉猎中药延胡索研究,终获该校博士学位,不仅成为了我国最早的药学女博士,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该项研究的先驱者。

此后,王雪莹又专程到奥地利Pregel教授的化学结构鉴定研究所进行考察;到柏林医学院Sablicika教授的防腐剂研究所工作;到农业检验、土壤肥料研究所学习工作;到法德交界处一大型钾肥厂调查研究……

1940年,王雪莹学成归国。面对国内抗战形势,她拒绝日寇诱惑、不顾敌对势力威逼,积极投身民族工业建设浪潮。期间,她开办生化研究所,从事茶叶咖啡因研究,又于1941年正式与张子泰离婚,倡导新女性生活。抗战胜利后,担任杭州民生制药厂(中国最早的四大西药厂之一)上海分厂厂长,后又担任上海中华酸碱厂厂长、国立英士大学教授。

解放战争期间,王雪莹担任宋庆龄的秘书,积极追随宋庆龄,投入反蒋爱国民主运动,支持和掩护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和革命同志。其中,就有她未来的丈夫、“民建三烈士”之一的郑太朴。

1948年6月5日,反帝示威大游行在上海举行。郑太朴与进步学生被国民党军警围困。王雪莹得知情况后,睿智接应,将围困达10小时之久的郑太朴救出,又多次让进步学生隐藏在自己住处,躲过军警搜捕,并资助路费,转送解放区。同年10月,王雪莹与郑太朴相爱结婚。

但没想到的是,婚后没几个月,郑太朴因病去世。上海解放后,时任市长的陈毅签署烈属证书,授予王雪莹,追认郑太朴为革命烈士。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王雪莹顾不得丧夫之痛,毅然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她深知帝国主义封锁政策对祖国药业的影响,于是关注起洋地黄等一些稀缺药物,设法通过有关渠道从国外引进洋地黄种子。后与研究团队在杭州保俶塔进行紫花毛地黄育苗研究,获得成功。今金华一带广泛种植紫花毛地黄,正是她与团队的功劳。

1951年后,应国家建设之需要,王雪莹历任华东工业部化工处、重工业部化工局、化工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等职务;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王雪莹知识渊博,涉猎领域广泛,在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时,就十分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我国最早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政协委员之一。《人民政协视察工作五十年》载:“王雪莹委员去辽宁抚顺视察时,提出了石油厂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问题,认为这个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应该尽快解决。”她在管理化学农药生产时,发现农药造成的污染和危害问题后,率先提出生物防治,反对滥用农药。

也因此,王雪莹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化学生产过程中“添加微量元素,以利于充分提高肥效”的命题,成为我国最早接触微量元素领域研究的学者之一。

上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地球化学家E.Hamilton的发现,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学的研究迅速兴起。本已略有接触的王雪莹从这时起,正式将自己的精力倾注到这门新兴学科中,成为我国在该科学领域的先驱者。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雪莹不顾高龄,爬山涉水,两次(分别是1979年、1980年)深入太行山区,考察食管贲门癌的病因。她在这方面所作的开拓性贡献受到人们称赞。

1984年,为推动我国环境地学、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事业,王雪莹捐赠1万余元成立基金会。可以说,她把毕生的精力与财富都献给了人民的健康事业。

1985年6月30日,王雪莹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作为温岭最早的新女性之一,王雪莹敢于抗争,成功挣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一直以来,她与时代大局同频共振,从不懈怠,在医学道路上作出了贡献。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赵静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